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傳真

張良一/黃魚、阿兵哥之後,後疫情觀光潮下的東莒
大人在大浦村的漁寮內上養雞學程,一位學員的孩子坐在門外的大臉盆上涼快涼快。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馬祖莒光鄉東莒島的面積只有2.64平方公里,島上有大坪、大浦、福正3個村落,常住人口不過300人左右。東莒是連江縣四鄉五島中,地理位置最南端的島嶼,距離熱鬧的連江縣政府所在的南竿島尚有50分鐘的船程,每天僅有3班船往返南竿,航班又常受天氣影響取消,然而,交通不便卻讓東莒保有許多馬祖已然消失的質樸與傳統。

東莒島小人稀,每遇有大事,不管是婚喪喜慶、廟會或是學校的畢業典禮,每每見到半數以上的島民暫時放下手邊工作去幫忙。東莒的金湛營造公司董事長林宏輝就說,婚、喪是島上大事,3個村的村民每一戶至少會派一人去幫忙,今天我幫你,明天家裡有事換你來幫我。這種相互幫忙的傳統,在東莒依舊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島實在太小了,每天總會在不同的地方遇到或許叫不出名字、卻一再出現的同樣面孔──東莒國小沒有小學畢業生的畢業典禮上,幼兒園唯一畢業生的家長,不就是在路上經常會遇到,騎機車巡工地的工程公司董事長?福正村鄭村長母親的喪禮上幫忙抬棺的,原來是楓樹林小吃店的老闆;在前往西莒的交通船上,坐在對面的公所員工,不就是幾天前在魚路古道上遇到,趁著大退潮到海邊挖小淡菜、佛手、蠑螺等螺貝的村民?

從一開始生疏地只能點頭致意,幾次碰面竟也變成朋友,甚至有機會參與他們的日常生活──晨昏農作、去碼頭釣鯷魚或是幫忙重建荒廢20多年的養雞場,這是行程匆匆的觀光客所感受不到的日常東莒。

20多年前國防部實施精實案裁撤駐軍,許多在東莒山巔海崖的營區變成養雞場、養鵝場或是養羊場,為數不少的動物生活其間,濃厚的廢墟感中竟也生機盎然。昔日是固若金湯地保衛家園,現在變成荒涼的軍事遺跡、但卻提供島民豐富的動物蛋白質來源。荒謬之中,也見證前線營區在裁軍之後的魔幻寫實。

今年受到COVID-19(又稱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國人無法出國旅行,就轉到花東或是離島旅遊,離島居民的日常生活受到衝擊,即便是偏遠的東莒島也一樣。

小吃店經常遊客滿座,好吃的國利豆花店來了一車又一車的旅遊團,留宿島上的遊客大聲唱歌、大口喝酒,夜裡也不得安寧!遊客一波波來到,居民把老屋改建民宿、或是另覓新地蓋民宿,繼黃魚、阿兵哥之後,觀光業為東莒再創另一波財富,不過也令人擔憂──東莒會不會步上極度觀光化與商業化的淡水、九份的後塵?尤其是後疫情時代,全民對離島進行「報復性」旅遊,對於仍保有農漁村文化且相對素樸的東莒,會出現不可逆的影響嗎?

Fill 1
張良一、疫情、東莒
繼黃魚與阿兵哥之後,觀光業為東莒居民帶來另一波財富,公部門也在東莒的福正海灘加緊建設的腳步,一根根的鋼筋從海灘竄起來。
Fill 1
張良一、疫情、東莒
東莒福正村的白馬尊王廟進行「補庫」(獻予村境神明金元寶,以充足神明的財庫)祭儀,一位村民在海灘燒金元寶。
Fill 1
張良一、疫情、東莒
東莒大浦Plus團隊正在重建島上荒廢已20多年的養雞場,負責帶領團隊養雞學程的李盈瑩等人正在清掃塵封20多年的雞舍。
Fill 1
張良一、疫情、東莒
Fill 1
張良一、疫情、東莒
馬祖離島曠野上或是廢棄軍營裡遊蕩的羊群,有人說是很久很久以前一位士官長養的羊所繁衍而出的,有人說是一對公羊母羊從飼主那邊脫逃,也有人說,是島上一家民宿業者所有的。無論如何,海涯之上矯健的羊群或是廢棄營區中低頭吃草的羊,總是島上一道吸引人的風景。
Fill 1
張良一、疫情、東莒
Fill 1
張良一、疫情、東莒
Fill 1
張良一、疫情、東莒
強妮是台南下營人,一年多前移居馬祖東莒,她和夥伴參與養雞場整改建,也採集島上的植物,她覺得這個島的資源非常豐富,可以讓她實踐之前在台北工作時無法做到的事,並且不斷激發出新的有趣想法。
Fill 1
張良一、疫情、東莒
婚喪喜慶一向是島上的大事,東莒福正村鄭村長的90多歲的母親喪禮,島上超過一半的男人、女人都暫時放下手邊的工作,來參加喪禮或者幫忙。東莒至今仍保有農、漁村社會相互幫忙的「換工」精神。
Fill 1
張良一、疫情、東莒
今年24歲的曹芷屏是馬祖東莒人,2年前在高雄念完大學後並沒有留在台灣工作,而是回到故鄉東莒,她很想為這個島做一點事,看看能不能改變什麼。圖為曹芷屏和大浦Plus團隊夥伴正在重建雞舍,她們合力將一個廢棄的木門搬上貨車。
Fill 1
張良一、疫情、東莒
Fill 1
張良一、疫情、東莒
Fill 1
張良一、疫情、東莒
左:西莒田沃村一處廢棄的活動中心內,屋頂的吊扇葉片因久未使用而垂落下來,時間在靜止的空間中彷彿融化了。 右:繼黃魚與阿兵哥之後,觀光業為東莒居民帶來另一波財富,許多居民將荒廢多年的房舍改建成民宿。
Fill 1
張良一、疫情、東莒
東莒神祕小海灘周遭的花崗岩地形景觀渾然天成,令人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開創組織永續經營之路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