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本文作者詹鈞智為國際體育運動志工交流協會理事長,曾5度到奧運現場觀賽,並於2004年雅典奧運、2016年里約奧運及2024年巴黎奧運三度擔任奧運志工,對奧運的文化與周邊活動有深度的觀察與了解。他在2012年倫敦奧運期間,首度參訪由各國自行開設的「國家館」(National House),藉奧運時機宣傳自身文化,與世界交朋友,是國內最早呼籲台灣可在奧運舉辦期間開設台灣館者。今年巴黎奧運台灣首度設立的國家館,作者二度前往,寫下他的體驗與建議。
2018年我曾寫過一篇文章,那是在2020東京奧運進入倒數兩年、COVID-19疫情爆發前,有一群人正發起奧運正名運動。文章是〈與其硬要台灣隊,不如來個台灣館〉,沒想到,2024年的巴黎奧運,我們真的有了台灣館。
不同於上次在奧運籌備階段,就為了正名問題吵得沸沸揚揚。這次奧運來到巴黎,或許近年台灣跟法國的關係不錯,不只在選手村外設置了膳食公寓及專屬的訓練中心,還在奧運期間參與了文化奧運(Cultural Olympiad)的活動,首次設立了National House:台灣館(Taiwan Pavilion)。
所謂National House,或稱為Hospitality House,是一些經費來源充足的國家,在奧運會期間,於奧運主辦城市內,短期租用一個空間設置臨時館,功能是提供該國選手、教練、VIP貴賓、僑民、遊客等各式服務,把該國相關的人聚集在此,通常也會對當地民眾與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宣傳自身文化,藉由奧林匹克運動會舉辦的機會,與世界交朋友。
除了由國家主導外,有部分的Hospitality House是由奧運贊助商或世界運動協會所規畫營運,如Oly House(世界奧運人協會)、Wrestling Hosue(世界角力總會)、Visa Team House(贊助商)、OMEGA House(贊助商)等。
這樣的臨時館,規模有大有小,提供的服務與活動也有所不同,有些僅開放給該國公民及邀請貴賓,有些則接受各國民眾免費或付費進場。
歷史最悠久的國家館為由荷蘭官方與贊助商海尼根合作的荷蘭館(Holland Heineken House, HHH),於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開始至今,2016年荷蘭館在里約的場館面積高達10萬平方呎,其中包含一座游泳池與39呎×23呎大螢幕電視;而2024年的巴黎,HHH更名為TeamNL House。
台灣自1984年以“Chinese Taipei”(TPE)之名重返奧運後,連續10屆直到東京奧運,未曾設置過National House。
National House(Hospitality House)初期設置的目的,是提供選手親友,與選手及教練碰面的地方(因為一般人無法進入選手村),後來則擴大服務,延伸出一些跨文化之交流活動。因House是由國家或民間出資,依據自身需求去洽談租借與規劃,所以通常會散落在主辦城市的各地區,他們並不在國際奧會與奧運組委會的管轄範圍。
但這次在巴黎,相關單位決定把位在巴黎東北方19區的維萊特公園(Parc de la Villette),規劃成一個國家園區(Nations Park),邀請有意籌備National House的單位集中設置於此,包含占地最大的法國館(Club France)、歷史最悠久的荷蘭館,而台灣館也在其中。
於是駐法國台北代表處與文化部抓住此機會,全力投入資源,積極規劃台灣館,陸續發布包含logo、演出藝人、節目內容等,想藉此機會讓國人感受到台灣在國際舞台上的努力與突破,也讓世界看見台灣。
原本這台灣館,不管背後經費是否有政府資源挹注,都可視為非官方的空間,自主性高,可避開兩岸敏感的名稱議題。但沒預料到的,或許是這個集合許多國家館之園區規劃得太好,國際奧會與巴黎奧運組委會決定,把整個公園納入奧運官方正式活動,換句話說,就是不能以“Taiwan”為名,得遵守奧會模式使用“Chinese Taipei”(TPE),只好更改logo、調整背板設計。台灣自行架設的中文版官網,還是自稱台灣館Taiwan Pavilion,但法文官網與現場地圖上,標示的其實都是Chinese Taipei Pavilion。
即使如此,官網上台灣館的介紹,是以呈現台灣展演藝術為主軸,共分為「自由之聲、島嶼風華、當代新藝、世界共融」4個主題,將邀請了22組表演團隊演出。展演場與舞台的設計,則以「電光舞臺」、「廟埕光場」、「辦桌慶典」、「寶島鬧臺」為靈感來發展,希望向國際觀眾傳達台灣的獨特魅力和多樣性,讓他們在文化奧運的盛會中,感受台灣的熱情與創造力。
這些文案內容,讓不論是在法國巴黎生活的台灣人,或是正要從台灣前往參與巴黎奧運的民眾都非常期待,幻想這裡就是台灣人奧運期間在巴黎的家。我也早早就安排好時間,一定要在觀賽與志工服務的空檔,抽空去朝聖。
或許是期待太高,先後兩次前往台灣館,結果卻是失望的。
第一次是7月29日,大約下午1點半抵達園區入口,依照地圖指示來到台灣館,結果發現大門是關閉的,要到傍晚5點才能入場(本來以為沒排節目的時間是會開放參觀),只好先去逛其他館。經過隔壁的巴西館,發現裡面有人在打沙灘排球,這讓我想起2016年去里約奧運時的海灘,還有不少人在排隊等進場。然後是哥倫比亞館,這裡人比較少,室內空間有吧檯區販售飲料與輕食,戶外則在樹蔭下設有大銀幕與桌椅,正轉播著奧運賽事,這氛圍讓我與同行友人決定坐下來點杯可樂,討論一下接下來幾天的行程。沒多久的時間,就遇到徽章收集愛好者主動來詢問,是否有徽章可以交換,然後我們聊了幾句,完成了一筆交易;可樂喝完,決定起身再去逛逛其他館。
接下來到了奧運贊助商的迪卡儂館,這裡規劃了好幾項體驗活動,包含戶外桌球、籃球、繩索滑降,也設置了一個賽事轉播區,中間大廣場據說整點會安排表演,旁邊還有一個室內的展示區,展示迪卡儂品牌的發展以及這次贊助的全套巴黎奧運志工服,另外還有一間虛擬實境與拍照的體驗室。隔壁是印度館,門口的白象與粉紅花象吸引了我,拍照後發現入場需要購票(5歐元,約新台幣180元),看錶覺得時間不太夠,差不多該回台灣館排隊,才能領到每日限量免費的紀念品。
回到台灣館加入排隊人龍,等了將近一小時,總算開門經安檢後入場,但現場沒看見工作人員有任何說明與指示,我因為事前已在群組得知可前往攤位拿免費贈品,於是在還沒搞清楚內部配置時,就趕緊跟著前面人潮腳步,去拿到了傳說中的「台灣LV」茄芷袋與徽章等紀念品;很快地這場次的限定贈品就被領完了。這時距離表演活動開始,還有一個半小時以上。
到背板處拍拍照,跟周邊的幾位台灣人交流聊了幾句,然後,我就不知道還能做什麼了!這裡沒有體驗區、沒有任何告示說明(比如介紹台灣歷史地理之類的),沒有轉播,沒有賣東西。幾個食物站,只有在發東西時才會打開;聽說晚點會發珍奶冰棒,還有台灣啤酒,都是要發放時才會開啟,發完布簾就會拉上,而這些資訊都是聽來的,現場並沒有預告。有個資訊站,放了個QR Code給大家掃,連上的是每日舞台表演的介紹;還有個Welcome的白色留言板,但差不多已經被寫滿了。我大概待了20分鐘,因為實在不知道還能幹嘛,又不想空等到晚上7點活動開始,加上住處比較遠,就決定先離開了,想說之後再找天過來看看。
後來因為志工服務與賽程衝突,好不容易排到另一個半天的空檔,決定二訪台灣館。這次沒有要領贈品,不需要這麼早到,於是我與朋友先去位在同園區的法國館參觀,這裡的入場券是5歐元(約新台幣180元),也是占地最大的一個館。
進到法國館,這裡分為室內與戶外,室內大多是這次巴黎奧運贊助商的展示空間,包含家樂福、安聯保險、LVMH集團、法國電力公司等等,各攤位幾乎都運用了虛擬實境3D的技術,設計一些可以與民眾互動的體驗,簡單說就是希望把你留下來認識他們企業,以及他們為巴黎奧運做了什麼。
戶外區則是提供給法國各運動單項協會表現的地方,各協會從介紹該運動的歷史、器具的演進,到實際體驗活動等,就像是在逛一場運動博覽會,不管是你熟悉的運動,還是完全沒接觸過的,都可以在這過程中有所學習,甚至因此而想更進一步認識它。一晃眼,我在法國館竟然待了3個小時,才依依不捨地離開前往台灣館。
有了上次等待的經驗,這次我刻意在晚上7點後才來到台灣館,穿著原住民服飾的DJ與鼓手正在台上表演,台下有一些人圍著圓桌,或站或坐地欣賞;背景銀幕並沒有什麼說明,DJ沒說話、也沒其他主持人,我觀察著現場,有群非台灣人面孔的外國人,似乎想要跟著音樂舞動,但跳沒幾下,發現周圍的人似乎沒有要一起動的氛圍,於是動作就慢了下來;也看到一些人可能聽到音樂好奇走進來,但發現好像沒什麼有趣的活動,繞了一圈就出去了。我不知道現場的工作人員是否有注意到這狀況?若有,主辦方對於這現象的態度又是如何?還是說這時段的表演其實只是主秀的過場,並不是那麼重要?
我繼續站著聽了一會兒,然後看了一下節目單,下個節目要晚上8點才開始,想到還要這樣再待40分鐘,突然覺得有點累了,還是早點回去休息,隔天還有行程要走,就這樣結束了我的第二次台灣館行程。
兩次到訪台灣館,總停留時間不超過50分鐘,深深覺得可能是企劃與執行團隊,第一次在奧運這樣的時空背景下,缺乏營運國家館的經驗;感覺這裡的定位不明,不知道到底是想吸引在巴黎的台灣人前來同樂?還是想藉機讓對台灣有興趣或有緣的外國人更認識台灣?又或者是兩者都有想?
官宣一直對外宣稱,奧運期間台灣館大大提升了台灣的可見度,讓世界看見台灣,是國際舞台之一大突破;但我兩次現場的觀察,卻看外國人走進來,待沒15分鐘就出去,感覺許多安排比較偏向台灣人自嗨──這裡說的台灣人包含在台灣的關注者與在現場的出席者。
自嗨的國家館其實也沒有不好,就像美國館、英國館,收費很高,鎖定與服務的對象,就是該國相對應的國民與貴賓,其他國家的人不太會去;但若願意買票進去,會是完整體驗美式Team USA、英式Team GB的氛圍與精神。
或許有人質疑我根本還沒看到台灣館的精華演出,但其實我已經特地去了兩趟,但兩次都讓我有不知道要幹嘛,不如歸去的念頭;我知道這次安排的許多表演者都是一時之選,表演也肯定精彩,但奧運期間的國家館,到底該長什麼樣子,怎麼樣才是最能讓世人更認識、更親近、更友善台灣的,我想是有些討論空間。
我整理了以下5點建議,希望相關單位參考,期待在下屆2028洛杉磯奧運時,能有個更好的台灣館。
1. 增設體驗區
我發現歐美人士很喜歡親身執行的小活動,透過體驗來認識新事物,若是能親子同樂更好。台灣館應該不是只是網路上互傳可以來「拿免費贈品」的地方,是不是可以有一些互動的體驗小遊戲,過關才發贈品,而不是只靠提早來排隊;排隊闖關的過程,可有看板、圖文或動畫等的介紹,不會讓參觀者只是進來繞一圈就走,也不應只有表演時間才精彩值得停留,這都是能多認識一點台灣的方式。闖關遊戲可考慮安排一些台灣拿手甚至發明的國球體驗(如:棒球、木球、巧固球⋯⋯)。
2. 販售食物、飲料、紀念品
大多數的國家館,都會販售一些具該國特色的食物、飲料或紀念品,這樣做不一定是為了回收建置成本,而是讓有興趣更深入交流與認同這個館的人,提供延續服務的機會。雖然現場販售會有金流與稅法問題,但其他國家館做得到,台灣沒道理不能解決,重點是這樣做能有效留客,有機會創造更多的台灣之友,該做的事即使麻煩也應該去執行。
3. 安排奧運轉播
聚集一群人,一起在奧運城市,看開閉幕或一場重要的比賽,會是個共同的難忘回憶。現場轉播權不會是大問題,在於覺得這件事有沒有需要。
4. 現役或退役奧運選手見面會
可與國家代表隊敲時間,邀請比完賽有意願的選手前來台灣館;或安排退役的奧運選手現身,並適時公告之,讓民眾有機會近距離與選手互動(如:這次巴黎奧運官方的冠軍公園[Champion Park])。
5. 製作台灣歷史、地理、文化介紹看板
可跨部門串聯台灣史博館、觀光局等單位,製作適合外國人迅速認識台灣之歷史/地理/文化看板,安放在台灣館外牆,讓經過的民眾即使沒入館,也能自行參閱(如台灣四面環海、擁有268座3,000公尺高山,或展示齊柏林看見台灣系列照片⋯⋯)。
★延伸收聽:〈每四年學一個新語言,從雅典到巴黎追奧運20年,台灣志工的幕後觀察與吉祥物博物館〉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