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之疫──新型冠狀病毒風暴

防疫搶時效、更搶有效

【全球疫苗競速關鍵】8種疫苗比一比,台灣競爭潛力在哪裡?
中研院基因體中心研究員馬徹醣蛋白疫苗研究團隊實驗室。(攝影/許𦱀倩)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前往專題

COVID-19(又稱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爆發3個多月,已席捲全球逾150個國家和地區,全球病例已超越中國病例,歐盟27國甚至將首次全面關閉邊境30天,疫苗,是這場世紀之疫減害終極武器。

全球疫苗競速下,勝敗的關鍵是什麼?疫苗快速產製,潛藏的風險又是什麼?《報導者》採訪台灣國衛院、中研院多個疫苗研發團隊,介紹各種疫苗研發的方式與特性,剖析台灣疫苗競爭的限制和潛力。

美國首支COVID-19疫苗注入人體,台灣也傳佳音

在美國,COVID-19全球第一支疫苗已注入人體內。在台灣,中研院團隊也傳出了奈米疫苗在動物前測出現明顯效果的佳音。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與主攻mRNA疫苗的美國麻州生技廠Moderna Therapeutics合作下,開發的「mRNA-1273」疫苗,3月3日正式啟動,預計將招收45名健康成人,展開第一期人體試驗,17日已出現首批測試者,4名志願者實際接種了疫苗,但是否有抗體反應,至少要數月的觀察,目標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問世,一旦成功,可望成為人類史上最快研發的疫苗;另家美國生物製藥公司Inovio Pharmaceuticals的「 INO-4800」DNA疫苗,也預計4月進行臨床試驗。此外,包括英國葛蘭素史克藥廠(GlaxoSmithKline, GSK)德國生技公司CureVac AG中國疫苗機構都投入疫苗研發行列。

Fill 1
疫苗、台灣
疫情延燒下,全球多家生技公司和研究單位相繼投身疫苗研發工作。台灣中研院生醫所副研究員胡哲銘團隊,也鎖定奈米疫苗進行研發。(攝影/蔡耀徵)

台灣的疫苗研發,也傳來好消息。

3月11日,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胡哲銘團隊開發的COVID-19奈米疫苗,挑選出新型冠狀病毒表面的蛋白質抗原,在動物前期測試中也有顯著效果,抗原打進老鼠身上兩週後,已經觀察到大量抗體產生,顯見篩選出的蛋白質抗原,具有特異性,有成為候選疫苗的潛力。接下來,團隊即將要用真正的病毒來感染老鼠進行研究,4月也將進入病毒中和與動物試驗。

台灣疫苗國家隊在2月7日啟動後,國衛院宣布同時投入胜肽、DNA、重組病毒、次單位4種疫苗研發,期待2個月內能在老鼠身上看到免疫效果,6月初選定最佳候選疫苗。其中胜肽疫苗,也已進入老鼠抗體的測試階段;DNA疫苗同樣已打在老鼠身上觀察免疫反應。

老鼠當前鋒,國衛院研發ACE2基因轉殖小鼠

2月16日,高端疫苗生技公司公告,與美國國衛院(NIH)簽訂合約,將取得美國國衛院開發COVID-19候選疫苗及相關生物材料,並將選擇在台灣進行動物試驗。高端在台合作的單位是台灣的國衛院,國衛院也著手開發候選疫苗的重要王牌──「ACE2基因轉殖小鼠」。 

無論疫苗、藥物篩檢,最重要的一關是必須先可以進行動物試驗;動物試驗的前提,就是讓小鼠先能成功感染COVID-19的新型冠狀病毒。

病毒要感染人體細胞,都要開啟細胞受體才能做到。由於 COVID-19和SARS,都屬於冠狀病毒,研究也顯示,兩者都由同一把鑰匙「ACE2」受體進入人體細胞。國衛院副院長司徒惠康表示, SARS爆發當時,台灣還來不及準備該動物,疫情就趨緩,這幾年則沒特別準備,不過以台灣目前技術,要產生這種小鼠並不困難。

司徒惠康解釋,COVID-19爆發後,《自然》期刊(Nature)的研究證實,此次新冠病毒也是由ACE2受體進入人體細胞,「ACE2基因轉殖小鼠」,就是讓小鼠身上建立一個帶有人類ACE2受體的病毒通道,未來疫苗或新藥試驗和篩檢,才能在小鼠測試、證明有沒有效。

對此,國衛院院長梁賡義已指示該院自行產製這種基因轉殖鼠,如此一來,小鼠不用自國外引進,國內得以自行掌握資源。

Fill 1
疫苗、國衛院、台灣
國衛院院長梁賡義已指示自行產製開發候選疫苗的重要王牌「ACE2基因轉殖老鼠」。(攝影/許𦱀倩)
4大類、8種疫苗比一比,COVID-19適用嗎?

疫苗的原理,是讓免疫系統在真正遭遇病原體前,就事先產生記憶細胞,一旦病原體出現時,就能產生有力的免疫反應。1950年代後,疫苗便是打擊大規模流行傳染病最終的策略,但疫苗製作與時俱進,從早年減毒、去毒疫苗後,現在使用基因工程、材料工程,甚至不需要用到真病毒,只要取得基因序列、合成蛋白質等,就可以製造疫苗。因此,在1月11日,中國公布此次新冠病毒基因全序列後,各國疫苗團隊就動起來。

COVID-19是1918年西班牙流感後最快速造成全球大流行的疫情,搶時效開發疫苗,各國在資金、法令都開大門,也讓一些尚在研究階段的新興疫苗加速推進。以美國NIH與麻州生技廠合作、已經在人體上試測的「mRNA-1273」為例,這類mRNA疫苗過去從未真正使用在人體身上。

「mRNA做最大的優點就是它的速度非常地快,一旦病毒的序列定下來了,就可以立即把這個序列變成一個疫苗,速度上是大概所有疫苗平台裡面最快的。不過目前從來沒有mRNA疫苗的驗證和研究,還有許多的未知,打入人體後能產生多少免疫力?抗體足不足以和病毒中和?因為RNA很容易被一些酵素破壞,保存上也較困難,還是需要觀察,」胡哲銘說。

搶時效、更要拼有效,各種疫苗特性不同,各個研究團隊以自己最擅長和熟悉的方式,多管齊下。我們整理4大類、8種主要疫苗,逐一分析:

第1類:整個病原體當抗原,製作風險較大

這類疫苗分為減毒疫苗和死毒疫苗。

常規接種的水痘疫苗、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MMR)疫苗都屬減毒疫苗,以致病力低的病原載體培養後送入體內,讓人體產生類似「輕微自然感染」的免疫反應。特點是可持續刺激免疫系統,免疫力通常維持較久;但少數情況下病原體可能突變,產生致病風險。

這類疫苗的製程需要大量病原體,用在傳播率、致死率高的疾病身上風險太高,研究者及接種者,都有可能因為病毒去活化不完全而遭感染。對傳染性極高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各國團隊未選擇此種方式。

三合一疫苗
即白喉/百日咳/破傷風疫苗。
、日本腦炎疫苗、三價不活化流感疫苗,同樣是以整個病原體當作抗原材料,但屬於病原體已殺死的死毒疫苗,相對減毒疫苗來說危險性較低,卻未必能形成有效免疫力,可能需要追加接種。3月6日中國官方宣布的5種疫苗研發平台中,亦有包含死毒疫苗選項
中國稱「滅活疫苗」。
,已進入動物實驗,測試疫苗毒理和有效性。
第2類:病原體零件當抗原,安全性較佳

所謂「次單位疫苗」和「合成胜肽疫苗」均為此類。

B型肝炎疫苗、嗜血性B型桿菌疫苗及肺炎鏈球菌疫苗,都屬「次單位疫苗」,透過分子生物學或化學方法,純化出最關鍵、能引發適當免疫反應的「病原體部分結構」,例如蛋白質或是多醣體來作為抗原。這種疫苗不具感染性,能避開病原體不必要的毒素,移除妨礙有效性的物質,不過未必能產生正確的免疫記憶。

胜肽疫苗是以胜肽
短鏈的胺基酸。
誘發抗體反應,以這次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為例,其為RNA病毒,整個核酸長度約3萬個鹼基,各基因區段會對應產生不同蛋白質。因此,當病毒基因序列定序完成,就可以人工合成出胺基酸和胜肽,過程不需活病毒,製備過程快速,也是國衛院目前研發速度最快的一支疫苗。這類疫苗研發關鍵在於找到抗原性最佳、最能產生有效抗體的胜肽片段。
第3類:重組病毒、類病毒,免疫不全者較不適合

所謂「重組病毒疫苗」和「類病毒顆粒疫苗」均為此類。

「重組病毒疫苗」就是把病毒的抗原,在另一個弱感染性病毒(例如牛痘病毒、腺病毒)的殼上表現,不僅可以產生抗體,也可以釣出「殺手T細胞」;由於病毒本身感染性不強,不致對人產生很大危害,但免疫不全的人就較不適用。

這同樣是國衛院鎖定研發的疫苗種類之一。國衛院副院長司徒惠康解釋,這是拿比較不毒的病毒當載體,放入2019新型冠狀病毒抗原基因,如此一來這個病毒不太有致病性,但有抗原性,製備門檻雖比胜肽複雜,不過也預期有不錯的免疫刺激能力。中國方面,目前則鎖定腺病毒、減毒流感病毒來作為載體研發。

另一種「類病毒顆粒疫苗」,則類似像「空包彈」,只有病毒空殼,以及有病毒的蛋白質顆粒,但不具遺傳物質,在人體內無法複製,安全性高,其類病毒結構能誘發免疫反應。HPV疫苗屬於這類疫苗,由人類乳突病毒的類病毒顆粒所製成。

第4類:核酸疫苗,製造速度最快

所謂「DNA 疫苗」和「mRNA疫苗」均為核酸疫苗。

核酸疫苗的好處在於,只要知道基因序列就可以展開製作,製備速度相對快速。DNA疫苗的原理是把抗原的DNA質體
染色體外可自行複製的環狀分子。
打到動物體內,在細胞內自行轉錄、轉譯出蛋白質,純化容易、製備相對快速,不過風險則在於DNA有和人體基因結合的風險。國衛院目前也正開發DNA疫苗,司徒惠康解釋,此做法除了誘發抗體免疫反應外,也因DNA進到體內要有「抗原呈現」過程,因此有機會誘發毒殺性T淋巴細胞反應。美國Inovio Pharmaceuticals的「 INO-4800」也屬DNA疫苗,目前正製備3,000劑,預計4月在美國30位健康志願者身上進行臨床試驗。

目前進度最快、最受矚目的當屬美國公司Moderna研發的mRNA疫苗,亦屬核酸疫苗,但進一步省去轉錄的步驟,直接在人體中轉譯出蛋白質,期望可以比DNA疫苗更加安全。不過mRNA疫苗容易被胞外核糖核酸酶降解掉,可能影響有效性。

Fill 1
疫苗、國衛院、台灣
台灣國衛院已同時投入胜肽、DNA、重組病毒、次單位4種疫苗研發,期待2個月內能在老鼠身上看到免疫效果,6月初選定最佳候選疫苗。圖為國衛院副院長司徒惠康。(攝影/許𦱀倩)
搶時效、更搶有效,台灣機會在哪裡?

全世界最厲害的科學家都知道,要根本預防傳染病就做疫苗,但它潛藏的風險是,保護力夠不夠?持不持久?安全性有沒有問題?

「像登革熱共有4型,感染不同型別會還有『抗體依賴性免疫加強反應』(antibody dependent enhancement, ADE),感染第1種型別時產生的抗體,第2型別再次侵入時,有點認識卻無法清除,反而會加速感染,所以登革熱一直無法有好的疫苗,」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研究員馬徹指出,「因為過去從來沒有一種冠狀病毒疫苗,這次2019新型冠狀病毒會有什麼特性或風險?沒有人知道。不一定每種病毒都能夠成功研發出有效且安全的疫苗。」

甚至流感疫苗也曾傳出,以雞胚胎培養病毒時,有毒的蛋白質序列HA,產生變異的問題。所以即便常規疫苗,也持續在改良和進步。

這次美國以國家力量支持,法規配合、資金到位,罕見動物試驗、一期人體試驗同步展開,縮短產製時間,以超速方式進行。但台灣亦有關鍵技術,如果COVID-19成為常態性流行病,仍有未來性的發展。

台灣競爭潛力1:全球專利的奈米疫苗

2016年,胡哲銘研發世界首支MERS奈米疫苗,並與美國德州大學醫學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Medical Branch)P4實驗室合作進行老鼠的動物試驗,老鼠接種疫苗再感染致命的MERS病毒後,保護力達百分之百。這個把工業材料上的奈米技術、運用到疫苗生物科技上,台灣是世界第一個,也取得多國專利。

MERS和COVID-19,都屬於冠狀病毒,胡哲銘團隊研究有了MERS的基礎,也讓這次研究不必從零開始。他並擔任這次國內跨部會合作平台疫苗組的召集人,疫苗動物前測也率先出了好消息,打進老鼠身上兩週後,抗體產生十分顯著。

他的關鍵技術是透過奈米粒子製程技術,做出具有蛋白質冠表面的「假病毒外殼」空包彈,再把篩檢特異性的病毒抗原,以油水分離原理注入假病毒殼裡、配合強效佐劑
指疫苗中可協助誘發、延長、或增強免疫反應的物質。
,最後打入人體誘發並加強免疫反應。

胡哲銘解釋,奈米疫苗的難度在,不只要找特異性強的抗原,還有讓它的片段「大小適中」。

因為「抗原的大小」會影響免疫反應,抗原太長、太大,可能發生「抗體依賴性免疫加強反應」(ADE),不僅無法中和病毒,反而使得病毒感染的狀況變得更嚴重;抗原太小,又容易被身體免疫系統給忽略。

該實驗室研發的奈米疫苗,就透過「雙乳化法」,將抗原縮短至最關鍵、可和細胞結合的地方,並用生物材料加以包覆高量抗原,做出類似病毒大小(約100奈米)、足以被免疫系統辨識的殼。一旦這樣的奈米疫苗成功被免疫細胞攔截,就能誘發、強化免疫反應。先前的實驗結果亦顯示,MERS疫苗在小鼠體內產生的抗體長達300天,也有效強化「殺手細胞」T細胞。

胡哲銘2008年投入奈米粒子材料工程,因為另一半台大獸醫系副教授陳慧文正是鑽研冠狀病毒的專家,胡哲銘受太座影響、投入病毒研究,冠狀病毒奈米疫苗,是兩人共同努力的「結晶」。不過MERS在2015年的爆發後,疫情趨緩、也多半集中在零星地區,全球關注逐漸下降,疫苗商品化也變得更加困難。但當時累積的經驗,讓胡哲銘得以銜接到COVID-19上,也將有跨國合作及技轉計畫。

台灣競爭潛力2:醣蛋白廣效性疫苗
Fill 1
疫苗、台灣
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研究員馬徹,2019年發表了成功開發新式的單醣流感疫苗,目前帶領團隊投入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究。(攝影/許𦱀倩)

中研院第二個祕密武器,是醣蛋白疫苗。

前院長翁啟惠是世界醣分子領域的權威,因對複雜的多醣體和醣蛋白的合成有原創性的貢獻,而獲諾貝爾獎前哨的「沃爾夫化學獎」。其團隊成員、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研究員馬徹,去年才發表成功開發新式的單醣流感疫苗,目前也投入了2019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研究。

「我知道這個(COVID-19)病毒基因序列就馬上下訂單,」馬徹回想基因序列公布時,中國疫情正爆發且遇上春節假期,當時全世界科學家都設法下訂單合成基因,當時他耗資約新台幣10幾萬元,以急件方式輾轉收到貨。

病毒的基因,是開啟研究的重要基礎材料。馬徹的目標,是要在收到基因後,合成出冠狀病毒表面的S蛋白(spike protein),這個S蛋白也不僅是釣抗體的重要材料,也是未來疫苗設計的關鍵。馬徹在拿到合成基因後,就帶領研究助理陳亭樺、博士後研究員陳曉蕊、硏究生羅婕玲全心投入,完成S蛋白的合成目前正由中研院基因體中心研究員林國儀、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黃冠穎接力,以醣蛋白作為抗原,嘗試從患者的白血球裡面,釣出能中和該抗原最好的B細胞及抗體。當這部分完成後,未來可以進一步做細胞感染的驗證和小鼠動物模型,觀察抗體打到小鼠體內後,是否就不會被感染。

醣蛋白疫苗的競爭優勢在於,可以應付病毒變異、成為廣效性疫苗。而廣效性疫苗,是疫苗開發的明日之星。

馬徹與翁啟惠團隊開發的「單醣流感疫苗」,不只在老鼠身上發現防禦效果比傳統流感疫苗提升約3至4倍,也發現小鼠產生廣效免疫反應。馬徹解釋,WHO通常每年4月預測該年流行的流感病毒序列,並在10、11月製出疫苗,但因為流感病毒全球傳播,基因序列可能突變,每年都要重新公布、廠商重新製造,一旦猜錯盛行的流感序列,保護力便會打折扣;醣蛋白單醣化技術,有潛力能改善這種病毒表面蛋白分子變異、使得疫苗無效的窘境。

馬徹解釋,病毒套膜上有「醣蛋白」,即蛋白質的表面上有很多醣分子,而流感病毒最主要的醣蛋白叫HA
Hemagglutinin,即血球凝集素。
,是病毒抓住宿主的關鍵,該團隊將HA上成串的醣分子拿掉,露出較多的蛋白質,只留下一個醣分子維持結構穩定,讓共同部分被免疫系統辨識,誘發較好抗體,「第一個它本來被醣擋住的時候,免疫系統不容易辨識。第二,它被擋住的地方,通常相似度比較高。」

目前該團隊也已合成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醣蛋白,提供其他團隊做血清研究,當未來可以大量產生醣蛋白後,也預計將流感疫苗研發經驗,套用到COVID-19疫苗研發工作上。

疫苗研發挑戰:資金、疫情的穩定性

雖然從SARS、MERS到COVID-19,本世紀重要新興傳染病,都屬於冠狀病毒,但迄今還沒有一支冠狀病毒疫苗問世。疫苗開發的最大困境是:疫情消失了,就沒有病人可以進行測試;沒有疫情,也沒有經費支持,研究更無以為繼。

2003年爆發的SARS曾啟動疫苗研發,儘管通過了第1期臨床試驗,測試劑量對人體無害,不過隨著SARS疫情快速消失,也就沒有患者,相關研究進程在臨床試驗第2期中斷。後來的MERS,2012、2015年分別在中東、韓國有兩次主要爆發,同樣啟動了疫苗研發工作,也是隨著疫情減緩,全球關注度降低,欠缺動機持續推動。

胡哲銘坦言,疫苗研發充滿不確定性,不但曠日費時也花費大量資源,國際上普遍也會遇到資金問題。對此,如流行病防範創新聯盟(Coalition for Epidemic Preparedness Innovations, CEPI)、比爾暨梅琳達蓋茲基金會(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等單位會提供基金支持科學家長期進行研究,針對新興突發疫情,就有快速應變的可能。這次最早在進行人體測試的mRNA疫苗開發公司Moderna,就是受到CEPI的資助。

馬徹也指出,在疾病預防、科學研發上,美國具備「國防」觀點和考量。他以一家同樣製備醣蛋白疫苗的公司為例,原本要倒閉的公司在美國國防高等研究計劃署(DARPA)的支持下,得以持續進行研究,「他們國防部會去支持這種沒有市場的東西,萬一有危急的時候,有東西可以用,這種平常是不會賣錢的。」

此次,台灣COVID-19疫情控制頻受國際稱許,不過,病例少、對研究的展開卻相對「困難」,至少疫苗的臨床試驗就不可能在台灣進行。

「國際合作、接軌絕對有其必要,畢竟疫苗研發動輒花上10幾億元,沒疫情時也需持續維持研究能量,」胡哲銘強調,台灣一定要找到方法,讓國際機構了解台灣疫苗研發特色所在,找出有何地方是國外平台做不出來、但值得試驗的,這樣才能在未來進入臨床試驗時,能在對的地方進行測試,有足夠的市場去支持疫苗的研發。

後續與迴響

(2020.4.2更新)

中研院成功合成重要材料「S蛋白」

COVID-19疫情爆發後,台灣各大學研單位都動起來,「研發國家隊」儼然成形,其中「開放科學」(open science)的實踐被認為是此次疫情能量匯集關鍵,科學家透過共享研發材料、資訊等方式,加速抗疫進程。3月31日,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研究員馬徹表示,該實驗室已經成功合成COVID-19研究的重要材料「S蛋白」,是研發疫苗、快篩試劑和抗體檢測、甚至治療的重要材料,該實驗室在可承受量能範圍內,無償提供國內學研單位申請使用。

不管是快篩、抗體或疫苗研究,理解新冠病毒(SARS-CoV-2)結構和作用機制都是研究首要關鍵。馬徹解釋,新冠病毒一大特徵是表面有刺突蛋白(S蛋白, spike protein),該蛋白質作為抗原會引發人體免疫反應,可釣出抗體加以中和COVID-19的新冠病毒。

S蛋白是這次專家研究快篩、抗體、疫苗的重要材料,科學家在缺乏真正病毒的情況下,可先製造出S蛋白的基因序列片段,再透過基因工程、細胞培養的方式加以合成。中國疫情爆發後,馬徹實驗室在第一時間向基因合成公司下訂單,著手S蛋白合成作業,日前不僅已將合成、萃取出的醣蛋白材料提供給合作夥伴,也希望基於開放科學的精神,提供國內有需要的研究者。

馬徹舉例,S蛋白是研究單株抗體、疫苗非常重要的材料。未來若能找到良好的單株抗體,緊急時可用於治療重症病患;而他自己也正綜合過去開發「流感單醣化疫苗」的經驗,嘗試開發具廣效性疫苗潛力的「單醣化新冠肺炎疫苗」。

S蛋白經純度、結構、抗體分析,並透過「人類細胞」培養
馬徹表示,該團隊合成的S蛋白,透過「蛋白質電泳」分析後,可觀察到良好純度,蛋白質分子量也在預期範圍內。他解釋,一個S蛋白「單體」分子量約200kDa
千道爾頓,一種分子量單位,常用於描述蛋白質。
,由於病毒棘蛋白是以三個相同分子化合而成的「三聚體」呈現,團隊可透過水溶液加以檢查,也確實觀察到分子量約為3倍、600多kDa。

此外,在中研院冷凍電子顯微鏡中心的大力協助之下,團隊檢查該蛋白質結構,也確實發現呈三聚體,在顯微鏡下接近三角形,其3D結構也與國外已公布的蛋白質結構有一定相似度。

第三道把關則是同時用患者血清抗體、SARS病毒單株抗體進行測試。馬徹表示,他與長庚醫院黃冠穎醫師合作,透過英國合作研究者提供的SARS時期單株抗體CR3022,還有中研院生醫所研究員林宜玲提供的COVID-19患者血清,來檢驗S蛋白能否被辨識,實驗結果也確認:合成的S蛋白,能成功被辨識。

除此之外,這次馬徹實驗室團隊合成的S蛋白,是透過實驗室常用的人類細胞株「HEK 293」來合成,馬徹強調,如此好處是做出來的S蛋白有「人類細胞的醣化」,能模擬真正病毒在人體的醣化反應。雖然S蛋白也可以購得,但多數都是透過「昆蟲細胞」加以合成,產量雖高,但若要進行醣化相關實驗,昆蟲細胞可能就較不適合。

昆蟲細胞培養的蛋白質,一般來說100微克市價約新台幣16,000元,而馬徹團隊這次的材料是人類細胞,預計對每個申請對象無償提供50微克。馬徹也說,人類細胞培養出的蛋白質也具一定技術門檻和成本,市面上應該買不到。

「開放科學」精神,盼助力防疫

目前,在實驗室成員的協助下,團隊需要用一個多星期的時間合成,以每1公升的細胞培養,可產生約500微克的醣蛋白,如果按團隊規劃的分讓標準,可提供約10組申請額度,截至4月1日已有4個團隊聯繫。

COVID-19疫情爆發後,中研院院長廖俊智2月13日就宣布響應「開放科學」,成立「國內學研單位COVID-19合作平台」,旗下13子平台涵蓋病毒培養、檢體、病毒分讓、檢測、老藥新用、關鍵材料供應、智慧財產權、抗體、小分子合成、疫苗、抗原、動物模式、社會倫理與法律等面向,目標讓國內學研單位共享研究材料和資訊,透過分進合擊方式來加速研發進程。

馬徹表示,這次全球面臨嚴峻疫情考驗,每個研究者其實各有所長,他希望至少從院內開始響應「開放科學」精神,他也觀察到美國同樣有單位已進行研究材料的無償分讓,「這時候如果可以不要關起門來自己做自己的,或許可以讓這樣的研究進展地快一點。」

「大家在搶時間,不求回報,不要求什麼,如果大家都樂意分享,也不要管誰先成功,反正能分享就分享,」馬徹表示。

索引
美國首支COVID-19疫苗注入人體,台灣也傳佳音
4大類、8種疫苗比一比,COVID-19適用嗎?
搶時效、更搶有效,台灣機會在哪裡?
疫苗研發挑戰:資金、疫情的穩定性
後續與迴響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台灣授權條款釋出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開創組織永續經營之路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