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現場 X 三餘書店】
在8月份聽到兩個消息,讓我頗為震驚:首先是高雄的兩家誠品書店(夢時代店、大立店)即將休息;接著在出版界友人的閒聊中,得知在台北淡水的「有河BOOK」正在詢問轉手的可能性,這時的吃驚,大概不亞於在7月時得知誠品創辦人吳清友先生驟逝的消息。
這三家書店對我來說,可說是既近且遠。兩家誠品書店距離我最近,也是我曾經的工作場域,所以記憶依舊鮮明,加上許多熟識的面孔仍在這裡奮鬥,一切並不陌生。而同為獨立書店的「有河BOOK」則是在情感上最為接近,與店主686的私人情誼,就從3年多前籌備三餘書店開始,前前後後仰賴686提攜的事真的不少,他也未曾以前輩的身分擺過架子,總是和善的與我分享開店或尋訪書籍的心得,偶而也會看到他一臉嚴肅的與我討論哪些書店經營上的困頓,只是沒想到這次聽到的竟是他的有河。
我曾在誠品夢時代店工作了3年,聽說要收店了,驚訝中帶著點唏噓。處於在商言商的百貨文化裡,設櫃、撤櫃孰不平常呢?這也是做為百貨專櫃的書店,身不由已的地方。
曾記得4年前,在台南的誠品長榮店因租約到期所舉辦的送別活動,越靠近倒數的日子,那些曾經與書店一同成長的書友,從四方湧入書店,在午夜時分,伴隨獨立樂團的演奏,各自找到合適的位置坐下看書,重溫舊夢,當時我被這樣的場景感動了。
在籌備三餘時,剛好讀到一位朋友的網誌,談到他所見到的三餘。有別於其他人的恭賀及支持,他談到「三餘必須倒」的新鮮說法,因為他認為:「三餘的存在不是為了書店,而是獨立,必須在『有所為』與『有所不為』中小心拿捏,三餘存在的價值就在它有一天『終將結束』,是這個『結束』決定了明天的開始,也決定了往後該做的事。」他的說法不停在我腦中翻轉,想起當初目睹長榮店結束時的盛況,我才能肯定:一家書店只有在臨下台階時,才會顯出書店過往堅持的存在意義。
而「有河book」將結束的消息,讓我在情感上有非常多的感觸。對身處南端的三餘來說,淡水的「有河」幾乎可算是最遠的距離了,這是一間營業長達11年的獨立書店,同樣的告別10年,有河的店主686只用了淡淡地口吻,在臉書上簡短說明,因女店主隱匿身體需要休養的關係,不得不決定結束營業,並請大家安心。看著底下的留言,書寫著各方朋友的祝福、不捨、感謝之意。
早在686公佈此事之前,就從出版友人耳聞此事,提過或可協助尋找有心人來承接,讓「有河book」招牌可繼續存在。不過,這位出版人也對我說:沒有隱匿與686的有河,還能算是有河嗎?
這時,想起在上個月從新聞得知,誠品書店創辦人吳清友先生突然離世。當時,我還在配合香港書展與其他香港同業進行參訪中,當下的各種懷念與驚愕的訊息,透過臉書傳遞如雪片般飛來。雖然人不在台灣,但我仍能感受到那巨大的震撼——還有這麼多人如此懷念當時吳先生還在的誠品,現今隨著這位時代巨人的離開,誠品還能算是誠品嗎?
看到誠品兩家店即將歇業的諸多報導,及配合促銷的ByeByeSale所帶來的搶購人潮,媒體報導幾乎傾向誠品的版圖變化與行銷內容,卻少見介紹這兩家店過去10年來,對在地文化或是閱讀出版的貢獻。而「有河BOOK」這樣簡簡單單的下台風範,雖然少了許多媒體渲染,卻如它窗外的淡水河般,對我來說既寧靜且美麗。
其實這陣子除了這幾家店外,還有二家先行結束營業的書店,在台北的女書店及天母書廬,就分別在前一個月熄燈了。天母書廬的店主最結束的最後一刻,依舊參與書店相關的會議及前往香港參觀書展座談。想起686也說過,會在友善書業供給合作社的崗位上盡力到任期屆滿為止,也會持續推廣書籍及推薦書店。
這些書店小人物們,對於書店的那股熱愛與對於閱讀的堅持,或許少有人能比他們貢獻的還多;對於我們這般相同的小書店來說,這就是最大的支持與鼓舞。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