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歌時光
法國知名思想家羅蘭巴特非常愛他的母親,1977年10月母親過世,之後兩年間,巴特陸續在紙札上記錄殤母心情。巴特過世後,出版社將這些札記以《哀悼日記》(Journal de deuil)為名出版,國內亦有中譯本。
羅蘭巴特非常依戀母親,他在家裡像一個沒有長大的兒子。巴特最後入門弟子、也是《羅蘭巴特全集》編輯的馬蒂爾(Éric Marty),在巴特母親過世前一年結識他,並有機會去巴特家拜訪,觀察到母子二人互動與依賴關係,他評論說:「他把愛奉獻給唯一的一個女人,他的母親。」
前幾天我剛好跟法國在台協會文化專員連苔嵐在一家咖啡廳開會,同行還有留法回來的戲劇顧問與譯者周伶芝。開完會後的閒聊過程中,苔嵐提到二月下旬舉辦的台北國際書展,法國哲學博士奧斯卡・柏尼菲(Oscar Brenifier)也會受邀參加公開座談,近年來國內翻譯出版了許多他撰寫的兒童哲學繪本。於是話題就轉到,為什麼法國人會讓小孩子讀哲學?
「我覺得他們很重視培養小孩的獨立思考。」自己也是兩個小孩母親的苔嵐答道。剛生完小孩沒多久的伶芝也補充說:「我在法國的時候曾當過保母,有一次發生街頭暴動,幼稚園就停止戶外教學,讓學生留在學校。結果老師們把同學們聚在一起,跟他們討論,到底朝汽車丟石頭是壞人,還是警察是壞人?小孩子對這件事非常興奮,回家後就一直說這件事。」
法國人對獨立思考的重視,馬上讓我聯想到媽寶這件事。因為媽寶的特色,就是過度依賴母親。以羅蘭巴特為例,他在家裡是母親的寶貝,但出了家門,他就是羅蘭巴特,一個能獨立做決定的大人。
但媽寶跟羅蘭巴特的不同之處在於,在家裡,我是我母親的寶貝,出了家門碰到任何事,我還是我母親的寶貝──有事的話,我要先問我媽。
同樣是1977年,法國歌手伊夫・杜特耶(Yves Duteil)發表第三張專輯《塔蘭泰拉舞曲》(Tarentelle)。其中〈擁抱孩子〉(Prendre un enfant)這首歌成為暢銷曲。後來〈擁抱孩子〉還曾被法國作曲家協會(SACEM)、RTL電視台與Canal+2電視台等三個單位,聯合評選為二十世紀最佳法語歌曲,一開始歌詞是這樣:
拉起孩子的手 Prendre un enfant par la main
帶領他走向明天 Pour l’emmener vers demain
讓他相信自己的腳步 Pour lui donner la confiance en son pas
把他當國王看待 Prendre un enfant pour un roi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曾在1999年3月底於巴黎召開一個關於兒童哲學的會議,最後各國代表與聯合國官員都一致肯定學齡前小孩學習哲學的重要性,各位讀者可以透過連結讀到這份原始文件。(「PHILOSOPHY FOR CHILDREN」文件連結 )
為什麼要鼓勵孩子討論這些議題,我緊追著要趕去辦公室的苔嵐問。那時風很大,只見她一面把圍巾拉上,一面朝著捷運的方向快步,一面對我說:「因為孩子們都知道,他們會看到,會聽到。」是的,這就是問題所在。在這個網路時代,任何資訊的取得都是無法避免的。你不跟孩子討論,孩子一樣知道。
奧斯卡・柏尼菲的《人生,是什麼呢?》曾獲2007年開卷好書最佳童書獎,他在前言提到:「我們不需要回答所有的問題,而是做出適當的回應,讓孩子自己學習思考,培養主動尋求問題解答的習慣,好讓他們能夠獨立,變得有責任感。」
《哀悼日記》的最後,羅蘭巴特連續三次強調這句話:「媽媽從不曾對我指指點點。」羅蘭巴特寫下這些話時,已經是63歲,獨身的他,很明顯是在感謝媽媽的教育方式。日記結尾,羅蘭巴特說:「在哪一個公車站下車,過馬路要小心,要不要留下晚餐之類。媽媽從來不會跟我說這些,她從來不會把我當作一個不負責的孩子。」
我想這就是〈擁抱孩子〉這首歌,能引發法國人共鳴的原因。他們真心把小孩當國王,相信他們的腳步。
孩子會長大,而且在這個時代,孩子根本是提早長大。不願意長大的,其實是媽媽。如果要我們的孩子順利走向明天,就不要放棄的我們的責任,拉起孩子的手,勇於跟他們對話吧!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