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4年間,我們熟悉的移工敍事和移動路線已發生巨變。
隨著東南亞各國經濟成長,年輕工人出國意願下降;東北亞各國因人口老化而開始搶移工,移工已漸漸從買方市場轉為賣方市場。
在人權團體的壓力下,歐美品牌大廠開始推動移工「零付費」運動,要求保障移工人權、不讓移工必須負債出國工作,避免「血汗奴工」。此趨勢不僅直接衝擊台灣電子代工業,更加速擴展到紡織等傳統產業,影響聘僱40萬名製造業移工的工廠、上千家人力仲介。
移工零付費、國際搶工的各種要求下,有台越仲介鋌而走險,為吸引移工來台,浮報工時、張貼假的工作資訊;也有台菲仲介被控訴,透過跨國操縱借貸和本票制度,讓移工邊工作邊陷入高利率的債務。
另外,即便台灣政府在2016年修法取消了
移工「3年出國1日」的限制,杜絕重新入境就得再付一次仲介費、促使移工在台轉換工作,但立意良善的政策卻弔詭地讓不少移工得到黑市裡「買工」。這是為什麼?
國際搶工和人權大浪來襲,新的遊戲規則怎麼走?在這產業鏈負責招募的上千家仲介怎麼應對?當部分仲介業者在高度規範下走向失控,但也有一群仲介說他們不想再落入吸血的無良惡名,欲積極轉型。這條轉型之路又會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