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書摘
本文為《我不是不努力,只是做不到你滿意:讓每個孩子在「墜落」前,都能獲得該有的幫助》部分章節書摘,經遠流出版授權刊登,文章標題與文內小標經《報導者》編輯改寫。
「沒心學就不管你」、「成績差就沒出息」、「不聽話就不值得被愛」,我們的社會推崇「努力文化」,重視「結果主義」認真努力會受到稱讚,表現優異會獲得獎勵,但如果想努力卻努力不來、努力了卻沒有相符成效呢?這些話可能在孩子心上劃下一道又一道的傷痕,讓無法符合世人期待的他們陷入困境。
日本兒童精神科醫師、前少年院(類似台灣的少年矯正學校)法務技官宮口幸治,在本書中以「努力」為關鍵字,分享其臨床經驗與實務案例,從孩童本人的心聲、周遭大人可以提供的協助,到援助者之間的互助,細膩分析如何用對方式,幫助孩子按下「努力的開關」,做孩子永遠的後援。
前三章以孩童的角度說明努力不來的背景,這個章節則說明源自外界的理由,尤其是周遭人無心的言行很可能讓孩童意氣消沉。
大家是否有過正想提起勁來做點什麼的時候,卻因為他人一句無心的話,頓時變成一顆洩了氣的皮球呢?例如正打算用功,父母一句「趕快去念書」反而激得自己心想「反正爸媽就是認為我不會用功」,落得心灰意冷。周遭人無意的一句話或特意強調權威的發言,應該潑了不少人一身冷水。
本章結集了家長、校方、周遭大人等應當援助兒童的人卻打擊孩童的案例。努力不來不僅是資質問題,有時還起因於周遭的錯誤應對。明白哪些應對做不得,自然能減少消弭熱忱的次數。不多管閒事,避免澆熄兒童的熱忱,就結果而言也是援助的一種。
當援助者對自己的指導感到不安,內心自然會抱著質疑或焦躁的情緒:
「現在的做法真的沒問題嗎?」 「一直什麼都不說真的好嗎?」 「我要是袖手旁觀,他可能會失敗。」 「要是我不說,別人也不會開口。」
不安迫使自己覺得非做點什麼不可,結果忍不住說出那句不必要的話。愈是覺得必須為孩子著想,就愈是想激勵對方,最後陷入惡性循環。
以下依序介紹會讓孩子感到挫折的常見話語。這些多餘的一句話絕不是為了刻意打擊或以惡意為出發點,反而是希望對方提起勁來努力所說的鼓勵,當初開口是出自好意。儘管如此,這些激勵卻對孩子帶來不小的負面影響。
「再用功一點」
某位知名英文老師接受報紙採訪時,詢問一位每天要求孩子多念書的母親:「要是周遭的人天天盯著妳,要妳減肥,妳心情如何?」要是每天有人對自己說這種話,日子久了或許會萌生殺意也不一定。相信這個譬喻應該能讓大家明白為什麼不能天天逼孩子用功。
女性立志減肥的契機可能是希望喜歡的人注意自己,或是想當模特兒。無論如何,下定決心的是本人,而非旁人,周遭的人出意見就是在多管閒事。念書和學習也是一樣,不該是聽到命令後才去做的事。真正的捷徑是父母成為孩子的榜樣,讓他們覺得要是認真念書就能變得跟父母一樣,開始自主學習。
此外,孩子念書之前囉哩囉嗦、嘮嘮叨叨也會招致反效果。例如當孩子正打算要認真念書,父母突然來一句「功課做完了嗎?趕快去念書!」反而會潑孩子一桶冷水。
孩童聽到父母嘮叨的第一個反應往往是:「不用你講我也知道!」即使有些孩子聽了這番嘮叨而去念書,不過是單純服從父母的命令。與父母關係不和睦的孩子還會基於反抗心理,更不願意念書。最糟糕的是,看到小孩開始念書,父母反而誤會成「果然還是要我催,這孩子才肯念書」,更是常把「去念書」這句話掛在嘴上。無論是何種狀況,這句命令不過是引發更多惡性循環罷了。
「可是啊⋯⋯」「不過你也⋯⋯」
這也是典型的「不該說的一句話」。
孩童想表達自己的心聲時,有些人是拼命訴說,有些人則是斷斷續續、結結巴巴。教育界經常提到援助學童的做法之一是「用心聆聽孩子的訴求」,然而真正做到這點的人實在很少。許多家長儘管想要聆聽子女傾訴,卻往往聽到一半便發表起自己的意見,開始說教和訓斥,強迫對方接受自己的想法。
少年院也曾發生相同情況。一名沉默寡言的少年經常動粗,教官不知該拿他怎麼辦。後來教官下定決心要聆聽少年的心聲,兩人約好時間與地點。那天,少年慢慢說起平時對教官的看法、對日常生活的不滿。
少年平時應該累積了許多委屈與不滿,教官也默默聆聽,直到他傾訴完畢。「你真的吃了很多苦頭,我明白你的心情。」聽到教官這句話,少年露出安心的表情,終於冷靜下來。我在旁邊看了也不禁覺得教官不愧經驗老到。正當我作如是想,教官突然冒出一句話:
「但是你會這樣想表示你也有問題⋯⋯」
我這輩子認為最不該說出這句話就是那個當下!少年表情逐漸僵硬,而教官更是開始發表長篇大論,認定少年聽完後會大澈大悟,自我改變。隨著教官的說教,少年最後露出失望透頂的神情,再也不發一語。此後的情況如同大家意料,少年再也不曾對少年院任何教官敞開心房。
相信大家都能明白少年渴望的不是教官的忠告,而是同理自己。但教官別說是同理了,甚至還否定他,原本打算改變的少年就此關上心房。一旦下定決心傾聽對方的心聲,就算對方說完也不該做出任何評論。
醫療少年院會召開家長會,邀請少年的家長參加。有時會請孩子已經離開少年院的「前輩家長」分享自己的經驗。以下是家長會上聽到的悲痛心聲:
「能做的都做了,我還能怎麼努力呢?」 「說父母變了孩子就會跟著變,都是騙人的。」 「對鄰居都要躲躲藏藏的。」 「要是能跟這孩子一起死的話,就什麼事都解決了。」
儘管全心全意陪伴子女,最終還是淪為犯罪少年。孩子已經更生的家長了解這種絕望的心情,所以絕對不會責備其他擁有同樣經歷的家長,更不會對他們說教,而是靜靜傾聽與分享。
仔細聽他們的交流會發現一個共通點:「孩子老是抱怨我不聽他說話,只有朋友才是講心事的好夥伴。」我想家長可能也是出於許多理由才無法好好聆聽子女傾訴,結果卻在孩子心中留下無人願意聆聽的印象。
孩童遇到困難或遭受霸凌時,可能曾經向大人傾訴好幾次,但始終沒有人傾聽自己訴說到最後,或者聽完之後加以反駁,甚至說教。這種情況持續久了,孩子感覺不到家是自己的歸屬,對父母關上心門,選擇夜晚在外徘徊,尋找願意肯定自己的同伴。從少年院的家長會可以得知,「單純的聆聽」是多麼困難又至為重要。
「你應該能做得更好」
有時孩子努力做出成果,大人以為印證了「努力就會成功」、「試了就會」的道理,於是更加激發他成長:「你應該能做得更好,繼續努力吧!」事實上,孩童本人可能已經努力到了極限,聽到大人如此要求,不知究竟該努力到什麼地步才能獲得肯定,導致害怕不安,無法再努力下去。
有些孩子表現得任何事情都能輕鬆勝任、遊刃有餘,看在大人眼裡則認為「這孩子只要有心就做得到」,甚至誤以為既然能做到這個地步,一定想嘗試更多、做到更好,於是更加激勵他前進──這不過是我們的自以為是。兒童期望的是大人了解自己的步調,明白自己的需求,認識真正的自己。
某位大學老師曾經跟我分享他的切身體會。他說自己小時候十分優秀,做什麼都表現優異,父母和老師總是對他說「你應該能做得更好」,努力的結果是收到更多課題。這番體驗導致他現在最討厭的莫過於「受人期待」,只要有人期待就想逃走。
優秀的人總是活在周遭的期待之下。他人的過度期待不過是自私的心理,很可能對對方造成打擊與陰影。
「所以我不是告訴過你了嗎?」
孩子有時會無視師長勸阻執意去做某些事,當挑戰失敗,大人不免會說一句:「所以我不是告訴過你了嗎?」為了讓孩子累積「試了就會」的成功體驗,大人會避免讓他們嘗試不確定性高的挑戰,因為在過度期待的心理下,失敗就等於沒意義。看到孩子嘗試挑戰,大人也會擔驚受怕、煩躁不安,很可能忍不住說上幾句,特別是遇到危險時更是想發表意見。
然而孩子想要挑戰到不惜反抗父母,這時指責「所以我不是告訴過你會失敗嗎?」會造成反效果。挑戰失敗時,最傷心的是孩子本人,希望能得到安慰。實際上別說是安慰了,還會招來指責,根本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孩子甚至會認為「既然還要落得挨罵,那我以後乾脆都不做了」,失去再度挑戰的熱忱。
「為什麼你總是⋯⋯」
當孩子答應大人的事情卻屢次沒做到,大人會不禁勃然大怒:「為什麼你總是這樣!」然而兒童這種生物有時就算沒那個意思,也清楚明白不能這麼做,卻還是會沒來由地做錯事,或答應根本做不到的事。動粗、撒謊、食言都是管束不住自己的行為。
指責孩童「為什麼你總是⋯⋯」就像是在責備他的個性,而不是要求他改善行為。即使有心要改,一聽到大人又開始用「為什麼你總是⋯⋯」翻舊帳,責備過去無法挽回的失敗,只能閉上嘴悶悶不樂。因為任何回嘴的藉口只會惹得大人更憤怒。
這種循環會把孩子逼入絕境,磨滅所有自信。
不少校園和職場都會提供形形色色的研習或輔導來激發學生和員工,但有時流於形式化,不過是指導者想要強調自身地位或威嚴的恐嚇與騷擾,最典型的是「沒有事後輔導的假指導」。
其實醫界經常發生類似情況。
例如我正在治療患者時,立刻遭到上級醫阻止:「用這種治療方式當不了醫師,我不會再讓你診療病人了。」光是口頭斥責或許沒什麼,問題是責備完後沒有任何事後輔導。
我要否定的不是嚴格指導這件事,而是嚴厲斥責之後施加壓力,甚至強逼對方辭職。這些行為稱不上援助,也說不上指導,不過是源自指導方的自大心理,有時相當於職場霸凌。真正的指導是具備明確的方針與完整的配套,責罵完後會具體說明究竟該怎麼做,後進也能知道該找誰商量。
校園有時也會出現這種假指導。老師耀武揚威地訓斥學生一番,事後卻沒有任何輔導。這種行為根本稱不上援助,不僅打擊學生熱忱,甚至傷害心靈。倘若有心為學生著想,嚴格指導之前一定會制定好事後輔導。
兒童能敏銳察覺哪些是帶著熱忱與關愛的指導,哪些不過是耀武揚威的斥責。缺乏關愛和熱忱的指責與斥罵只會讓兒童更不相信大人,對今後的人際關係帶來極大的陰影。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