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與山交纏18載,如今已切分不開。從台灣百岳健行,到中級山探勘;高海拔遠征登山,到冰岩技術攀登。涉獵廣泛但都不精,只願打開更多與山對話的可能性,更自由的在山中遊走。
每當自問為何登山、山是什麼?總覺面貌多重不清。 有時是異域、是試煉自身的標尺;又或是鄉愁、生活的場域。
13歲接觸登山,至今行過百岳60餘,21歲完成中央山脈大縱走。15歲初涉海外,登頂北美最高峰丹奈利;18歲攀登阿空加瓜,為台灣最年輕的南美最高峰登頂者;25歲登上人生第一座8千公尺——布羅德峰;30歲嘗試攀登K2,未竟。至今累積近20座海外攀登經歷,海拔遍及4千至8千公尺。
K2是全球公認攀登難度最高的山峰,1月16日,10名尼泊爾登山家組成的聯合團隊成功解鎖K2冬攀,讓2021年成為攀登史的重要標記。曾挑戰K2的呂忠翰和張元植,怎麼看待這場歷史性的攀登?
15歲的青少年可以做什麼?在歐美,許多青少年即開始展開校園外的登山探險,作者在國中時就完成單車環島的挑戰…
近年台灣登山界出現越野跑的嘗試,將6~7天的登山路程,縮短至1日完成。但爬山,為什麼要爬得這麼快?張元植分享他在山林奔跑的體悟。
台灣去年宣示山林開放,但要命的是,台灣登山客對於「排泄物」處理,從20年前就沒什麼正確認知。高山地區不如人們想像,可以「自然分解」一切。排泄物、衛生紙,正大量汙染土地、水源,扭轉山林風景。
若要問在登山中學到了什麼?我想是面對危險的態度。「探險」和無謀的「冒險」不同,具備見識、明瞭風險、做足準備,有膽識的冒險者,才能真正成為一名探險者。
瞭解更多
瞭解更多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