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20──人間.疫象

|劍橋|

獨立媒體人黃貞貞:我同時看見了最驚駭的英國、與最美好的英國
黃貞貞,獨立媒體人,53歲。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前往專題

「這一年我體悟人生無常,珍惜與理解生活中的美好與不安,除了樂觀,更需要智慧與勇氣。」

因為工作,我踏上了異鄉的生活,也改變了我人生的軌跡。在倫敦生活、工作了15年,從沒想過,一場世紀大疫,讓我重新認識它。我看見了幾近類戰爭的狀態,連一袋衛生紙都成奢求;也看見了英國的長者面對危機從容以對,展現的人生智慧,並感受到這個社會互相扶持的溫暖。 

2005年我服務於《中央社》,被派任為倫敦特派員,這是我第二個派駐海外的工作。與1997年在紐約分社記者的工作相比,駐倫敦的挑戰更大,除了英國的文化、思維與工作步調和美國不同,我必須擔起所有採訪策劃、執行、寫作、拍照,因媒體生態的變化,甚至後期還有影音採訪的重任。

在紐約我多數時間專注財經新聞、華爾街動向。在倫敦我的關注層面擴大,從政治、經濟、體育、藝文、生活時尚等各種新聞都需要涉獵,這期間,我目睹與採訪了倫敦地鐵恐怖攻擊、金融危機、倫敦奧運、蘇格蘭獨立公投英國脫歐、數次大選,採訪溫布頓網球賽、威廉王子大婚、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登基60週年等重要事件。

在倫敦我看到世界級的藝術文化,打開了我的視野、豐富了我的人生,我也在這裡與另一半相遇。英國,成了我第二個故鄉。2017年我離開《中央社》成為獨立媒體人,也在多家媒體撰寫英國觀察,並成立「透視英國面面觀UK Watch」粉絲專頁和部落格,分享我熱愛的英國藝術文化資訊,原本計劃2020年春天推出倫敦導覽行程,因為COVID-19(又稱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計畫被迫暫時停擺。 

首相沉浸於脫歐後的政治紅利,失去對病毒的警覺
Fill 1
戴口罩的英國婦女推著嬰兒車,走過一面首相強生的看板。(攝影/AFP/Oli Scarff)
戴口罩的英國婦女推著嬰兒車,走過一面首相強生的看板。(攝影/AFP/Oli Scarff)

2020年初當歐陸國家陸續傳出疫情消息,英國政府絲毫沒有警戒,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對自己推動的英國脫歐終於正式生效,沉浸在政治地位穩固的歡愉裡。

過去10年,保守黨刪減國民保健署(National Health Service, NHS)預算,即使期間衛生部的緊急事件演習顯示,公立醫院裡的個人防護設備(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PPE)等用品存量不足,脫歐造成來自海外的醫護人員大量離職,欠缺危機意識的強生政府,並未及早研擬因應計畫;當疫情在英國爆發,醫護人力短缺,口罩、PPE及病人迫切需要的呼吸器嚴重缺乏,也不令人意外。

諷刺的是,行事不拘小節的強生,未切實遵守社交距離,去年3月底感染COVID-19,被送往醫院治療。出院後他坦言自己險些喪命,由衷感謝日夜照顧他的兩名來自紐西蘭和葡萄牙的護理師。

這段生死交關的經歷,雖然讓強生對COVID-19的致命性有了深刻體會,但並未使他更有效處理後續的疫情──他沒有採納專家及早封城的建議,結果延誤關鍵因應措施,造成更多無辜民眾喪命。

疫情在英國爆發的初期,資訊相當混亂,例如防疫最基本的口罩,不僅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懷疑它的功效,英國政府也未要求民眾配戴,不少西方人排斥戴口罩,認為只有重症者才需要戴。當在英國的亞洲民眾為了自身安全配戴口罩搭乘大眾運輸,遭遇歧視、甚至被霸凌,直到現在,疫情造成超過10萬人死亡,仍有人拒戴口罩。

即便感染,臉色不到慘綠、上不了救護車 

NHS一直是英國的驕傲,只是疫情期間各醫院內的床位奇缺,僅能收治重症病人,悲歌四起。我的一名定居英國多年的台灣友人,平日健康狀況良好,因感染COVID-19,病情一度危急,長達48小時久咳無法入睡,呼叫救護車求助仍無法前往醫院就醫,理由竟是「除非你的臉色慘綠(發紺)」,友人只有忍著劇咳,在家等待病程好轉,所幸最後順利康復。疫情之下,在英國,即便感染COVID-19,也無法保證一定能就醫。

我的另一位高齡鄰居,疑似在健身房染疫,同樣只能依NHS建議,在家吃退燒藥,搭配自身的免疫力對抗病毒。接連聽聞染疫但無法就醫的案例,我提醒自己,提高警覺加強防疫,並著手準備退燒藥品,到藥房買藥時,發現藥品也出現搶購潮。 

隨著感染與死亡人數增加,強生終於宣布(2020年)3月23日開始封城,除了超市、藥房等販賣重要物資的商店,一律關閉,民眾可以出門購買食物、藥品,除非必要,一律在家工作。

因為先生在劍橋大學任教,封城期間我們倆在劍橋一同防疫。返家時,在國王火車站(King’s Cross)等候火車,過往大批遊客排隊等拍照的哈利波特九又四分之三月台,空無一物,一片寂靜。哈利波特的魔法,也擋不住COVID-19的襲擊。

封城開始不久,有一天我的右下後排的牙齒突然劇痛,原以為可能因為火氣大引起,過兩天會好轉,沒想到痛到無法好好入睡,不得已打電話到英國牙醫診所求助。女牙醫很細心地詢問我的症狀,研判可能是牙神經出了問題,但是她無法提供治療服務,因為政府下令所有牙科診所一律不能營業,她私下告訴我:「主要是因為沒有PPE,所以不能看診。」

這位女牙醫建議我試試劍橋唯一仍能提供治療的NHS牙醫診所。我打電話到NHS牙醫診所,值班的牙醫也告訴我,因為疫情關係,無法讓我前往就診,但他同意我的請求,開抗生素藥處方籤給我。先生帶著我到NHS醫院領取藥單,門口貼著一張不得擅自進入的公告,我只好再打電話聯繫護理師,才順利拿到了處方籤。平常極為簡單的看牙醫,在疫情之下卻是困難重重。

衛生紙成戰備物資,買到一包竟全店「掌聲鼓勵」
Fill 1
封城令一出,作者附近超市裡的衛生紙被搶購一空。(圖片提供/黃貞貞)
封城令一出,作者附近超市裡的衛生紙被搶購一空。(圖片提供/黃貞貞)

隨著封城令而來的,是我從來不曾想像過會發生在英國的景象:超市裡擠滿人潮,基本物資義大利麵、麵粉、衛生紙、甚至罐頭與冷凍食品,都被搶購一空,連一袋衛生紙,都如同戰備物資般難以取得。 

由於衛生紙沒有其他替代品,家中存量有限,數次前往超市購買都落空。超市員工建議,上午6點半開門前提早排隊,較有機會買到。3月的倫敦天氣仍相當陰冷,出門必須穿厚衣禦寒,我6點起床、快速梳洗後立刻趕到超市外排隊。這是我人生第一次起大早搶衛生紙,抵達時,不少年長者已在門外卡位,待超市開門營業入內,架上的衛生紙已被秒殺。一旁的華裔女子除了失望還有憤怒,對著我說:「現在才6點40分,一卷衛生紙都沒有,太離譜了!」

語畢,她轉頭問我要不要一起去另一家大型的超市試試「運氣」,她願意讓我搭便車,當時心中無限感激。 

抵達大超市的停車場約是7點10分,車位幾乎已停滿,我們快速進入店內的衛生紙區,發現已空無一物,難以置信!詢問店經理何時補貨?經理沒有時間表。

未久,店內超買各種物資的客人「釋出」購物車內放不下的衛生紙,店經理高舉衛生紙,拉著嗓門問「有誰需要衛生紙?」我和同行的善心女子連忙應答,終於各自拿到一包(共9卷)衛生紙。從經理手中拿到衛生紙時,現場其他客人熱烈鼓掌表達恭賀,令人啼笑皆非。

排隊結帳時目睹不少人購物車內食物和用品堆積如山,也看到因為買不到生活必需品表情落寞無助的人,恐慌無疑使人失去了理性。雖然政府呼籲民眾不要搶購,但無法平息亂象。一名NHS的護理師在社群媒體上傳一段影片,講述自己下班後到超市,買不到可以果腹的食物,飢餓與疲累使她悲從中來,聲淚俱下,請大家不要再瘋狂搶購食物,看了不禁鼻酸。

4月初起,那些大量屯積食物的人,開始丢棄吃不完、甚至根本沒打開的食物,自私與貪婪至此,令人痛心,不禁疑惑,我認識的那個講究禮貌的英國社會,去哪裡了? 

漫長封城禁令之下有失控,也有光輝
Fill 1
去年英國首次解封時,倫敦市中心知名的攝政街懸掛感謝抗疫英雄的布條。(圖片提供/黃貞貞)
去年英國首次解封時,倫敦市中心知名的攝政街懸掛感謝抗疫英雄的布條。(圖片提供/黃貞貞)

和義大利與法國等歐陸國家嚴格規定封城時民眾不得任意外出相比,英國政府允許民眾每天出門運動一次,是疫情下唯一放風的時間。我們很珍惜每一個呼吸新鮮空氣的機會,隨著天氣逐漸好轉,公園及社區鄰居的花園百花盛開,格外迷人,拜疫情之賜,這是我們首次放慢腳步,欣賞生活中的一草一木。 

有人問:「一天只能出門一次運動,政府如何掌控民眾不會『逾矩』呢?」我的觀察是,多數民眾遵守政府規定,政府也信任民眾不會違規,不過守法的情況在之後第二及第三次封城,出現很大變化。因為封城時間過長,民眾對居家防疫失去耐心,有人偷偷舉辦上百人到場觀禮的婚禮,甚至300人的地下音樂趴,被鄰居舉報、遭警察查禁或罰款,疫情對守法的英國人是個不小的考驗。

但在這些失序之下,有一天,我見一位高齡鄰居正在整理她前院怒放的各式花卉,行經時我和她打招呼、並盛讚她的花開的很美,她告訴我們,這是她有記憶以來最棒的春天。這使我對悲淒的疫情,有了不同的感受。疫情給大自然喘息復甦的良機,人類也應藉此深思,面對氣候變遷問題,該如何愛護我們的環境。最壞的時代,也可能是最好的時代。 

3月底,一位荷蘭出生的倫敦居民安妮瑪麗・帕爾斯(Annemarie Pals)發起每週四晚上8點,為辛勞的NHS醫護人員鼓掌的活動,受到全國各地民眾熱烈迴響。我們和鄰居準時站在各自的家門口用力鼓掌,還有人手上拿著鍋子和鏟子敲打助陣,街坊鄰居藉著這個機會相互問候,社區裡也有很多家庭在自家窗戶玻璃上貼出代表希望、支持NHS的彩虹手繪圖,這場疫情意外凝聚了大家的感情。

Fill 1
封城期間,英國政府允許民眾每天出門運動一次,是疫情下唯一放風的時間。圖為劍橋的康河。(圖片提供/黃貞貞)
封城期間,英國政府允許民眾每天出門運動一次,是疫情下唯一放風的時間。圖為劍橋的康河。(圖片提供/黃貞貞)

封城數月期間,我原本的採訪工作不是暫停、就是移到線上進行。先生任教的劍橋大學,教學與研究工作模式也大大改變,所有授課內容必須自行錄製,完成後上傳,供學生下載觀看,備課的時間比過去直接在課堂上講授,至少增加一倍以上。

先生執教與研究的領域是生物化學,過去都是在實驗室面對面教學生親手做實驗,學生有問題可以馬上解答。疫情下,只能透過自製的教學影片分享,沒有實做,很難掌握學生的學習成效;學生要消化一連串沒有參與的實驗產生的數據,寫報告、甚至參加考試,也是另一種挑戰。虛擬學習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卻是疫情期間最好的安全學習之道。 

長時間居家學習,除了教學上的種種考驗,學生也因缺乏人際互動,可能出現情緒障礙問題。尤其這些來自全英國、乃至世界最拔尖的學生,競爭性強、自我要求高,校方對此十分重視,在疫情期間加強主動關懷,提供必要的輔導,確保學生身心健康。要成功防疫,智商與情商缺一不可。 

疫情裡的小確幸:大英博物館看展終於「清幽」
Fill 1
2020年8月底大英博物館重新開放參觀,平日人潮眾多的大中庭,因館方限制人數,少見的清幽。(圖片提供/黃貞貞)
2020年8月底大英博物館重新開放參觀,平日人潮眾多的大中庭,因館方限制人數,少見的清幽。(圖片提供/黃貞貞)

英國第一波封城,多數民眾認真遵守規定居家防疫,疫情一度好轉。首相宣布(2020年)7月4日起民眾可以出國旅遊,家人可以互訪團聚,餐飲業者及商家只要做好符合要求的防疫措施即可營業,關閉多時的博物館和美術館也終於可以對外開放,這是一年來我最大的安慰。 

倫敦除了世界三大博物館之一的大英博物館,還有許多國家級的博物館和美術館,常態性展覽大多可以免費進場(特展需另外收費),這在其他國家實為罕見,我佩服英國政府主張與全人類無私分享優質藝術文化的胸懷。在疫情爆發前,只要是開放時間可以隨時進場欣賞精緻的藝術品,全年更有無數的世界級展覽,倫敦不僅是藝術也是文創之都,能在這個獨特的城市生活,真是十分幸運。我也一直透過書寫,與藝文愛好者分享倫敦豐沛的藝術資源,我深信,美好的藝術文化必能提升生活的品質,豐富心靈。 

位在市中心的倫敦國家美術館,過去在大戰期間不僅未曾關閉,甚至在午餐時間舉辦音樂會,撫慰大眾心靈,2020年卻因COVID-19疫情首次暫停開放,睽違100多天才重啟營運。雖然因為疫情,必須事先訂票才能看常態展出的畫作,收費的特展也有參觀人數限制,但能重返館內欣賞畫作,內心充滿感動,乾涸的心靈終於可以得到優質藝術的慰藉,在美術館裡格外珍惜與藝術品共處的每一刻。

不論科技如何先進,線上欣賞藝術展品或演出無法取代現場觀看的體驗。大英博物館因藏品眾多,需要較多時間準備,直到8月底才重新開放,僅部分展廳開放參觀,也嚴格限制人數,確保社交距離。但這也是多年來,我第一次能近距離不受蜂擁人潮阻擋,仔細欣賞大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羅賽塔石碑(Rosetta Stone)」,算是疫情下的小確幸。 

返台探望病危父親,安全的台灣如平行時空

去年夏秋,倫敦市中心人潮回籠,生活看似逐漸回復正常,民眾對病毒失去警戒,社交距離成耳邊風,已有專家呼籲政府進行短暫封城,防止疫情擴大;但直到11月初政府才進行第二次封城,英國再度進入慌亂失度。

11月中旬,台灣家人來電告知家父病危,我急著安排返台,決定選擇航班較多的阿聯酋航空,卻遇上該公司客服人員錯誤告知我「必須有PCR核酸檢驗報告才能上機」的烏龍(註)
台灣政府是自12月1日才開始要求需有PCR核酸檢驗報告。
。結果我不僅行程因此被迫延後,另外必須再花220英鎊(約新台幣8,400元)做檢測,因為航空公司不接受NHS的檢測報告,四處急尋找不到可以馬上做檢測的單位,心急如焚下懇請友人協助,才得以即時取得「PCR陰性」的檢測報告。結果到機場辦理登機手續時,阿聯酋的員工竟表示,當時的我根本不需要準備檢測報告。 

更讓我膽顫心驚的是,在倫敦飛往杜拜的班機,有很多前往阿聯酋度假的旅客,其中不少人不遵守規定,未戴口罩、也未保持社交距離,雖然我全程佩戴N95口罩,全副武裝搭機,心理壓力很大。 

因家父在澎湖三總醫院住院,依規定我必須先在防疫旅館隔離14天後才能前往探視,這是我人生中最漫長的等待。返抵台灣後,看到出色的防疫使得台灣的生活幾乎一切如常,和英國的封城生活相較,彷彿是平行時空,讓我感受到久違的「安心」。

探望父親後返回英國,又進入疫情緊張的國度,漫長的旅程,從裝備到行動,都要認真準備與模擬。英國的疫情何時能緩解,還無人可以解答,正在火速進行的疫苗接種計畫,為疫情結束帶來希望,期待解封之日的到來。

2020這一年,讓我更體悟了人生的無常,了解珍惜當下與生活中各種美好人事物的重要,面對不確定的未來,除了正面樂觀學習自我調整,我們還需要一些智慧與勇氣。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台灣授權條款釋出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開創組織永續經營之路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