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問題愈演愈烈,從學術研究的立場來觀察,台灣民眾如何看待相關爭議呢?疫情發展如何改變他們對防疫的看法?疫苗又如何影響民眾對政府的信任?民眾的黨派立場有無影響對疫苗廠牌的偏好?
台大政治系教授張佑宗團隊在5月22日至31日間結合Facebook大數據與即時網路問卷調查後發現,台灣民眾雖因染疫風險增加而提高疫苗接種意願,對於疫苗生產國的偏好,卻較半年前有顯著的差異,而對疫苗廠牌的偏好,則依黨派立場而有所不同。在講求科學防疫的當下,這個現象對於防疫並無助益。以下是此次研究的背景、發現與結論,希望提供各界參考。
從5月15日後國內疫情升溫,確診與死亡人數節節攀升。「COVID-19(又稱武漢肺炎、新冠肺炎)」一詞從去年(2020)熱門但未有切身感覺的議題,一躍成為近在咫尺的迫切危機。此波COVID-19疫情的傳染速度超乎預期,讓國人對新冠疫苗的關注度大增,特別同期間看到從去年底受疫情嚴重肆虐的國家,開始大規模施打疫苗後,疫情有下降趨勢,部分國家開始解封,因而感受落差巨大。
去年底國內東洋藥品想取得由德國新興生技公司BioNTech(簡稱BNT)與輝瑞藥廠(Pfizer)合作研製之BNT疫苗的授權代理,最終破局一事最近又浮上檯面。由於BNT疫苗保護力高達95%,與莫德納疫苗並列為目前防護效力最高的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 RNA, mRNA)疫苗,相對之下AZ疫苗效力約80%,因此出現許多批評政府未能成功採購BNT疫苗的聲浪。最近國內政商名人,包括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孫文學校校長張亞中等人,表態願協助政府採購BNT疫苗,再度引發關注。
有人則質疑中國上海復星醫藥集團在BNT一案中的角色,強調該公司作為此疫苗在大中華區的總代理,將矮化我國政府在採購合約中的地位,舉出該公司與BNT於去年12月簽署的供應合約中,包含引進疫苗原劑在中國當地裝瓶,若台灣採購的BNT疫苗來自此供貨管道,無疑將國人健康至於潛在敵國掌控下。同時,政府採購的莫德納疫苗第一批15萬劑終於在5月28日運抵台灣,這批疫苗如同5月底的及時雨,緩解國內對疫苗的饑渴,持上述觀點者認為,採購莫德納疫苗優於引進有政治風險的BNT疫苗,指控國內特定人士為迎合中國意欲,藉由BNT疫苗的供應對台行統戰之實。一時之間兩款效力相似的救命藥劑充滿濃濃的政治味,不同黨派陣營相互攻訐彼此的立場。
對於疫苗相關議題,本文團隊結合Facebook大數據與即時網路問卷調查,對民眾意向做出剖析。
我們使用Facebook數據洞察工具CrowdTangle的粉絲專頁趨勢看板,搭配自寫之爬蟲程式,就5月22日至31日間,5,194個粉絲專頁上共40,264篇粉專貼文提到「疫苗」的貼文進行分析比對,標註社團之藍綠黨派屬性並分析其貼文之正負情緒比(PN值),共得出701篇來自泛藍社群的貼文及1,725篇泛綠社群的貼文。
整體來說粉絲頁對於「疫苗」這個議題的討論正負情緒起伏大致相同(表1),但會隨著粉絲頁的藍綠立場而呈現差異。表2則顯示偏綠的粉絲頁對疫苗的正向討論明顯比較多,而泛藍在莫德納運抵台灣當日的正面情緒貼文略增,但旋即恢復主打疫苗議題,情緒轉為負面。
對於莫德納疫苗,我們使用「Moderna」、「莫德納」、「默德納」等不同名稱擷取貼文,可從表3發現,直至5月28日第一批莫德納疫苗抵台前,討論量相對較少;抵台當日引發一陣討論,之後熱度急降。然而從表4的正負值比例看來,藍綠對於此款已被國外認可具高防護力的疫苗皆是褒大於貶,未呈現藍綠對決的感覺。
在對BNT疫苗的討論上,研究團隊使用包含「BNT」、「輝瑞」、「復星」、「復必泰」等關鍵詞進一步篩選,發現Facebook上對BNT的討論在5月27日達到高峰,當28日莫德納運抵台灣後,討論熱度下降,但負面貼文的比例卻持續升高(表5),無論藍綠粉絲頁皆如此(表6)。可能原因為綠營強調BNT是中國疫苗,而藍營批評綠營不給進口,使兩陣營的論述皆呈現負面。
最後,Facebook社群上對於國產疫苗相關貼文的正負面情緒隨著疫情惡化皆有逐漸升溫的趨勢(表7),但在5月29日疫苗採購合約公布後,藍營粉絲頁對國產疫苗議題的負面發言劇增,致正負比下降幅度較綠營粉絲群為高(表8)。
這些藍綠粉專在網路空間中針對疫苗議題的表態,是否反映一般人的想法呢?對此,我們藉由全國性網路問卷來進行實測。
我們使用自建之線上網路問卷平台於5月29日至30日間對全台年滿18歲的公民實施線上自願樣本調查(opt-in online surveys),共收集到1,040位有效樣本的回應,居住地涵蓋全台縣市(除台東縣以外),雖然各縣市樣本數未能完全反映縣市人口所占全國的比例,但也能初步窺探台灣民意的走向。
本次調查的部分結果,對比去年底所進行的類似調查(有效樣本918人),發現民眾對個人防疫措施的看法在過去半年間有極大的改變。
首先,隨著疫情的惡化,回答「願意」(49.5%)及「非常願意」(40%)接種疫苗的民眾較去年底大幅增加了,其中尤以「非常願意」者增加幅度最高(表9),顯見台灣民眾對疫苗愈來愈有急迫心態。
同時,調查結果亦顯示,民眾在眾多疫苗中最偏好接種的是莫德納疫苗,其次則為近期引發熱議的BNT疫苗,此與我們使用Facebook大數據的分析結果相符。從表11可見,在表達不願意接種疫苗的樣本中,最大比例的理由為「擔心副作用」(55%)。
在此次疫苗爭議中,即便部分團體嘗試將BNT疫苗描述為中國製造甚至「中國疫苗」,在表12針對三款主要外國疫苗(莫德納、BNT、AZ)詢問來源國的題組中,近半數的樣本能正確勾選出三款疫苗的來源國,未被傳聞所誤導。
當疫情升溫、疫苗卻短缺的情況下,民眾的不滿顯示在其對各級政府首長抗疫表現的評價。
中央政府首長首當其衝,在1至10分的尺度上,總統蔡英文及衛福部部長陳時中分別僅獲得4.69和5.96分。地方首長中,目前疫情最嚴重的雙北市長得分偏高,領先多數疫情較輕微的縣市(表13)。可見在民眾眼中,累積確診數並非他們評判地方首長抗疫表現的唯一指標。
若民眾對疫苗本身及疫苗接種的態度轉趨正面,那對疫苗廠牌的偏好,是否如Facebook數據分析所透露的結果,存在民眾黨派立場的差異呢?我們使用支援向量機(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納入樣本的「政黨傾向」及「對總統蔡英文的評價」兩項特徵值(features),對樣本在表11上半部的問題回應中所透露的疫苗廠牌偏好進行分類。表14的分類結果顯示,儘管莫德納疫苗的效用獲得藍綠支持者的普遍肯定,偏好接種莫德納疫苗的樣本大致集中於分類向量空間的對角線右上方,具有政黨傾向偏綠且較肯定蔡英文總統防疫表現兩項特質,而偏好接種BNT或其他廠牌疫苗者則集中於分類向量空間的左下方,代表政黨傾向較偏藍並對蔡英文總統的防疫表現評價較低。
更讓人意外的發現是,在控制樣本的教育程度、年齡、性別、婚姻狀況等條件下,以三元勝算對數模型(trinomial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就樣本的政黨傾向對疫苗廠牌的偏好做效用估測,研究團隊發現當樣本的政黨傾向由藍轉綠時,其對疫苗的偏好將從BNT往莫德納或其他廠牌移動(表15),分別增加68%及54%的勝算(odds);反之,當樣本的政黨傾向由綠轉藍時,其對疫苗的偏好將從莫德納或其他廠牌往BNT移動(表16),分別減少40%及35%的勝算。顯見在這場疫苗之爭中,許多民眾已將自己的政黨傾向投射於各自政黨所擁護的疫苗廠牌。
疫苗獲取政策的本質,在於取得有效的反疫藥劑,對尚未染疫的民眾施打,防堵疫情擴散。無奈台灣當前藍綠對立的政治氛圍,使疫苗的研發與採購沾染濃厚的政治色彩,前面所示的調查結果顯示,即便台灣民眾因染疫風險增加而提高疫苗接種意願,他們對於疫苗生產國的偏好較半年前有著顯著的差異,而對疫苗廠牌的偏好則依黨派立場而有所不同。在國產疫苗仍存有不確定性的前提下,對國產疫苗原有諸多期盼的民眾轉為偏好經實測驗證的外國疫苗,實為一種避險的合理行為。相反的,儘管莫德納的效用獲得藍綠兩派民眾的普遍認可,但在黨派立場的大旗下,民眾對疫苗廠牌的偏好卻呈現出藍-BNT/綠-莫德納的分野,在講求科學防疫的當下,此現象絕非吾人所樂見。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