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與家人分隔兩地的家庭看護移工,24小時與雇主同住、必須時時回應雇主對「理想工人」的期待,也因此常得嚴格管理情感。台灣社會往往忘了她們其實也是有喜怒哀樂、情感牽絆和情慾想望的完整的人。
台灣47支運動聯盟球隊裡,目前有31支冠上城巿之名,職業運動的屬地主義目標終於落實了嗎?還是,球隊依舊是企業主的,冠名只是一種行銷,球迷與居民建立都市認同的投射、進而深化運動底蘊,仍是夢一場?
「中華職棒沒有啦啦隊撐不到30年。」在台灣,啦啦隊文化儼然成為職業運動的必要條件,或多或少提升進場人次與人氣,但其中有哪些性別意涵被忽略了?陳子軒指出我們需要消解運動場域中性別專屬分工的概念,期待「像女孩那樣丟球、像男孩那樣歡呼」都可以的那…
大甲媽遶境第三年在防疫下進行,攝影師與媽祖同行、一路往南到嘉義新港奉天宮,觀察苦行的進香隊伍與接駕的在地鄉親臉譜,體會迎神眾生與媽祖間的信仰羈絆。
周圍人都已接種疫苗、高傳染力的Omicron也傳出輕症化趨勢,為什麼此刻台灣人仍迫切需要防疫?輕症化等於無風險嗎?過年群聚,該如何保護好長輩與自己?《報導者》綜合染疫症狀、防疫行為、國際經驗,幫返鄉的你整理關鍵防疫概念。
瞭解更多
瞭解更多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