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書摘
本文為《島嶼幻想曲:戰地馬祖的想像主體與未來》部分章節書摘,經春山出版授權刊登,標題經《報導者》編輯所改寫。
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馬祖列島只是散落在中國東南沿海的島嶼,卻因美蘇冷戰與台海兩岸衝突,一夕之間變成前線戰地,被迫接受軍事統治。然而,當軍事統治於1992年結束,擺脫戰地身分的島嶼反而面臨邊陲化的危機,以致馬祖人對於未來應走向何方,一直感到困惑憂慮。
本書是第一部馬祖民族誌。作者林瑋嬪2006年首度造訪馬祖,此後十餘年多次前往進行深入田野調查,思考馬祖人在當代如何重新認識自我與想像島嶼的未來。她描繪馬祖從早期漁村時代、20世紀軍管時期,到21世紀今日的樣貌;其中,「以小搏大」和「想像」為貫穿全書的核心概念,作者細密分析二者如何在歷史中形成演變,並且持續影響島上人們的行動。本文討論解嚴後馬祖人對島嶼未來提出的各種想像(例如跨海進香),以及想像之間呈現的世代差異。
台灣和馬祖處境相似,身為夾處於強權間的島嶼,每當地緣政治發生變化,都必須快速因應,重新定位,設法增強乃至創造與世界的連結。馬祖人的嘗試與努力,值得台灣多加認識、對照與思索。
或許真要出發了 從漩渦星系的故鄉 像玄奘沉默地西行 哼著無言歌,航向星系的邊境 ──〈孤寂入侵〉
7月5日 基隆→馬祖→寧德 7月6日 寧德→屏南(白水洋) 7月7日 屏南→古田(臨水宮)→福州 7月8日 福州→長樂(龍山寺)→福州 7月9日 福州→馬祖
他們出發前先在基隆召開記者會,邀請交通部官員與基隆市長參與。7月5日搭著向軍方租用的合富輪從基隆港啟程,往西行駛,到馬祖接上當地人後轉向西北,航向中國三都澳軍港,在寧德市下船接受市府的歡迎。隔日驅車往西北,到屏南縣白水洋風景區旅遊後,再往南到陳靖姑的祖廟所在地古田縣臨水宮參拜。之後繼續往南到福州市,最後抵達長樂五靈公祖廟進香後回程。我們不禁要問:為何由馬祖人舉辦的進香活動需要從基隆啟航?為何選擇從寧德(一座對台灣人來說比較陌生的城市)進入中國?如此迂迴的進香路徑究竟有什麼意涵?
我們需要先理解的是,台灣政府在21世紀頒布的兩岸通航政策──無論是2001年「小三通」(「金門─廈門」與「馬祖─馬尾」定點通航),還是2008年「大三通」(兩岸直接通郵、通商、通航)─已逐步造成馬祖在兩岸關係邊緣化的困境。本章將從牛角進香開始,探討一系列發生在2000至2010年這10年間的新宗教實踐。我將說明它們是馬祖人在變幻莫測的兩岸關係中,企圖與之一搏,為島嶼延展出更大發展空間的媒介形式。島民以閩東海洋文化為基礎,發展出各種「無疆界女神」(goddess unbound)(Weller 2019)的宗教實踐,包括,進行兩岸直航進香、宣揚「媽祖在馬祖」傳說、打造媽祖靈穴與巨神像以及背媽祖上喜馬拉雅山等等。然而,這些新式進香、傳說與宗教物質實踐往往沒有明確的成果,也無法發展成長久的關係。我將說明它們的意義不在於成功與否,而在於媒介出一個更大尺度的想像,呈現馬祖人在面對邊陲化困境時的主體性。
正是從這個角度,我們才能理解馬祖領導人為何在2008年要設計一個起於台灣、航經馬祖、再到中國的進香路線。簡言之,馬祖希望自己能夠再次在變遷中的兩岸關係取得一個關鍵角色。上述的進香路線,呈現出馬祖不再位於台灣或中國黯淡無光的邊陲,而是一個串連兩岸的「樞紐」;透過進香行動,馬祖的位置有了重要的轉換。
提出這個構想者是當時縣政府的觀光局長,同時也是廟宇總幹事曹爾元。他年輕時保送到台中中興大學農藝系,為人熱情海派,到台中不久,就號召馬祖高中前後年級的同學一起到台中念書。他成立台中同鄉會,將那些在台中附近就讀職業學校的馬祖人都找進來,足見其愛好呼朋引伴、建立廣泛連結的個性。他提到自己在台灣讀書時吸收了很多民主思想,回鄉後也參加反對運動,為馬祖爭取自由(曹爾元,1988)。但是對他影響最深刻的是他剛畢業回馬祖,在農業改良場工作的那段經驗。
那時農改場仍由軍方控制,正在推展一個「反孤困作戰計畫」。該計畫一方面希望能提升馬祖農產品產量,另一個目的是要鼓勵年輕人創業。因此,軍方提出以與年輕人「合作造產」的方式進行。在資金籌措上,軍方將負擔一部分,剩下的由軍方貸款給年輕人。然而,這個原意為鼓勵年輕人創業的計畫,軍方為了不賠錢,向年輕人索取的貸款利息卻高於一般銀行。當曹爾元提出應降低利息才能讓年輕人有意願參與時,軍方卻認為如此做會造成他們的損失。在激烈爭論中,軍方人員甚至罵他「吃裡扒外」!他回憶說:
那時我對他們的做法非常失望,他們並沒有真正為地方產業著想,也沒有想讓年輕人參與。這件事僵持了一年多,沒有結果⋯⋯我後來擔任觀光局長策劃馬祖─湄洲直航以及後來的寧德直航,就是要帶進更多的人,與馬祖連結。有人有產業,馬祖才做得起來。
「能夠帶進更多的人,與馬祖連結」是他經歷此事後逐漸形成的價值與信念,也符合他天性海派的性格。無論如何,當他如同其他保送台灣、返馬服務的中生世代一樣,從農改場調入縣政府,逐步高升,最後有機會擔任觀光局長之時,他便著手實踐他的信念。此時正逢台海關係劇烈變動,兩岸直接三通,馬祖面臨邊緣化的關鍵時刻。此時,如何在台灣與中國之間尋找到新的定位、為馬祖創造新的連結,就成為他的目標。在一次訪問他時,他意氣風發地說:
我去年〔以馬祖觀光局長身分受邀〕去寧德演講時,我告訴他們:馬祖絕不是福建沿海的一個小島,也不是台灣的一個離島,馬祖是「世界的島嶼」!以我為中心畫一個圈圈就可以把你們都畫進來。將來我一定可以把你們與台灣接通。⋯⋯馬祖是〔兩岸的〕一個連結點,但也是一個中心點。⋯⋯我們今年一定會辦一次直航。
從他的描述可以看出直航進香在他心中的意義。他長期以來不斷思考馬祖在解除戰地政務後如何得到重生,直航進香是將其想法付諸實現的重要媒介;直航進香可以反轉馬祖邊陲化的困境,讓馬祖人重新扮演平衡兩岸的槓桿,重獲昔日榮光。
因此,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何馬祖進香要從基隆啟航,並請來交通部官員以搏得台灣人的注意了。不過,仍然令人疑惑的是:為什麼馬祖人選擇從福建寧德這座台灣人不熟悉的城市進入?曹爾元解釋,此行有意探測在既有「金門─廈門」、「馬祖─福州」等小三通路線外,能否再開闢另一條路線的可能。他也提到寧德市在溫福鐵路完成後,能連結閩北、浙江與上海而有其重要性。換言之,他認為寧德市有機會成為台灣到上海之間人貨運送的中繼站,而基隆─馬祖─寧德這條路徑也有潛力成為一條新的經濟發展動線(台灣─上海),甚至結合閩東北地區觀光旅遊與臨水夫人宗教信仰,發展出有特色的文化旅遊路線(《馬祖日報》,2008.07.05)。
這些想法的背後,事實上蘊含著馬祖人參與中國大陸「海峽西岸經濟區」(以下簡稱「海西經濟區」)的渴望。海西經濟區的概念在2004年被提出,是一兼具經濟區域發展與政治戰略的計畫(《福建日報》,2009.06.26a)。主要目的是為解決過去因兩岸關係緊張,使得福建的發展遠不如長江與珠江三角洲的問題。因此海西經濟區規劃以福建為主體,涵蓋範圍上達浙江溫州,下至廣東潮汕,西到江西贛州,東接台灣;南北承接珠江與長江三角洲。這個區域被定位為兩岸交流的先行先試區,主要發展項目包括:興建現代化交通設施、開發先進製造業,以及拓展海峽旅遊等(《福建日報》,2009.06.26b)。
海西經濟區中的一個重要計畫為興建溫福鐵路。這個計畫從2005年啟動,2009年已開通。現在,從福州到上海的時間由原來的14小時縮短到5個小時,寧德正位於溫福鐵路由福州北上的第一站。由於接近軍事上重要的三都澳軍港,過去寧德的港市發展受到限制,不如閩南城市快速。然而這也使得寧德對馬祖人而言,仍具有發展的潛力。憧憬著馬祖的未來,曹爾元說:
未來這裡〔寧德〕可以吸引長江三角洲、杭州、溫州的人來。〔如果這條航路可以開通,〕他們也可以先到馬祖,再到台灣。這樣我們馬祖就有一個中心、樞紐的地位⋯⋯我們有自己的利基點。
主事者的說明再次呈現此次跨海進香背後蘊含的重要想像與期待:他們希望海西經濟區可以延伸到馬祖,使大陸與台灣透過馬祖連接起來,馬祖因而能在其間獲得一個樞紐的位置。
從一個更廣的角度來看,海西經濟區是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新自由主義設計(Harvey 2005; Ong 2006: 98-99)。自1980年代開始,眾多的經濟特區在中國東南沿海出現。這些特區之間不但激烈競爭,各特區所在的各城市也不斷競逐,設法爭取更多的商業與文化發展機會。對於負責這些特區的領導階層而言,重要課題就是如何為其所在的都市創造獨特性以吸引投資(Harvey 1990: 295; 2005: 132)。
對於寧德而言,能夠透過馬祖而與台灣連結也是這座城市自身的一大突破。寧德政府官網在那時充斥著馬祖進香如何有助於促進台海旅遊與文化交流的宣傳。在7月5日寧德舉辦的盛大歡迎儀式中,寧德市委書記在致詞時提到:
「合富輪」滿載著台灣鄉親來到寧德,首次實現了寧台客輪的直航,標誌著寧台交流合作的歷史性突破。(《閩東日報》,2008.08.07)
如何將寧德推升為海西經濟區的重鎮,也是該市未來的發展目標。他說:
寧德是一塊海闊港深,商機無限的創業熱土。⋯⋯全市上下⋯⋯〔未來將〕全力推進〔寧德成為〕海西東北翼中心城市。(同上)
馬祖直航進香無疑為寧德帶來城市宣傳行銷的機會,符合寧德政府的期待。透過馬祖與台灣接上後,寧德的重要性得到提升,更可順勢浮現在海西經濟區的版圖中,進一步獲得經濟與文化發展的機會。因此,直航進香的舉行,可說是建立在馬祖與寧德雙方對「海西」這個21世紀新政治經濟區域體系的共同想像之上,並意圖與之連結的結果。
牛角進香之例也可以放在21世紀初馬祖發動的一系列進香活動──包括其他三次直航進香,以及一次探險型的登山進香──來理解。馬祖人所說的直航與一般用法有些不同。「直航」一般指的是兩個沒有邦交的政治體,不能直接通航而必須透過第三地中轉。但馬祖人認為只要是專船前往,都能以直航稱之。因此,即使從馬祖航行到台中(在「中華民國」境內的航程),他們仍稱之為「直航」。這個詞彙的使用方式,呈現出馬祖人相當看重他們在「連結」不同地點的角色。
直航進香第一次在2001年1月2至5日舉行,由馬祖直航福建馬尾,再搭車到湄洲。2001年元旦,台灣宣布金馬「小三通」正式開航,允許金門─廈門、馬祖─馬尾之間直接通航。然而,小三通只是台灣單方面逕行的政策,沒有得到中國回應。但是馬祖仍按計畫於2001年1月初啟動「馬祖—馬尾—湄洲平安進香團」前往中國拜訪,宣布開通小三通。他們以專船直航至馬尾,然後再搭車至湄洲進香。因此,此次進香有突破兩岸政治僵局,為馬祖建立兩岸交流先發地位的重要政治目的。
第三次「媽祖金身直航台中」在2008年9月舉辦。馬祖人以專船直航至台中港,到台灣的媽祖大廟大甲鎮瀾宮參拜。之後繼續北行,沿路拜訪馬祖移民聚集落腳地點(桃園、基隆),以及與馬祖天后宮比較有來往的廟宇(如宜蘭沿海一帶的媽祖廟)。這趟直航的目的在於拓展馬祖與台灣各地媽祖廟群之間的交流(《馬祖日報》,2008.09.02)。這些廟宇也都在直航後回訪,繼續與馬祖天后宮交流。
一場更不尋常的「進香」是在2009年,由縣政府、天后宮與馬祖人共同支持當地人李小石攀登喜馬拉雅山珠穆朗瑪峰的冒險型活動。李小石是馬祖人,熱愛登山,中校退伍後以登山、作畫為樂。他會興起背媽祖上聖母峰的念頭,一方面是為父親還願(他的父親曾發生船難,在海上漂流4天,因媽祖托夢、顯靈才保全了性命)(李小石,2010: 83);另一方面則因他自己感慨故鄉馬祖在台灣人的心中始終只是一個軍事離島。他希望以完成最艱難任務的方式,也就是攀上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來將他美麗的故鄉介紹給全世界。
當他開始四處籌措登山經費時,連江縣政府知道了他的構想。為了行銷馬祖,縣府決定資助他200萬元。馬祖天后宮也補助他30萬元,並特別訂製6吋6(約16公分)的小型媽祖金身方便他背上山。由於珠穆朗瑪峰在台灣又稱「聖母峰」,兩個聖母相會,這趟探險旅程事實上也是另一種形式的進香。
李小石在攀登過程中,持續將他帶著媽祖攀登聖母峰照片寄回。這些照片被即時刊載在《馬祖日報》與馬資網上,並以標題如「媽祖聖母在聖母峰」、「媽祖也登上聖母峰」、「背媽祖上聖母峰」,來深化李小石攀登聖母峰的意義。透過李小石的壯舉,兩個「聖母」終於相會;馬祖人期待的時刻──能夠看見世界也能被世界看見──終於來臨。
從五次的進香路線圖,可讓我們進一步認識這一系列進香行動的獨特性。首先,馬祖進香雖是由社群發動、舉行的儀式,但並不像一般台灣廟宇向祖廟進香那樣具有規律性;相反的,路線經常更動,沒有固定的「香路」。其次,這一系列進香是因應特殊需求而設計,政治、經濟或觀光旅遊的功能大於宗教意義。第三,這些路線凸顯跨海進香更重要的目的在於創造新的連結,傳達馬祖人再中心化、成為樞紐的渴望。
或許我們會問:這些連結成功了嗎?這樣做究竟能發揮多大功效?有多少人與貨因此在台灣與中國之間流動?然而,上述問題對馬祖人似乎不是那麼重要。在返回馬祖的路上,曹爾元笑著回答我說:
我們不會這樣想⋯⋯進香讓馬祖可以多口岸地向大陸放射,每個島嶼有各自生存的機會。
換言之,不同的進香形式是馬祖人在21世紀試圖連結兩岸與世界所進行的各種嘗試與冒險;它們是島嶼創造「希望的方法」(method of hope)(Miyazaki 2004)。這種希望雖具有不確定(indeterminate)與尚未(not-yet)的性質,卻是島嶼重要的知識形式。
牛角到寧德進香的成功,進一步引起了海西經濟區最北的城市──浙江溫州──對馬祖的興趣。他們也積極與曹爾元接洽,邀請馬祖人前去。曹爾元因此在兩年後,也就是2010年7月6日至11日,設計了一條由馬祖前往福州,然後北上溫州,最後到寧波的路線。
不過,馬祖人希望藉由宗教活動與對岸建立連結的方式,在此次浙江之行就遭遇挫折。由於溫福高速鐵路在2009年通車,使得從溫州到福州的旅程大幅縮短,導致溫州對馬祖以船隻直航的訪問方式失去興趣。兩方行前協商無法達到共識,馬祖的隊伍只有搭火車過境溫州,兩方領導人在此次會香中甚至沒有任何互動。
來到寧波的幾日,馬祖隊伍似乎也始終游移在不明的邊境。兩岸大三通後,寧波已有專機直航台灣,此行無疑失去架接兩岸的意義。幾天的行程中,馬祖人更像在霧中摸索自己的角色:從前往普陀山是由「旅行社人員」陪同,到與官方接觸的層級僅及市政府旅遊局下的「市場開發處副處長」,他們不難意識到自己已被寧波市政府定位為「旅遊團」(彭瑩,2010)。換言之,兩年後的浙江之旅並沒有如寧德進香一樣,被溫州或寧波視為是一個政治、經濟或宗教上重要的事件。兩岸的直航、中國區域政策,以及中國內部交通的大幅改進,使得馬祖在兩岸關係中顯得更不重要,發展空間更為有限。在新自由主義的快速變動中,此行使得馬祖人期待以宗教儀式連結兩岸的再中心化想像,幾乎幻滅。
從寧波回程的火車上,一位大姐跟我聊起寧德之旅,說她很想念當初在寧德鑼鼓喧天的熱鬧氣氛。的確,僅隔短短兩年,在中國受到的接待規格就有如天壤之別,以致馬祖人在旅途中就已懷念起他們的寧德之行。至於曹爾元,雖然難掩落寞之情,仍打起精神告訴大家:「至少我們已經離開福建,往北來到浙江了,下一次我們去北方!」
2008年與牛角人一同進香的途上,船隻往北開了一陣子後,我聽到有聲音傳來:「進入〔寧德〕三都澳了!」很多人急忙跑到甲板上拿起相機猛拍沿岸風景,好奇興奮之情溢於言表。寧德對現在的馬祖人是個陌生、令人充滿期待的地方,但我不禁想起那位(在第三章提到)過去曾長期從事漁業的前輩官銓福之語:「國軍還沒來之前,寧德或更北的地方的船都會來馬祖買魚,那時馬祖人來去自如,是個自由的地方!」無情的戰爭分隔了兩岸,造成了馬祖的孤立,今日馬祖人透過宗教重新連繫起兩地。新廟的建立凝聚了牛角人的認同,建廟過程中的兩岸奔波加強了兩地的情感。廟宇完成後牛角人帶著他們的神明前往祖廟進香,見證也紀念著這段分隔50年的歷史與辛酸(Jing 1996)。
然而,今日的馬祖進香有著更多超越連結原鄉的意義。馬祖列島在過去很久的一段時間裡只是閩東漁民暫歇之地,主要文化活動在原鄉進行,因此在歷史上從未舉行進香。沒有台灣宗教傳統的包袱(Yang 2004; Hatfield 2010; Stewart and Strathern 2009),馬祖人更能盡情發揮,改造與發明不同類型的進香。本章所探討之一系列在2000年後10年間陸續展開的宗教實踐,發生於兩岸關係急遽變動之時。這時兩岸的衝突關係已有緩解,但尚未達到共識。馬祖人意識到自己在新的兩岸關係中可能即將被遺忘的岌岌可危命運,於是一而再地藉由發明宗教傳說、舉行儀式以及打造媽祖靈穴與巨像等物質實踐,期待重新吸引兩岸的目光。這些宗教的發明如同想像的工程,以島嶼的海洋歷史文化做基底,不斷延展出更大的社會文化空間以創造新的關係與人群互動。即使這些想像往往只是虛擬並非真實,它們能夠贏得島民的支持正是因為它們帶來希望,在不確定的年代指向未來。
因此,這些宗教實踐不只是回應,更是對於兩岸變遷關係想像性的重組。與傳統宗教形式不同,馬祖人的進香往往充滿即興與偶發,瀰漫戲劇性的奇想,並具有高度的展演特質。由於每一次嘗試都企圖追求新的連結,因此它們不拘一格且兼容並蓄。當舊的做法不合時宜時,馬祖人也絲毫不留戀地快速重振旗鼓,擬定另一套新的因應方式。21世紀初的新宗教實踐,是邊陲島嶼突破僵化國界桎梏的探險歷程,即使總是受到兩岸關係擺盪的左右而時常徘徊在消失的邊際。
李小石。2010。《喚山:我與朱峰的相遇》。新北市:INK印刻文學。
馬祖日報。2007.05.19。〈馬祖鄉親:兩岸直航民心所向 希望直航常態化〉。《馬祖日報》,5月19日。
馬祖日報。2008.07.05。〈基隆─馬祖─寧德宗教進香歷史首航〉。《馬祖日報》,7月5日。
《馬祖日報》。2008.09.02。〈媽祖金身直航台中 桃園縣馬祖同鄉會將舉行盛大接駕儀式〉。《馬祖日報》,9月2日。
恐龍。2010。〈可憐的馬祖次等公民~~〉。《馬祖資訊網》,4月22日。www.matsu.idv.tw/print.php?f=2&t=78253&p=1。2022年8月1日瀏覽。
曹爾元。1988。〈潮流擋不住〉,刊於《我的家鄉是戰地:金馬問題面面觀》,劉家國編。台北:自版。
彭瑩。2011。〈兩岸直航後 寧波迎來450人最大規模台灣團〉。《現代金報》,7月9日。
福建日報。2009a。〈海西:從地方政策到國家決策:來自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報導(上)〉。《福建日報》,6月26日。
福建日報。2009b。〈海西騰飛正當時〉。《福建日報》,6月26日。
閩東日報。2008。〈寧德喜迎近60年來第一艘直航的台灣客輪〉。《新華網福建頻道》,8月7日轉載自《閩東日報》,7月6日。big5.xinhuanet.com/gate/big5/www.fj.xinhuanet.com/dszx/2008-08/07/content_14060715.htm。2013年1月7日瀏覽。
網管。2019。〈亞細亞的孤兒,在風中哭泣⋯⋯〉。《馬祖資訊網》,4月9日。www.matsu.idv.tw/print.php?f=2&t=199010&p=0。2022年8月1日瀏覽。
Harvey, David, 1990. 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 An Enquiry into the Origins of Cultural Change. Oxford: Blackwell.
Harvey, David, 2005. A Brief History of Neoliberali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atfield, D. J. 2010. Taiwan Pilgrimage to China: Ritual, Complicity, Community.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Jing, Jun. 1996. The Temple of Memories: History, Power, and Morality in a Chinese Village. Stanford, CA: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Miyazaki, Hirokazu. 2004. The Method of Hope: Anthropology, Philosophy, and Fijian Knowledge. Stanford, CA: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Ong, Aihwa. 2006. Neoliberalism as Exception: Mutations in Citizenship and Sovereignty.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Stewart, Pamela J. and Andrew Strathern. 2009. "Growth of the Mazu Complexin Cross-Straits Contexts (Taiwan and Fujian Province, China)." Journal of Ritual Studies 23(1): 67-72.
Weller, Robert. 2019. "Goddess Unbound: Chinese Popular Religion and the Varieties of Boundary." The Journal of Religion 99(1): 18-36.
Yang, Mayfair. 2004. "Goddes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Matrifocal Ritual Space, Nation-State, and Satellite Television Footprint." Public Culture 16(2): 209-38.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