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威尼斯雙年展現場報導
謝德慶:藝術家是作品的見證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前往專題

在一片以義大利文、英文字母鋪陳而成的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謝德慶 做時間」六個斗大的中文字,顯眼懸掛在「普里奇歐尼宮」(Palazzo delle Prigioni,簡稱「普宮」)的門廊上。廊道正對運河開闊,往前幾步抵達豪華的貢多拉船站,以80歐元交換40分鐘航程,若想船伕高歌或隨船伴奏,請額外付費。即便如此,旅客仍一落又一落的上船下船,日日如是。

普宮之外,時間川流如水。 普宮之內,時間成為見證。

謝德慶,1950年出生於台灣屏東;1974年跳船紐約,成了一名非法移民;1978年,他開始以「一年」為單位,展開5件行為表演,他不僅為每件作品設下嚴格的規範,並以身體實踐,透過系統化的紀錄方式,挑戰把時間「檔案化」的可能。而他的第6件作品,則花了13年時間完成,在2000年1月1日完成計畫報告後,他便宣稱不再做藝術,只管讓自己度日子。

謝德慶雖笑稱自己具有「浪費時間的才華」,其實他是以生命時間交換藝術創作。

今年,謝德慶代表台灣參與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以「做時間」為名,首次同時展出2件著名行為藝術作品:《一年行為表演1980-1981》「打卡」、《一年行為表演1981-1982》「戶外」,並納入三件早期作品與一支新拍攝的紀錄短片《重返過去之外》。

晚上6點的威尼斯,天還亮著,運河的水悄悄淹上了岸,在地的朋友說今天是月圓之日。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於義大利時間5月11日在普宮中庭正式開幕,《報導者》後續將推出謝德慶完整人物報導。

Fill 1
謝德慶、威尼斯雙年展、做時間
在一片義大利文與英文字母之間,台灣館藝術家謝德慶《做時間》的中文宣傳廣告顯得特別顯眼。(攝影/余志偉)
Fill 1
謝德慶、威尼斯雙年展、做時間
台灣館展覽會場普里奇歐尼宮邸。(攝影/余志偉)
Fill 1
謝德慶、威尼斯雙年展、做時間
台灣館策展人亞德里安.希斯菲爾德(Adrian Heathfield)與謝德慶本次展出作品之一《曝光》。(攝影/余志偉)
Fill 1
謝德慶、威尼斯雙年展、做時間
藝術家謝德慶走過自己展出作品之一〈一年行為表演1980-1981〉(打卡)。(攝影/余志偉)
Fill 1
謝德慶、威尼斯雙年展、做時間
藝術家謝德慶(左二)、策展人亞德里安.希斯菲爾德(Adrian Heathfield,右一)與北美館人員討論活動及採訪安排。(攝影/余志偉)
Fill 1
謝德慶、威尼斯雙年展、做時間
〈一年行為表演1980-1981〉(打卡)作品的每小時打卡紙碎片。(攝影/余志偉)
Fill 1
謝德慶、威尼斯雙年展、做時間
藝術家謝德慶本次展覽作品之一〈一年行為表演1980-1981〉(打卡)進行最後確認。(攝影/余志偉)
Fill 1
謝德慶、威尼斯雙年展、做時間
現場民眾觀看首度曝光的紀錄短片〈重返過去之外〉。(攝影/余志偉)

以下節錄文化部長鄭麗君、藝術家謝德慶,於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開幕致詞:

文化部長鄭麗君:「我本來一度考慮要不要說話,因為我認為謝老師的藝術,其實最不需要的就是政府的讚賞,因為國家⋯⋯等等的這些概念,對於謝德慶老師的藝術都是一種窄化。但是我身為部長,我今天還是要藉這個機會來謝謝 謝德慶老師接受台灣館的邀請,能夠在這座舊監獄裡
台灣館所在地為Palazzo delle Prigioni普里奇歐尼宮,原為舊監獄
,讓謝德慶老師重新跟台灣相會,我覺得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

對於一個曾經學習哲學的我個人而言,不是部長身份,我今天要謝謝 謝德慶老師,這位藝術家中的藝術家,我謝謝他用藝術的實踐,帶著我們重回生命本質跟藝術最基本的提問跟思考,讓我們重新有機會再面對人類存在情境這麼基本的問題。為什麼說『藝術家中的藝術家』?如同謝德慶老師說的,他的藝術不是作品、不是職業,是每個人都應該擁有、面對人生思考的自由和權利。所以在面對謝德慶的瞬間,我感覺藝術跟哲學又重新成為我們每一個人的本能。所以,謝老師對我而言是藝術家中的藝術家,讓我感覺哲學重新回到一個動詞。」

Fill 1
謝德慶、威尼斯雙年展、做時間
北美館佈展人員安排開幕記者會場背板。(攝影/余志偉)
Fill 1
謝德慶、威尼斯雙年展、做時間
在開幕記者會致詞後,謝德慶向與會者示意。(攝影/余志偉)
Fill 1
謝德慶、威尼斯雙年展、做時間
開幕記者會上聚集許多國際媒體與藝術領域人士,謝德慶(左)和一位與會嘉賓打招呼。(攝影/余志偉)
Fill 1
謝德慶、威尼斯雙年展、做時間
開幕晚宴,中國藝術家徐冰(右)也到場與謝德慶寒暄。(攝影/余志偉)
Fill 1
謝德慶、威尼斯雙年展、做時間
文化部長鄭麗君(左)到台灣館展場觀展,並與謝德慶交流。(攝影/余志偉)
Fill 1
謝德慶、威尼斯雙年展、做時間
開幕晚宴上,謝德慶(中)與現場來賓舉杯。(攝影/余志偉)
Fill 1
謝德慶、威尼斯雙年展、做時間
謝德慶(中)在晚宴上與工作人員開心互動。(攝影/余志偉)

藝術家謝德慶:「感謝大家的到來,我是謝德慶,我出生在台灣,在紐約居住42年。我很榮幸代表台灣參加威尼斯雙年展,感謝台北市立美術館的大力支持,感謝林平館長、展覽組組長吳昭瑩,還有所有北美館團隊的協助,讓這個展覽成真。我還要感謝這次的策展人Adrian Heathfield,我們一起並肩工作,讓我的作品能以最好的方式被呈現;還要感謝與我們一起創作紀錄片的Hugo。

兩千年開始,我不再做藝術,我只是開始過生活。我要說藝術可以是什麼:藝術是一種生活方式、給予存在的一種能量、力量。藝術可獨立存在,有其自身生命;當時間過去,藝術文件成為作品的存留,藝術家則是作品的見證。」

Fill 1
謝德慶、威尼斯雙年展、做時間
「當時間過去,藝術文件成為作品的存留、藝術家則是作品的見證。」本次展出作品之一《一年行為表演1981-1982》(戶外)。(攝影/余志偉)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台灣授權條款釋出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開創組織永續經營之路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