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六現場【Long Game】
「對我來說,這是一場黑色喜劇(dark comedy)。」 ──梅根・拉皮諾(Megan Rapinoe)
誰會想到,女足史上場內最偉大、場外最敢言的球員之一梅根・拉皮諾,竟會以這樣的方式告別世界盃的舞台。
2023年世界盃女足16強淘汰賽,美國與瑞典一路0:0踢進PK決勝負,被排在第4點的拉皮諾踢進的話,會讓美國占據極佳的位置挺進8強。但一腳踢飛之後,她卻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地露出笑容,但我理解,不但是對自己錯失機會的無奈解嘲,領袖如她,更是強忍著失望,用笑容希望能避免隊友因此士氣潰堤。
兩隊膠著到第7點,瑞典的荷提格(Lina Hurtig)看似被美國門將奈爾(Alyssa Naeher)撲到,但球反彈到身後再撥了出來,全世界靜默30秒,就只能等待VAR宣判球到底有沒有越過球門線──
就這樣,以最些微的差距,球越過了球門線。
Sweden IN! USA OUT!
其實,這場比賽的觀戰是很矛盾的,我一方面希望有人終結美國的獨霸,但另一方面,我知道美國一旦提早出局,一定會有很多酸民針對她們奮力爭取的女足與男足同酬(Equal Pay)議題,還有她們在賽前拒唱國歌以示抗議美國民權議題來作文章。果不其然,各網站留言已經充斥著各式訕笑的言語,要這些球員好好「專心踢球」,別再「不愛美國」、「活該」、「報應」。
就在世界盃女足期間,夏日的各項運動賽事依舊熱鬧非凡,除了原先就規律進行的職棒之外,成都世大運、U-12世界盃棒球賽(簡稱U12)也都在同一週進行。我所任教的國立體育大學,也是捷報頻發恭賀本校傑出的學生運動員在成都的優異表現,頓時彷彿2017年台北世大運的熱潮再現。但是,恭賀之餘,容我以寫在2017年台北世大運的評論,再次嘮叨:
「我們卻不應該忘記世大運作為一項分齡賽事,參賽選手有奧運金牌、卻也有大學校隊等級的巨大落差,再加上我們有多少選手是因為此次賽事而硬被賦予了大學(或研究所)學籍,各協會心知肚明,因此評論各面獎牌時不宜等值以待。」
這樣的現實,我們只要看看美國在世大運的成績就可以看出端倪。作為世界體壇霸主的美國,在這屆世大運賽事中,總共卻「只」獲得1金在內的23面獎牌;遠不如台灣的46面獎牌。而台灣男籃可以一下子慘輸巴西隊58分被罵到臭頭,卻又可以立刻贏了中國而瞬間洗白;女籃力拚拿到世大運4強固然可喜,但是,6月分的亞洲盃中,先後敗給菲律賓以及黎巴嫩保級失敗,這才是最真實而殘忍的真相。
凡此種種,主要就是世大運真的不是最頂級的賽事,各國重視程度不一之外,團隊運動中的組隊層級就會直接反映在成績上。更重要的是,各國運動發展脈絡與資源配置未必依附在大學、甚至教育體系中,而台灣卻是此模式發展到極致。世大運裡,台灣與美國獎牌的距離,體現的當然不是台灣在運動賽場贏過美國多少,而是運動文化的巨大差異,以及「一個世大運,各自表述」,僅此而已。
乍聽之下或許詫異,但實則世大運與U12本質上都只是分齡賽事而已,但我們卻在獎牌至上的價值下,透過媒體大量的吹捧報導,使得奧運、世界盃、亞運、世錦賽、世大運、少棒、甚至兒童韻律體操出國交流,這些根本不該等值的賽果,都被拉抬成為國爭光而面面等值的獎牌。說穿了,我們甚至是拿國家隊去打了人家的「全球大專盃」了。這些「格差」下的獎牌賽果,成了台灣運動發展選擇性面對的現實。相關媒體的報導,有的真是不明就裡,不了解上述賽事層級的差異;有的是利益牽涉其中,即便知曉內情,也跟風起舞,反正奪牌就是爽、捷報就是流量。
如此一來,既然面面等值,那麼愈個人、愈冷門不是愈容易拿牌?於是乎,資源就投入在最速成、競爭最少的吧?愈多人的團隊運動反正也只算一面牌,不符CP值;愈風行的運動奪牌愈難,那就乾脆放生吧!11個人玩的足球?下輩子吧!
在過去2、30年來,對於台灣而言,威廉波特光環漸淡是件好事,12歲的小男孩們不需要再背負國族光榮,尋求最速成的國家榮耀。但台南新聖地繼起,成為世界棒壘球總會授予長年U12少棒世界盃的地主,在台灣棒球迷心中已逐漸取代威廉波特之後,讓人不免擔心,原本近年來,在熱愛棒球的大家努力耕耘下,台灣棒球的發展百花齊放,多元價值並起,但每兩年一次,台南豔陽下的12歲男孩們又一而再地演繹著勝利至上:看著台灣男孩們不斷地觸擊、繁複的變化球使用,我懂,那是為了克服身體條件的差異而求勝的方式,但是當連以小球細膩著稱的日本,在球員時期以小球執行著稱的井端弘和教練堅持下,都盡可能忍住而不讓球員短打,那麼只怕這些台灣小英雄們長大後,與棒球的未來競爭漸行漸遠。
容我再嘮叨一次。職棒賽場的啦啦隊,要賺錢,我懂,我也懶得再爭辯;但是連少棒賽場都還端上CT Girls,閉幕典禮上,在各國小朋友面前扭腰擺臀,真的太過了。
回到世界盃女足,台灣女足從亞洲盃的菲律賓之戰PK落敗,錯失了重返世界盃舞台的最佳機會之後,接連再敗給越南,以及最後資格賽再在PK中敗給巴拉圭,一再錯過如此接近的機會之後,讓一些投身其中的夥伴不免洩氣。沒有成績,沒有資源,也讓改朝換代後的足協,開始限縮資源投入,甚至改走回頭路。
運動場內結果不如人意,不代表場外努力該被抹滅;場上的獎牌,也不必然代表運動發展就此走上康莊大道。德國男足、美國女足透過世界盃的大舞台,為場外議題如卡達的人權、美國性別與種族平權訴求發聲,他們的提早出局,成了酸民傾巢而出的攻訐對象;但議題與賽果的因果不該混為一談,美國女足場外同酬的成就,啟發著多少全球女性運動員,她們的出局,多少是場上世代交替的戰力空缺,也代表著歐洲近年來透過男足職業俱樂部培養女足模式的成功,拉近了歐洲與美國的距離。台灣女足在世界盃如此接近的缺席,更不是原本已一步步朝向正確方向的木蘭足球聯賽之過。
女足世界盃、世大運、U12少棒,全球後疫情時代下,真正全面重啟的運動世界中,對的方向,不代表當下立現對的結果。2023年北半球的夏天,就是這麼一場黑色喜劇。
運動,是一種文明的演進,在規範與框架之下,將野性的競爭與衝突升華為力與美的技藝。
運動,也是一種經濟的刺激,隨著農業社會、工業社會、資本巿場發展,串接庶民消費與高端精品。
運動,更是國族主義與個人主義的交鋒,在集體榮光共感底下,不斷思辯競技最核心的精神與意義。
運動的社會性,與社會的運動性,是一場永恆的「長盤制」(Long Game),人類的愛恨情仇,喧囂歡愉,當代價值,將天荒地老戰鬥與論證下去。
Long Game,《報導者》的運動專欄,由研究專長為運動社會學、流行文化與媒體觀察的國立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教授、美國職棒MLB球評陳子軒執筆。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