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努颱風雖未直接登陸,但外圍環流加上西南風,為台灣山區帶來驚人雨量,其中南投縣8月4日兩個測站單日雨量紀錄都創新高,仁愛測站達749毫米、廬山測站668毫米,加上5日降雨,2天累積雨量破千,超越2009年帶來巨災的莫拉克颱風紀錄;聯外道路台14線路基掏空中斷,土石流衝進住家、加油站、廬山溫泉飯店,首當其衝的霧社水庫塞滿漂流木和淤沙,淤積量超過70%。
國家文藝獎得主、長期以影像記錄環境變遷的柯金源,自1980年代就開始記錄颱風災害和山林變化。8月7日、8日,他第一時間趕到仁愛鄉,現場狀況讓他無語,佇立在台14線71、72公里附近,南豐村的中油加油站,再次被後方溪流的土石流所掩埋,狀況和2004年敏督利颱風、2008年辛樂克颱風一模一樣,而這已經是加油站第7次遭遇土石流。
2008年辛樂克颱風來襲,全國民眾透過鏡頭轉播,目睹廬山綺麗飯店與公主小妹飯店倒塌在塔羅灣溪水裡。這次,我們繼續跟著柯金源鏡頭,看到落盡繁華的廬山溫泉飯店再次遭遇土石流,地基掏空,遊客從消防架設的溜索上,滑過暴漲的塔羅灣溪脫困。
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40年來,氣象科學、防災系統長足進步,甚至連攝影器材都從底片走向數位,但這些地區還是發生同樣問題。柯金源感嘆地說,從3、40年的時間尺度來看,水最終還是走原來想走的路,攔砂壩、防水牆都阻擋不了,而沒有資源離開的人們,只能將土石流視作高風險的日常,一次又一次遭遇傷害和威脅。
透過這些影像,柯金源也想叩問,該如何協助他們避免重蹈覆徹?山高水急的島嶼,年年期盼颱風降下甘霖,風雨既帶來生,也帶來死,但台灣人常常忘記人定無法勝天,唯有水,不會忘記它走過的路。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