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故事〉
自由攝影師曹雨昕今年6月底從柏林進入華沙,記錄烏波關口及難民後續的生活情況,後搭客運從烏西的利維夫(Lviv)一路向基輔(Kyiv)前進,並試著進入其他城市,在3個月的時間裡記錄了烏克蘭戰火下的日常面貌,提出自己第一手的觀察。
烏克蘭北部的古城車尼希夫(Chernihiv),位於俄軍由白羅斯入侵基輔的路線上,在俄烏戰爭初期受到嚴重破壞,軍民奮力抵抗,被授予「烏克蘭英雄城市」的稱號,也被稱為「基輔之盾」。近⽇,車尼希夫市長Vladyslav Atroshenko(Владислав Анатолійович Атрошенко)公開感謝台灣,在這樣困難的時期裡對於該城市的援助,⽽這些援助會直接⽤於當地教育及醫療機構的重建上,使這座城市能更快回到往⽇的⽣活。
在這座城市,⼀間醫院、⼀間學校和⼀間幼兒園的重建裡,包含著9,000公⾥外,來自台灣的心意。
走進車尼希夫第3醫院(Chernihiv City Hospital No. 3),院長暨主治醫⽣Yanhol Victor(Янголь Віктор)走過昏暗的長廊,身著簡單的醫⽣服,胸⼝掛著名牌,⽤低沈⽽親切的嗓⾳向我們打著招呼。
他提到在戰爭開始前幾天,⼈們仍不願相信這⼀切將會發⽣,他們試著正常⽣活,試著告訴⾃⼰⼀切都會好的。
當戰爭開始後,Victor立刻召集了所有的團隊,當天有將近400多名的病患和⼯作⼈員。在確保所有⼈的安全後,他們開始盤點資源,聯繫附近的分院,幫⼀些病情較輕微或已近痊癒的⼈們辦理出院,轉移所有病患到地下室的避難所,安置前來的⺠眾。⼀切都是來得那麼快,所有的決定都刻不容緩,那⼀刻起Victor所⾯對的不再只是病患,⽽是在這裡的所有⽣命。
每天早上5點,Victor便會起床開始巡視整間醫院,從庫房到出入⼝,再到廚房和地下室,他拎著⼿電筒,確保⼀切正常。到了9點,他會和醫⽣、護理師及所有⼯作⼈員⼀起開會,討論並確定當天的⼯作內容。在⼀整天的⼯作中,他都會帶著⼀頂⽩⾊的帽⼦,像是個⼩⼩的廚師帽,⼈們只要看⾒帽⼦就知道院長在附近,也比較能對現狀感到放⼼。直到晚上10點,在和技師確認⽔電等狀況,並和防衛醫院的⺠兵確認安全後,他會再巡視⼀遍醫院確保沒有燈光和異常後才回到辦公室裡休息。在被俄軍包圍的⼀個多⽉裡,Victor的每⼀天都在這樣的壓⼒下,沒有盡頭地度過。
「有吧,在⼀開始或許有害怕恐懼的情緒,擔⼼我⾃⼰,擔⼼我的家⼈,還有醫院裡的團隊和病⼈。但當我開始⼯作,開始聯絡、開會和追蹤最新的消息後,那些情緒就慢慢減少了。我要做的,就是盡我所能的拯救更多的⽣命。」
在俄軍撤離前,醫院內共有650多⼈,即使已經達到了最⼤承載量,每天仍有許多⺠眾前來尋求庇護,Victor只能優先選擇婦女和⼩孩,並盡量協助⼈們前往其他避難所。也由於當時⼈們不斷流動,醫院也必須在每天清點⼈數,確保每個⼈的安全。
在這段時期,⼈們不只要⾯對外在的危險和艱困的⽣活條件,還需要⾯對種種情緒,不安、恐懼和憤怒等充斥在整間醫院。Victor說,那⼀陣⼦他每天都試著講點笑話,⿎勵⺠眾,有時甚⾄需要⽤⼀些善意的謊⾔來讓⼈們安⼼。
「『溝通』在這段時間是尤為關鍵的。我們盡量保持正向的溝通,讓⼈們保持信⼼和希望,哪怕只是簡單幾句都是有助於⼈們紓解情緒的。」醫療⼈員們在這裡不只醫病,也要醫⼼。
3⽉13號,是Victor⽬前為⽌最難忘的⼀天──早上9點,⼀顆⾶彈落在了醫院⼤樓外的檢驗室,摧毀了整間部⾨。那⼀瞬間他腦中閃過了無數念頭。
「我第⼀個想法是有沒有⼈在裡⾯?有沒有⼈受傷?接下來還會發⽣什麼?」
幸運的是,就在前幾分鐘,⼀名醫⽣才帶著⼀名病⼈做完檢查離開,沒有造成任何傷亡。
他帶著我到了砲彈落下的地⽅,指著房梁圍成的天空。
「就是從這裡落下的。」滿地的瓦礫和儀器,倖存的牆⾯也已扭曲,痀僂著駝著搖搖欲墜的建築。
⽽⼀旁的松樹千瘡百孔,則是俄軍使⽤集束彈的結果。
在4⽉初,俄軍撤出的那幾天,或是洩憤,或是震攝,他們發動了比以往都還要強烈的攻勢。Victor⼀⽅⾯因為接收到撤離消息⽽感到安⼼,⼀⽅⾯⼜擔⼼這⼀切會不會都是假的,是不是俄軍根本沒有要撤出。在當時各種消息滿天⾶舞,眾⼈都成了⼀座座的孤島。
Victor最感謝的是他的團隊,從戰爭⼀開始,幾乎整個醫院的⼯作⼈員都堅守崗位,維持整間醫院的運作,即使在局勢最嚴峻時──當時俄軍切斷了電⼒、⽔源和暖氣等──他們仍盡⼒完成⾃⼰的⼯作,也讓Victor可以專⼼地整理各種資源,聯絡不同的組織以確保每個⼈都能活下去。
「這不是⼀個⼈,⽽是⼀個團隊,是所有⼈。」
現在最重要的⼯作是將檢驗室重建──由於毀損過於嚴重,已經沒有修補的可能,他們必須要將整個建物拆除後重建。⽬前他們已經準備開始清運,並計劃在冬天來臨前⾄少將建築外牆和屋頂完成,⽽主要的援助便是來⾃於台灣。
「我想在這裡感謝台灣。此時此刻,沒有這份比來⾃台灣更即時的幫助了。這些款項讓我們可以開始重建檢驗室,讓我們能更快幫助到更多的病⼈,謝謝所有台灣的⼈們。」
相較起醫院,學校和幼兒園所受到的損害較⼩。我們和第24學校(Chernihiv Secondary School of I-III Grades No. 24)的校長Doman Yurii(Доман Юрій)在他的辦公室⾒⾯。往學校的街道上,⼀間被砲彈貫穿房⼦靜靜在旁。
在3⽉初的時候,學校附近的區域遭受到了嚴重的砲擊,許多建築都嚴重毀損。當時約有80位⺠眾躲在學校的地下室,雖然學校本⾝並沒有受到砲擊,但強⼤的衝擊波和碎片震碎了外牆上所有的窗⼾,許多扇⾨都被彈⾶,造成不⼀的損壞。
在4⽉初情勢較為緩和後,陸陸續續有⺠眾回來,許多家長和校友都到校幫忙整理環境。Yurii表⽰因為有這麼多⼈來幫忙,才可以在短時間內將所有的廢棄物清除,並準備開始重建。
現在學校的當務之急,是修復所有的窗⼾,以及修繕庇護所──在這裡可以容納800多⼈。也只有在⼀切安全後,他們才能放⼼讓學⽣回來。
校⾨⼝放掛著⼀⾯烏克蘭的國旗,上⾯有著軍⼈們的簽名。Yurii表⽰這是他們的傳統,早在2014年,學校就⼀直有在幫助在烏東的軍⼈,組織並募集資源送往前線。
「這裡有許多⼈是從東部搬過來的,不論老師或是家長,他們都⼀直在付出,在幫助軍⼈們。」
走出學校⾨⼝,可以看到孩童在階梯上野餐,旁邊的公園也有著許多孩童在玩耍。
「他們都是附近的孩⼦,戰爭開始後他們便不再上學,我希望他們可以在不遠的將來回到學校。」Yurii瞇著眼看著他們。
「我要謝謝來⾃台灣的幫忙,很⾼興看到有這麼多⼈團結起來,和烏克蘭站在⼀起,這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在這個時刻,這⼀切顯得特別不同。」
第58幼兒園(Kindergarten No. 58)有著⼀個美麗的名字──森林裡的童話故事(Forest Fairytale,烏克蘭文Лісова Казка)。⼀走進去就能看到寬廣的遊樂區,每⼀塊區域都像是主題樂園般有著不同的風格和遊樂器材,⼀間間不同的教室散落在園區內,有些⾨⼝還擺放著老師和孩⼦⼀起編織的⼤型玩偶。
幼兒園所在的位置,位於車尼希夫市區的邊緣,是最近幾年才發展起來的社區。許多的年輕家庭都在這裡定居,是個充滿活⼒和歡笑的地⽅。
在3⽉12⽇凌晨,這個地區受到了強烈的砲擊,如同第24學校,雖然主建築沒有受到直接的轟炸,但窗⼾、屋頂和庭院等都受到了許多不⼀的損害。
園長Nataliia Prymakova(Наталія Примакова)帶著我們參觀了整間幼兒園,這裡的孩⼦從2歲到6歲都有,另外也有提供特殊教育的教室。Nataliia打開⼀間間的教室,從進⾨每個⼈的⼩櫥櫃,到午休室裡⼀張張的⼩床,圓桌上⼀張張⼩⼩的椅⼦,在空蕩蕩的空間顯得特別安靜。
「很難想像,這裡變得這麼安靜,本來這裡應該要充斥著孩⼦們的笑聲的。」在廚房裡,Nataliia看著⼀排排的餐具和杯⼦,有些出神。
「在這個時刻,沒有什麼能比我們更加感受到孩⼦們笑容的重要性,我們很感謝台灣的⽀持,將童年帶回給烏克蘭的孩⼦們。我們由衷地希望在台灣,⼈們都能在街道上聽到孩⼦們的歡笑聲,沒有悲傷,沒有淚⽔。謝謝台灣。」
走出幼兒園,在不遠處,⼀間燒得漆⿊的公寓正搭起了鷹架。
【歡迎影像專題投稿及提案】 請來信[email protected],若經採用將給予稿費或專案執行費。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