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現場 X 晃晃書店】
從《月桃本事》丶《部落書寫體–針路》,到今年新出版的《山中祖靈線–uway籐》,卡塔文化工作室跟著布農族縱橫大山、跟著卑南族的竹籐工藝師在平原移動,嚴謹而踏實地田野訪查,與博物館、專家學者、部落耆老、資深工藝師合作,逐步把傳統在生活裡的一步一步重現,最後集結而成。
其實東部的獨立出版品不只卡塔文化,還有巴喜告部落桃源國小鄭漢文校長主編的《布農族植物文化:解開布農族植物密碼》、《布農族鳥類文化》,一串小米工作室Savi Takisvilainan蘇美琅校長寫的《成為Bunun:布農族的童年及養育》等。
特別一提的是鄭漢文校長,他不是原住民,卻堅持在台東的原住民偏鄉國小任教。鄭校長曾在達悟族朗島國小任教3年,在排灣族為主的新興國小任教12年,一直到現在布農族的桃源國小,他知道漢人思維的教育方式在部落學校裡所帶來的衝突和問題,於是帶著孩子「回頭認識自己」去認同自己的文化族群。而從小生長在部落的Savi Takisvilainan蘇美琅校長,在《成為Bunun:布農族的童年及養育》寫道:「我期望回到最原初的布農族孩童之成長、學習,和布農族社會的思維與價值。期盼能提供布農族學校執行民族教育時的參考,也期盼本書能如一盞明燈引導教師的教學。」
像這類非主流且以原住民思維所撰寫的書籍,讀者少、印量少(可能只有500或1,000本),普遍成本高也可能沒什麼利潤,因而沒法像一般書籍鋪貨在一般通路及網路書店。因為認同他們的出版理念和使命感,所以身為在地的晃晃書店會主動詢問並協助後續書籍的銷售,但是大量訂單湧入時,其實也是挑戰著沒什麼人力的小書店。
先來說說通常客人是怎麼跟晃晃訂書?
一直以來,透過小書店買書的朋友大都是不嫌麻煩、喜歡互動式,用Facebook留言、私訊、或來信Email、也有人加LINE和打電話,訂購的方式來自四面八方且希望能即時回覆,一來一往的過程裡,某些狀況常常只有我知道,所以書店隨時會準備記事本,手寫記錄,將訂購人姓名、書名、地址、郵寄方式,一筆一筆書寫下來,如果沒法立即處理,其他同事翻看記事本也能看到手寫紀錄。
如果是開放網路預購下單,大概是用Google表單轉成Excel後,再一個個回傳訂單通知匯款。也會有人要改單、取消,或是隔三日或一週還沒有收到匯款得再次提醒,一直提醒到匯款為止。寄書前還要細心一點,再次和訂購人確認,因為有人想用「店到店」(白天工作沒人在家)但門市是那一間?自取、郵寄或使用宅配的指定收件時間⋯⋯越是貼心為訂購人著想,越是複雜。光寫到這邊,是不是覺得處理訂書非常地瑣碎?何況書店除了訂書外,還有開店時的找書推薦、講座活動前置和執行、文稿及企畫案要寫、還有市集及其他合作⋯⋯。
很慶幸的,因為在台東開了這樣一家書店,因而認識了這一群用寫作出版、用引導閱讀、用傳統工藝等方式,一起牽著孩子的手,陪伴他們走一段成長旅程,讓他們成為真正的「自己」,而書店也用專業的能力協助銷售出貨,各司其職;讓更多讀者看見這些美好的出版品,已是我們責無旁貸的任務了。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