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貓、養狗,已成為台灣家庭中逐漸普及的新常態。根據農委會主委陳吉仲1月中提及的數據顯示,全國700萬家戶中有超過28%、約200多萬戶飼養寵物,每年飼養量平均增加9%,農委會在1月宣布,將正式成立寵物專責機構「寵物管理科」,負責寵物的生老病死、相關管理。
養「毛小孩」的熱度攀到新高,同時,街上的被棄養、流浪動物的數字卻也增加。農委會2020年全國遊蕩犬隻數量調查,全國推估遊蕩犬數為155,869隻,比上期(2018)年調查增加6.19%。流浪動物數增加的原因多重,在此次《什麼是家?》的專題中,我們走進動物行為門診診間、新型態的動保園區教育現場,理解台灣人與毛小孩們成為家人的過程,他們如何相處?成家前有什麼能先上的課,讓毛小孩與飼主之間,成為彼此最好的陪伴,避免棄養、動保事件發生?
2022年的頭幾天,高雄的陽光很溫暖,怡均背著食物、水和拾便袋,牽著「小威」和「Sugar」兩隻狗在凹仔底森林公園散步、玩飛盤,怡均還在習慣她的「新日常」,過去,她是牽著3隻柯基犬的,小威、Sugar之外,還有一個多月前過世了的「球球」。
球球從一個半月大時就在怡均身邊了。不管去運動、出遊、約會,怡均都帶著牠,球球一陪就陪了14年,她常笑說,「如果球球是男朋友的話,我早就跟他求婚了。」
把狗當家人的還有海葳和啟哲這對年輕夫妻。10年前,海葳和啟哲剛交往時,兩人在彰化騎車時差點撞到一隻流浪狗;這隻小狗就這樣被他們帶回家養,因為不想取小白這樣常見的名字,最後把牠取名為「過來」。
「過來進來我們家,就是我們的家人了,」海葳說,對她的爸媽而言,過來就是排在她和弟弟之後的第三個小孩;對她自己而言,過來就是她第一個小孩。9年來,過來陪著海葳和啟哲一起求學、創業、結婚、生子,海葳如今已是一對兒女的媽。
因為過來對潮濕、吃的東西都有長期過敏,海葳每個月要帶牠去看一、兩次中醫和西醫,家裡還特地添購除濕機和空氣清淨機。隨著他們買新房、兒子出生後,大人們的注意力都轉移到小嬰兒身上,過來開始會亂尿尿想引起關注,人類抱著嬰兒時叫牠,牠絕不回頭。花了半年,狗和嬰兒磨合期終告結束,過來的行為才慢慢恢復。
無論是怡均還是海葳,他們與寵物間的關係、故事,成為愈來愈多人身邊的風景,不論是公共的狗公園,還是私營的各類寵物相關服務,這兩年逐漸成為許多社區的「標配」。
同樣普遍的,是那些人與動物間相處的摩擦。
「我常常覺得我像是人和動物之間的和事佬,我的工作就是如何把事情喬好。」
「會到我這邊的,都是主人已經做了很多嘗試,寵物還是有攻擊或是大吼叫的情況,」在美國念書,將行為門診帶回台灣推廣的林瑋真觀察,台灣從生活環境、對寵物的認知,甚至是寵物醫院裡的診療環境,都與美國大不同,這讓寵物有不同的反應。以寵物醫院為例,早期常見的診療環境,沒有給予獸醫跟動物建立關係的時間,空間上,候診區也等著因共享擁擠空間而緊張的貓狗。
要當寵物與飼主間的「和事佬」,林瑋真得透過日常相處的影片、寵物環境的照片,以及在診間裡半小時、一小時的時間,觀察寵物的行為、與主人的互動方式,試著了解貓狗的個性,從行為觀察出毛小孩與家人相處間的「問題」。
「其實常常不是貓狗有問題,是大環境跟概念──(台灣)把貓狗要配合人類當成理所當然,但是這裡空間緊迫,在大都會還有車、鞭炮、廟會活動,」林瑋真解釋,因為不了解,有些飼主對養狗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希望狗散步時不能暴衝、看到車不能吠叫、不能追車,她提醒,有些狗的感官敏銳,不能用人的標準理解牠們的行為,「很多人養邊境牧羊犬,因為牠最聰明、可以玩丟飛盤,但沒想到牠還有其他『功能』,對快速移動或是高頻率的物件都很敏感,結果都在追車、騷擾其他狗。」
林瑋真說,就像送小孩去幼兒園一樣,美國很流行帶著幼犬去上課,跟訓練師學習狗的社會化課程。在養狗的觀念上,因資訊落差,台灣還有南北差異──她發現,北部飼主發現寵物異常行為後,較多主動求診,相較之下,南部飼主常常是到事態嚴重了,被家中貓狗咬傷後才到門診求助。
另一個逼得飼主求助的原因,往往是家庭中出現新生兒,毛孩跟小孩之間出現衝突。林瑋真舉例,有對夫妻交往前各自養貓,婚後兩隻貓合不來,還好房子夠大、可分房住。後來女主人懷孕了,疏於對寵物照顧,其中一隻開始掉毛,直到小孩出生時成了無毛貓;另一隻貓則是對聲音高度敏感,一聽到嬰兒哭聲,就從床上彈起狂奔。等小孩開始會爬,兩隻貓又陷入緊迫狀況,雖然這對夫妻很早就讓貓咪接受治療,但狀況必須一直等到小孩上幼兒園後才緩解。
林瑋真在診間裡應對的種種緊急狀況,對鄭莉佳來說,是他們在源頭就希望預防的。在高雄燕巢動保園區服務的鄭莉佳,是高雄市動保處技士,長期在不同場合裡推動動物保護教育,其中一大重點,就是培養潛在飼主、協助飼主。
由傳統流浪動物收容所改建而成的高雄燕巢動保園區,把遊憩、教育功能融入,除了處理動保事件、照顧園裡600多隻收容的流浪動物、辦理領養,園區內還舉辦市集、音樂會、夏令營,或是主動出擊到市區辦體驗活動、課程,讓有興趣的民眾能接近流浪動物。
(延伸收聽Podcast:《在收容所裡錄一集:零撲殺然後呢?他們辦音樂季、夏令營、在Motel開課,教你當動物們的好朋友》)
鄭莉佳笑稱團隊在領養時花了許多心思「媒合」:
「我們根據民眾的需求,他們的住宅、生活型態、對寵物的需求與家庭成員等,來挑他們適合的狗隻。」
鄭莉佳舉例,若是老人家要有陪伴,他們推薦中老年的狗,步伐相同、狗隻獨立;當工廠或果園要工作犬,他們挑選懂指令、體力好、負責任的犬隻。「每隻狗的個性都不一樣啦,」鄭莉佳嘆道,大部分人選擇寵物時,只看動物的外型,卻不知如何真正的評估、看不懂寵物行為發出的訊號。
所謂評估,鄭莉佳解釋,除了各種狗隻需要的水、食物、空間獨立性不同之外,最常忽略的是犬隻需要的陪伴以及敏感度。如果是需要大量陪伴的狗,家中成員就必須分擔照護的責任,或是飼主的工作時間必須有彈性;如果狗較敏感,可能就會有情緒問題、分離焦慮、對環境變動反應大,於是飼主在空間與環境安排上也必須費心。又,如果犬隻活動量大,還須安排運動時間等等。
「很多時候是小朋友想要養,我們都會希望他們回家好好討論一下,飼主責任是10年有時候20年的事,」鄭莉佳坦承,其實對園區來說,能夠將動物送出去,是能即刻減低園區過重負擔的機會,但因為擔心未來棄養、被送回來的風險,所以他們盡可能與飼主溝通,協助媒合到適合犬貓,或是打消對方的念頭。
除了缺乏評估,另一個造成日後摩擦的,是飼主的迷思──常見的迷思包括養狗就要從小養、流浪過的狗不好、有小孩就不能養寵物等等。其實,對沒有經驗的飼主來說,經訓練過的成犬,是最好「入手」的起點,而毛小孩的存在,對小孩是最好的生命教育。鄭莉佳坦言,公部門多所限制、能量不足,不如商業組織的行銷動能,近年他們在市區設點、舉辦更多元的講座,試圖讓他們的專業傳遞給更多民眾,從源頭預防未來民眾與寵物間的摩擦或棄養。
「我們正在思考二次轉型,準備在市區開動物學校。動保園區應該有機會變成一個品牌,把握這個大趨勢,把我們的專業跟價值搭上民眾對寵物的熱度跟需求,」鄭莉佳觀察,領養民眾愈來愈多元,有家庭、長者、年輕情侶甚至是大學生,代表的是現代人對於關係與陪伴的渴求──不只是孤單的老人家,還有少子化下的獨子、成員少的小家庭,也期待有毛小孩作為家人,或是不婚、不生的情侶,想一起養寵物,作為成家、發展關係的重要一步。鄭莉佳說,寵物也好、毛小孩也好,人們應該以「同伴動物」的概念,來看待這些動物在當代社會的角色,牠們反映人們的需求,也是人們學習生命、練習建立關係的夥伴。
鄭莉佳以最讓人意外的動物,雞,為例子。在燕巢動保園區周圍,他們不只提供遛狗練習、陪伴犬等服務,與當地的老人安養中心、各級學校互動,他們還利用養雞,促進社區的交流。從老人安養中心開始設立雞籠,以乾淨、明亮的方式飼養,讓老人家們輪流抱抱雞、餵飼料、採集雞蛋等;也讓育幼院裡沒自信的孩子,一同參與飼養的過程,用雞蛋料理去照顧長輩,建立自信之外,也練習培養關係。接著,當地國小校長也加入了這樣的計畫,全校如今將動保列入教育重點之一,有雞籠給孩童們學習生命教育,還辦雞蛋料理比賽、跟雞一起跑步的運動會。「疫情的時候,同學們都『強烈』關心雞蛋的去處,校長還努力做成蛋料理、發給醫護人員,證明校長有幫大家好好照顧雞,」鄭莉佳笑著說。
她特別提出獸醫課一個體驗畫面,「我們讓孩子去聽狗的心跳,他們自然知道,這除了是狗、是寵物之外,牠更是一個生命不是商品。⋯⋯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聽過(心跳)就能深刻的感受到,牠是在世上一起度過這一生、一起體會生老病死的家人。」
林瑋真則說,貓狗與人,是更純粹的關係。「很多人問什麼人適合養寵物,最大的前提是要對動物有感情,單身者的話養植物也是種方式,」她看見的是,現代人觀念不同,不一定要進入婚姻才是成家,與其他生命建立關係、彼此陪伴,也可能是「完整」。 「會養毛孩的一定是對關係有期待,愛護牠很好,但應該預防行為問題的發生,」林瑋真說,如同所有關係一樣,飼主與寵物的陪伴關係也是雙向的,她告訴診間裡的飼主,需要調整生活的不只有貓狗本身,飼主也是,擁有了毛小孩之後,學習取得人和毛孩生活之間的平衡,是家庭中不能忽視的重要課題。
而若能從同伴動物身上學會陪伴,或許也是毛小孩帶給我們的另一個獲得。
除了農委會公布的寵物數量、飼養寵物的家戶數外,我們在採訪高雄燕巢動保園區的過程中,也看見其他意外的數字。
首先,是高雄地區遊蕩動物數,從107年度的5,992隻,到109年度的17,271隻,但這樣的數字變化,有可能是因為兩次田野調查的方式不同,而有了不同的結果。
另外,在養寵物的熱潮之下,從公立流浪動物收容所領養動物的數量,以高雄地區為例,卻是下降的。公立收容所認養數,從2019~2021年,3年分別是4,923隻、3,671隻、1,914隻;同時,買賣寵物數(貓約佔三分之二、狗佔三分之一),2019~2021年連年成長,數字分別為6,602隻、7,320隻、8,160隻。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