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起台電以低於成本價格售電,累計虧損逾4,200億,若財務持續惡化將面臨資不抵債的破產窘境。但昨日經濟部電價費率審議會決議,2025上半年電價凍漲,繼續虧本售電。學者怎麼看台灣電價的問題?有哪些調整空間?
執行7年多的離岸風電國產化政策確定鬆綁,台灣發展中的零組件業者正面臨連歐洲都備感威脅的中國紅色供應鏈低價競爭。當國際風機大廠都直言「不可能完全不使用中國製零組件建造風場」,台灣該如何因應、平衡成本與風險?
今年1月,台灣接連發生海底電纜斷裂事故,一起疑遭中國權宜輪破壞,另兩起則與海纜芯線老化有關。海纜怎麼修?為何台灣只能仰賴少數國際海纜船前來搶修?一連串的斷纜危機,顯示台灣在緊急應變與海纜韌性上的重重挑戰。
賴總統看重的健康台灣推動委員中,健保永續、改善醫療人員工作環境都是重點目標。行政院長卓榮泰承諾,今年底即會以公務預算啟動健保點值補助。但這是否真能回饋醫護?挖東牆補西牆的健保政策,能許一個健康台灣的未來嗎?
台灣近年護理人力被形容為「30年流失最嚴重」,醫院祭出調薪也難留人。離職的護理師流向何處?醫院如何受影響?政府政策是否落在痛點?
瞭解更多
瞭解更多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