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六現場【獨立書店生與死】
前不久金石堂北新店及天母店相繼宣布將於今年底及明年初結束營業,而同一時間又有南港蔦屋書店全新開幕,加上早就宣布明年要收的誠品敦南店,幾間大書店舊的謝幕新的開幕,引發許多讀者的談論及關注。雖然書店結束在現在這個年代已經不算是什麼意外消息,大家聽到也只是惋惜多過震驚,反而日前金石堂忽然又宣布這兩家書店不收了,將要繼續營運(說是得到很多讀者及愛書人支持),令人訝異。
這些消息固然值得欣喜,卻不表示書業現況有所改善,正如金石堂書店總經理在宣布上述決定的同時所言:「雖然二間店決定不收了,但街邊店經營愈來愈困難,將會針對現有店做體質調整⋯⋯」
這大抵也反應了某些現實情況:在都會區的書店,即使店面在大馬路邊,生意都不會再像以前一樣好了,如果不能做出正確而有效的調整,就算一時勉強延續,未來仍然得面臨收店的終局,問題就在於什麼才是正確而有效的調整?
「統一解」似乎是「新書售價規範」(即圖書統一定價制度)及其配套措施的實施,但即使實施,每間店亦有不同的狀況要面對,這種「個別解」則需要投注相當時間、精力甚至資本去關注、去嘗試才有可能找出。
「統一解」是整個產業健全的基礎,然而在政府遲遲無法推動相關政策的情況下,個別書店只能各憑本事先找出「個別解」來應付。
金石堂已經是卅多年老字號了,老字號代表品牌形象有一定的包袱,要做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改變相對而言困難許多,所以開在大馬路邊的效益不如以往的話,收掉另覓新店再開可能比調整改變來得容易,只是老店多半會有老客人,若把情感因素考慮進去,再給老店一些時間及調整的機會也是可以理解。至於這兩年才來台灣的蔦屋書店,則是在展店策略上就選定在人潮密集的中、大型車站及購物中心,再憑藉著時尚新穎並講求舒適及人性的空間設計,吸住大量人潮,所有環節的種種考量都不脫離商業資本的邏輯,才能確保利潤及賺錢的可能。
大書店玩得起資本遊戲,小書店或獨立書店也不可能坐以待斃,好地段、金店面的租金對小書店而言幾乎不可能負擔得起,進書成本比大書店及網路書店高更是長年之痛,這些都是把獨立書店擠壓出商業領域的結構性因素,獨立書店的店主們只能脫開商業考量(但這並不表示他們不考量是否賺錢),先求經營出特色來,再評估是否能維持下去(到至少不賠錢的地步),這也是近年來有特色的獨立書店數量有所增加(結束營業的多是傳統型態的社區書店)的原因,因為它們的理念及特色能夠吸引到一批支持者。
例如接下來我所介紹的幾間獨立書店,它們的共同特色簡單說都是在水邊(不論是河邊或海邊),但卻又不是這麼簡單,更確切地說應該是它們都很能把握自己的特色,再結合店主們自己的專長或理念去加強這些特色在支持者心目中的影響,甚至深化成情感聯繫。
最適切的例子就是我與隱匿之前成立的「有河book」,但是既然已經收掉就不多提,而後續接手的「無論如河」獨立書店,4位具有專業護理師背景的店主除了延續我們原本「守住這一道風景」的理念之外(以詩歌及戲劇表演等方式),還憑著自己的護理專業提供淡水在地讀者更多意想不到的服務,包括心理諮商、護理諮詢甚至居家照護等。
原本與山河風景相互輝映的書籍與閱讀就已對現代人具有療癒作用,「無論如河」以自己的專業實際附加了更具體實在的療癒服務,這在古往今來的台灣書店歷史中可說是絕無僅有的特殊案例,實際到店裡去和這些店主們聊一聊,你會對她們在書店營業期間所提供的療癒服務個案感到驚訝萬分:原來現在獨立書店可以做到這種地步!
位在基隆港邊的「見書店」,也沒有辜負它們現有的店址,不僅海洋生態及在地文化成為店內主要選書的類別,書店舉辦的講座活動也以這些理念為出發,甚至擴延到環保、科普知識以及海洋文學等等。原本基隆的書店就不多,且多是傳統社區書店或者老字號書局,新型態的獨立書店目前也就只有「見書店」一家,同樣在大港旁邊的台中港誠品三井店,除了特別強調店內可「觀海」外,與其他誠品書店並無二致。就我看來,雖然「見書店」的規模與誠品相差不可以道理計,但前者對基隆港的重要性,可能還比後者對台中港的重要性來得高。
另一間規模更小的是就在南方澳漁港邊上的「春陽號小書房」,店主本身是南方澳在地媳婦,曾經透過多年採訪和文史調查,出版過一本《海海人生:南方澳媳婦的漁港見聞》,這間小書店本身就是店主將公公的舊漁船名作為書房店名,實際上書店裡有許多裝置器物,都是從「春陽號」漁船上拆卸下來的,包括漁船的舵輪、鐵鐘、浮球、魚鉤、船燈⋯⋯等等,可以說「春陽號」已從漁船化身成為一家書店,將它原本所具有的文化意義透過小書店繼續傳承下去。而今,「春陽號小書房」甚至可說是守護南方澳的代表性書店了。
(想想看,如果台灣每個大小港口都有間書店⋯⋯)
另外,成立至今已5年的「小間書菜」,位於宜蘭員山鄉深溝村,距離蘭陽溪不遠,雖然不是位在水邊,但是從它周遭多是阡陌縱橫的農田以及灌溉排水的溝圳來看,說它「離水很近」是絕無問題的,且它的特色正與當地的農業息息相關,不但店內有書亦有農產品,且推廣友善環境的食農理念,店主夫妻自己也都有耕作務農,且與週邊社區農家都有緊密連結。員山鄉本就是蘭陽平原的水源區,不僅有溪流及水圳,還有許多埤塘和湧泉,位於此地的「小間書菜」以之發展出來的特色放眼全台也是獨一無二的,一間開在農田裡的書店,能存活5年且還將繼續存在,怎麼看都是個書業奇蹟。
相形之下,開在台南運河邊上的二家獨立書店:「時之河」及「烏邦圖」,雖然相隔不遠,卻還是有不同的呈現。「時之河」書屋所在地是安平運河博物館的古蹟,早期是「安平海關」的建築,所以對於在地文史比較會有意識的呈現;「烏邦圖」則比較著重在運河景觀及具有現代感的空間氛圍的營造上,二家書店都新成立不久,相信假以時日,它們身在運河邊上的特色會各自發揮出來,再加以台南的古都與文化之名,影響力一定更甚於今日。
最特別的則是「蘇格澳底海洋書苑」,此店的前身是在清華大學裡的「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店主貓哥一向以熱血著稱,在「蘇格貓底」後期就因受「燦爛時光」書店的張正、廖雲章夫婦致力為東南亞移民工提供閱讀及其他相關需求的付出所感動,因之自己也打造了一輛「行動書車」,並且親自遠赴東南亞各國採購圖書,提供新住民免費借閱及資訊交流。
數月之前貓哥因租約到期而將「蘇格貓底」遷至貢寮的澳底海邊,並改名為「蘇格澳底海洋書苑」,繼續提供當地東南亞新住民生活所需及閱讀需求,所有二手衣物等物資都是他從網路上募集而來,看到這裡你可能會狐疑這樣的店如何生存?到底做的是什麼生意?用貓哥自己的話說:「蘇格澳底海洋書苑本是一間複合式的場域,現在這裡不僅是看護工持續借還書的圖書館,也成了越南、印尼和菲律賓漁工來讀書與交誼的中心」,而店內現有販售許多東南亞的食品雜貨,還有咖啡飲品,二、三、四樓還有民宿房間,以滿滿都是書的書架及藝術壁畫為主要裝潢,空間設計及氛圍都非常便利舒適,雖然遠在澳底,但是食宿都不成問題,甚至相當有質地,還未對外正式宣告營業就已有不少書友慕名前去,讓貓哥深具信心。
可能有讀者還要進一步問:那這跟「書店在水邊」有什麼關係?我得說,這關係可大了!貓哥在澳底,除了上面所說的事蹟以外,他還經常去海邊淨灘,有時甚至潛水至附近海域清理海底的舊漁網,聽貓哥說有不少海洋生物就喪生於這些舊漁網中,淨灘撿垃圾已經夠熱血,清理舊漁網救護海洋生命更可以偉大來形容了,而這些都是他自發的行為,雖然他不是一個人去做,他會號召新住民或當地的東南亞漁工一起行動,但這一組織起來力量就更大,貓哥的這些作為都讓「書店在水邊」這項特色的意義擴展到極致,任何人只要願意去一趟了解一下貓哥及「蘇格澳底海洋書苑」,一定會跟我一樣有此讚嘆:何以一間書店竟能做到這些?這些事情都與商業做生意的行為離得很遠很遠,很多是不求回饋也不可能有所回饋的,雖然「蘇格澳底海洋書苑」也已不是一般意義的書店了。
最後話說回來,難道現在的獨立書店都要做到這樣?當然是不可能,而這也是從「無論如河」、「春陽號」、「小間書菜」到「蘇格澳底」都如此特別的原因,每間書店找到自己的「個別解」之後做到極致,自然就獨一無二了;大書店連開在馬路邊的生意不好都可能無解,小書店開在水邊卻能夠有這些令人擊節讚嘆的表現,我們到底要如何衡量一間書店的價值?營業額嗎?
獨立書店已是台灣重要的文化景觀,不少人前仆後繼打造各式小而美的書屋;然而,一間間獨立書店走入歷史,卻又彰顯非主流文化生態的困境。無論如何,獨立書店已是觀察台灣文化活力的重要指標。
「獨立書店生與死」專欄邀請前「有河book」書店店主、友善書業合作社前理事主席686等人執筆,未來每月一篇在週末與讀者相見。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