書評

李麗美/機智博士的機智轉職寶典
《離開學術界》的作者克里斯多福.凱特林(Christopher L. Caterine)在書中為讀者指出美國學術界的終身職職缺有多稀少,但準博士與博士們卻可能沒有思考過在學術界外另尋出路。比起美國,閱讀本書的讀者或許更想知道,台灣的情況又是如何?(攝影/Fairfax Media via Getty Images)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能讀到博士的人,通常有一個共通的性格:有毅力,堅忍不拔,能忍受一般人無法忍受的孤寂,一心一意要在自己鑽研的領域中作出成績,甚至揚名立萬。

這從學術發展的角度來看是優點,但就個人職涯規劃而言,卻是致命的缺陷。

這種性格容易讓準博士與博士忽略了現今在高等教育圈、學術界內要覓得一席教職的難度;這種性格導致他們長期擔任學術界最底層、最低報酬、且最缺乏保障的職務,例如,奔波各大學授課的兼任教師、無法在論文發表時掛名的研究助理、要負責整個實驗室運作並帶領全部學弟妹的博士後人員。

「只要不離開,總是會等到機會的吧?」 「據說某某學校的大老快要退休了,屆時會開缺的。」 「上次去面試時審委說我少了國外的經驗,代表我只要找到去國外做博後的機會,資歷就完整了。」

準博士與博士們沒有意識到自己可以在學術界外另尋出路。他們想著,只要自己持續努力、堅持下去,一定能像在考場上打敗許多對手、考上博士班那樣,再度成為同儕中脫穎而出、少數拿到大學教職的學術研究者。

本書作者克里斯多福.凱特林(Christopher L. Caterine)夠機智,機智到我實在想稱他為「機智博士」。他辨識出這種思維與情境的陷阱,即時止損,並且在學術界外找到了一塊他自己的立足之地。

《離開學術界:善用學術功底、補足跨界就業力、調整溝通方式,Step by Step從為學而活到學會生活,無痛開啟多元職場》, 克里斯多福.凱特林 ( Christopher L. Caterine)著,謝蘋譯,臉譜文化
《離開學術界:善用學術功底、補足跨界就業力、調整溝通方式,Step by Step從為學而活到學會生活,無痛開啟多元職場》,克里斯多福.凱特林(Christopher L. Caterine)著,謝蘋譯,臉譜文化

他身處美國,在書中曾為讀者指出美國學術界的終身職職缺有多稀少。比起美國,閱讀本書的讀者可能更想知道,台灣的情況又是如何。我只能說,台灣的情況可能比美國來得更加嚴峻。

但我不想用數字嚇人,我只想以一個過來人的身分,告訴讀者一些在體制內的學者教師不敢明說的事,同時也是博士們最關心的事。

土博、洋博,點滿那些技能才會受青睞?

假設一位博士想躋身大學教員行列,應該要具備哪些條件?換個角度問,一個系所在找新進人才時,會從哪些方面去檢視來應徵的人選?

據我所見所聞,首先,該位博士的研究必須符合開缺系所所徵求的專長自不待言。通常,他最好還得要是名校畢業──有鑑於競爭者眾多,這又是一個買方市場,老實說,「名校」已經不夠,最好要是「頂大」。不過,台灣的「頂大」博士仍是略遜於歐美名校畢業的博士,所以家境不錯的、有管道得知台灣學術界不愛自己培養出的「土博」而偏愛「洋博」的學生,會早早規劃好出國讀博。

可也不是每位喝過洋墨水、受過國外訓練的「洋博」都能拿到教職。縱使洋博滿足了守門人的偏好,能以英文授課,也可能還是被守門人挑剔,諸如他所作的研究與台灣無關,或是他缺乏教學經驗。

此外,洋博的不足之處,還在於「人脈」、「關係」,意即,他缺乏與台灣學術界的連結,導致守門人對他缺乏親切感,也無從打聽這個人的人品如何、是否好相處、叫得動。

洋博被挑剔,代表著「土博」並非全無優勢。至少,土博可能具有豐富的兼課經驗,知道如何配合學生程度調整教學內容;或是已經被體制所馴服,較為任勞任怨,願意把資深教師不想做的事全都一肩扛下。假設土博的指導教授在圈內很有份量、很吃得開,那麼該位博士去應徵的系所,當然就更有可能敞開歡迎的大門。

然而,這也真的很難說,一個系所再怎麼小,也是由一定數量的成員組成。也許他們會分派別、互看不順眼,你喜歡的我偏要反對,內部吵吵鬧鬧,你擋我、我擋你,最後出線的,可能誰的人馬都不是。

你以為通過系所這關就穩了嗎?不,人事聘任案,按規定要經過三級三審,系所通過的人選在院教評、校教評還有最終的校務會議裡被否決的案例並不少見。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系所是江湖,學院與校園,是更大的江湖,不同層級的單位,以及單位主管、上司下屬彼此間的利益,並不總是一致。

有時候,有的優秀博士會有很多篇刊登在頂級期刊的論文,同時,他也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有在國外當博後的資歷、有聲名赫赫的學術前輩幫他寫推薦函為他背書。所有夢幻的、該有的條件他都齊全了,唯一的問題就是,年紀太大。守門人會懷疑他遲遲找不到正職,是不是待人接物上有什麼問題;或者他們單純想要更新鮮的肝;又或者,他們就是討厭該位博士太優秀太刺眼了,怕進來後會搶了他們的光彩,所以到頭來他還是沒有被錄取。

翻開學校沒有說的命運底牌

我想說的是,一位博士若想要拿到大學教職,需要的除了家庭的財力、自身的能力、指導教授的威力,更不可或缺的,其實是「運氣」。運氣不佳的話,待業中的博士可能等好幾年,都等不到一個符合自己研究專長的職缺開出來,自始至終連投遞履歷的機會都沒有。

運氣是不可控的。說得更白話一點,在學術界求生、謀職,能操之在己的事情其實很少。別說專任教職了,今天,一位博士可能擔任計畫助理或是兼任老師,但下學期,計畫結束了、經費用完了、學生變少了、學校縮班了,他的臨時工作也就結束了。說穿了,他其實就是短期的免洗勞工,沒人在乎他的死活。

理、工、法、商領域的博士至少還有業界可去,他們在業界可能賺得更多,可人文學門的博士,除了努力兼課、保持不餓死的狀態,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只等到更多同病相憐的天涯淪落人之外,還能去哪?

以上這些殘酷的現實,為什麼現任的大學老師不敢讓學生知道?答案很簡單,要是學生不繼續往研究所念、要是研究生因為看不到前景紛紛就地解散,整個研究所就必須關門,教師們的飯碗很可能因此而不保。

這並不是危言聳聽或天方夜譚,事實上,這幾年已經有好幾所私立大學、私立科大因少子化、招不到足夠的學生而退場了。一些教學內容無法直接對應到具體職業的人文系所,更是減招的減招、關門的關門。「流浪博士」一詞早在數年前便因為數量多而廣為社會所知,我猜測,在不久的將來,台灣社會也將迎來一批新出現的「流浪教授」。

對此,我個人是充滿憂傷的。

大環境險惡是主要問題所在,可博士也不妨自問:繼續把自己「持之以恆」的能力與性格,全用在「原地等待」上,是否值得?天地如此之大,除了學術界外,真的無一處可容身嗎?

點燃「重啟人生」推進器

經濟學的一個著名定理是,「某樣東西的成本是為了得到它而放棄了的東西」。每位博士,尤其是人文學門的博士,請務必想想,為了獲得一個機率渺茫的大學教職,等同放棄了哪些其他可能的機會。

一位人文博士每個月僅能靠著學術界的底層差事拿到微薄的報酬,可他沒有讀博而是早早出社會工作的大學同學,很大可能都已經月收入5萬以上,事業有成,並且結婚成家開始養小孩了。

就算不計算為了待在學術界而「放棄」了的東西,請博士至少也要考慮到「學術夢想」不斷在「消耗」與「犧牲」的東西,例如一個人的青春、體力,還有家人與親友們原本的支持與期待。

我希望博士們別把「離開學術界」當成壯士斷腕般的悲壯,它並不代表著你整個人的失敗。請試著把它想像成讓你得以重啟人生的契機,你的恆毅力、你的學問與研究能力,將能在學術界之外的職場上有更好的發揮,而非始終在學術界底層蒙塵,甚至任他人踐踏。

然而,該怎麼重新來過?別徬徨。專研羅馬史、拉丁文學的凱特林博士,把他自行摸索出來在學術界之外謀職的方法、步驟,以及從150位前輩身上得到的建議,再加上訪談12位在各行各業發光發亮的前學術界人士所蒐集到的經驗,全都寫進《離開學術界》這本實用指南裡了。有了這本書作為指引,從現在開始,有志於轉換跑道的博士,缺的不再是方法,而是行動;少的不再是地圖,而是願意告別象牙塔、航向新大陸的勇氣。

我不反對學界人士把此書視為離開學術界這個重災區的「逃生門」,但我更鼓勵讀者把它當成可以幫助博士脫離泥淖,順利起飛,進入新職場的「推進器」。已經有很多博士成功在學術界之外的世界開啟新職涯、新人生了,跟他們同樣有能力拿到博士學位的你,沒道理不嘗試看看。

(編按:本文由臉譜出版提供,內文小標經《報導者》編輯。)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開創組織永續經營之路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