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書摘

邊界以外,都市未達──社子島的再領域化想像及掙扎
2023年9月27日,自北投遠眺社子島與遠方的新北市。(攝影/楊子磊)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精選書摘】

本文為《城中一座島:築堤逐水、徵土爭權,社子島開發與臺灣的都市計畫》推薦序,經春山出版授權刊登,標題與文內小標經《報導者》編輯所改寫。

外界看來破敗、待開發的社子島,有著哪些你所不知道的面貌?社子島的開發案為何引發大規模反彈?

社子島是台北市一方特殊的區域。南面淡水河,遠眺蘆洲;北面基隆河,對望關渡,這裡曾是大台北地區重要的蔬菜產地,一條主幹道通往台北市中心。社子島掛著首都的門牌,但又如都市的異地,保有農田、水道、船屋、工廠、宮廟與低矮失修的房屋。對許多人來說,社子島一直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

位於兩河間沙洲,社子島被劃作不宜高強度開發的「洪泛區」,1970年以來的「禁限建」政策,使居民無法自由修繕或增改建房屋。愈發破落的建築,激起的是更積極的改變呼聲,然而「發展」在每個人心中有不同的樣貌。50年來輪番上任的政治人物提出各種開發計畫,從「色情專業區」、「海上遊樂區」、「河濱之春」、「台北曼哈頓」到「生態社子島」計畫,無一不是將這片首都僅餘超過300公頃的土地極盡經濟利用,而忽視了在地居民、地方文化與自然環境條件。

都市計畫可以保留文化底蘊與地方紋理嗎?透過社子島與國外案例的對照,本書期望擴大對於「發展」的想像,並思考:台灣需要什麼樣的都市計畫?

我對社子島產生好奇和興趣,嚴格說可回推20多年前,我走訪台北市文化地景研究計畫的田野,經常騎摩托車繞著淡水河東岸、新店溪北岸的盆地轉,偌大版圖中最令我驚異的其實是都市實體逐漸被邊界溶解的關渡、洲美、社子島一帶;甚至,邊界本身也在農耕漁撈的生產景象和聚落星羅棋布的地景中變得難以辨識──除了,隔開都市與河水的防洪牆。

當時,跨過洲美水岸上空、俯瞰社子島和關渡平原的洲美快速道路正在興築,眼見都市速度憑空掠過,那些表象安逸的田園風貌隱隱然潛伏著可感知的張力,彷彿在某種都市前緣,草根野放的地方精靈終將面迎騁馳速度的馴服者。尤其是社子島,既朝四方的水域匍伏蔓延,又似凍結於時間之河的浮船,顯現出迥異於其他承載城市歷史之「都市島」,如巴黎西堤島(Île de la Cité)柏林博物館島(Museumsinsel)大阪中之島等的空間性格,卻以其粗獷的原生地景回應都市島的哲學命題。

被「島化」的都市島

島是一種特殊的地景形態,與環繞島周邊的物理環境有清楚(但不一定是固定)的邊界。島的尺度差異極大,有時人在島上,邊界無從感知,生存/生活久了,「島」的認知可能僅是一種提醒,或意識形態;但當島可被身體經驗量度,無論就視覺或步行或漁耕或時間的維度,島的實存被人集體的拓墾、棲居、掙扎與路徑銘刻出記憶和意義。但島更經常被島外的人疏離隔絕,所謂isolated,被「島化」的狀態,借用傅柯(Michel Foucault)漂流之船的比喻,可能同時兼具了最極端的封閉與最開放的自由。

「都市島」的複合字義指涉了另一種表意系統,甚至從特定觀點,都市本身就是一座島。以台北為例,究竟社子島、芝山岩、中興橋下無人居之島、帝寶、天龍國、台北盆地熱島,何者更接近都市島的想像?社子島被認知為一座「都市」島,相當程度是因為台北市行政範疇及都市計畫版圖的人為劃定,但在島的「都市化」過程中,卻因防洪的考量延擱了相關的現代化都市發展和基礎設施配套,島本身不自主地陷入一種懸而未決的都市處境,自此擺盪於聚落空間社會及新市鎮想像的過渡之間。

這種徒有都市虛名但與開發速度脫鉤的狀態,既非刻意的都市保育,也非有意識地抗拒資本,卻由其無可名狀的僵局質問都市變遷的本質,並演繹出都會台北最不受制約的域外之境。簡言之,它是時間雕刻、而非計畫形塑的文化地景,以被放逐的自然形變之島與台北的現代性計畫拉開批判的距離,交相辯證都市、生態、文化、社會、空間種種糾葛的關係。即使後來因水文的攔截挖填,島成為細頸外突於都市邊陲的鴨頭狀半島,但1964年興建的社子堤防、士林堤防和渡頭堤防又順勢將社子島隔出堤外,被迫繼續難以終結的島化宿命。

疆界以外的台北異托邦

我曾遇見一位歷盡滄桑的長者,聊天中喟嘆:「我們是中華民國不愛、台北市毋顧的siā-á-tò(社子島)共和國。」他調侃島上居民深諳苦中作樂的日常運作,在公權力和資本半棄守的化外之地儼然建立了不得不豁達的度日模式。後來更深入田野才瞭解,現今所謂的社子島其實是外部對於200年防洪保護標準的堤外、延平北路7段到9段延展範圍的地名建構,但在地居民的地方認同始終依附著個別聚落,而非島的本體。社子島作為一種想像共同體,很大成分是聚落集體被「島化」後、同一都市處境下的「再領域」(reterritorialized)身分。因此,關於社子島的總體願景,並非「共和國」內部的共同想望,而是不同時代都市治理者由外而內、且由上而下的規劃投射。

社子島的聚落認同甚至還得細看內部個別庄頭
tsng-thâu,台灣閩南語,泛指村落。
的信仰和宗族角色,溪洲底聚落更因不同庄頭土地公的「角」力,發展出弄土地公的在地文化。身著四角褲裸上身戴斗笠的年輕人扛著代表4個角頭的土地公轎,在元宵鼓仔燈踅街
kóo-á-ting se̍h-ke/se̍h-kue,台灣閩南語,指提燈籠遊街。
的輝映下,以胸背的刺青紋身直接迎向似無止盡的鞭炮龍轟炸。濃烈的火光煙硝中,每次我目睹那尊只有神韻而無形容的戲臺口土地公在午夜軁轎跤
nǹg-kiō-kha,台灣閩南語,指鑽轎腳,是一種信徒鑽過神轎轎底,以祈求神明保佑的習俗。
儀式高潮後被扛轎人高高抬起,庄頭眾生圍繞著神靈高聲吆喝「戲臺口!戲臺口!」的剎那,彷如見證了土地公的子民為每年輪由各爐主請回供奉的神衹、以肉身瞬間築起一座無軀殼但靈力滿溢的廟宇的神奇時刻。這處土地公神的領域也是人的生活世界,具象化了「場所精神」(genius loci)的拉丁文原意──「地方保護神靈」,也正是聚落意義之所在。
Fill 1
2021年2月26日晚間,社子島夜弄土地公的陣頭穿行於鞭炮的火光中。(攝影/楊子磊)
2021年2月26日晚間,社子島夜弄土地公的陣頭穿行於鞭炮的火光中。(攝影/楊子磊)

歷任台北市長都曾各自提出社子島的開發藍圖,但除了柯文哲市府任內i-Voting的開發選項之一「咱ㄟ社子島」靈光一現,畫出原聚落版圖,就再沒有其他主要計畫內容關注過島上源於姓氏宗族、有機長成的傳統聚落。傳統聚落是在地居民認同的根源,無論宗族如何開枝散葉,聚落綿密的空間網絡和社會人情一直是維繫內聚力和地方記憶的基礎。但社子島承載的不單只是與一級產業共生的水岸傳統聚落,戰後隨著城鄉移民流入台北都會的人口及工業,選擇在島上土地使用相對模糊的「永久過渡」地帶安身立命;原聚落周邊逐漸繁衍出非正式性格強烈的「落腳」都市聚落。

但社子島也不是典型的非正式聚落,許多因被禁限建過久而私自增改建的屋舍,仍架構於傳統聚落的根基和紋理,且土地多為私有。這個長期處於洪泛風險而被發展速度甩開的都市島,以其自發的聚合(assemblage)作用,在比城市疆界更外邊的地理/社會邊陲位置,包容了諸多政府機構無力照顧的社會弱勢和棲居移人、以及各類服務城市生活需求的產業鏈甚至鄰避設施。雖然被某些有心人刻意汙名成一處充斥違建、垃圾、既落後破敗又逢雨必淹的地方,社子島的長期忍辱實則緩解了歷任市府履畫大餅又無能改善環境的治理危機和承諾崩解。它宛如真實存在的台北異托邦(heterotopia),鏡像出城市的身世和被壓抑的欲望與恐懼,同時在時間、空間、人間的「間」隙中,開展出自成一國的地景敘事。

倨傲的都市規劃,照見替代發展的可能

社子島的聚落/地景故事和今日島內外高張力態勢的形成脈絡,本書後續章節有詳盡的鋪陳。第一部探討當代的開發爭議,爬梳大台北防洪計畫、都市計畫、區段徵收計畫等不同政府部門如何在過去數十年以各種堂而皇之的現代性規劃邏輯和計畫工具,假開發和防洪之名一而再地祭出企圖夷平全島的提案,卻不斷碰壁。柯市府的「生態社子島」計畫號稱是歷來最接近可落實的方案,但這種利用「生態」術語卻對當地物種(包含人)、棲地(包含聚落)、棲位/生境(包含生產和生活地景)全然漠視的霸權干預,反而刺激了在地居民自組「社子島自救會」,透過約4,000人次的連署和前仆後繼的抗爭抵禦外來勢力,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滅村和迫遷。但自救會的激烈陳抗也催生自稱代表地主利益的「社子島居民權益促進會」,每每在審查會議中針鋒相對,再經由特定民代施壓,強烈要求政府加速開發計畫執行。即令真正開發猶遙不可期,「生態社子島」已經實質撕裂原本的聚落社會,甚而導致家族親屬關係的裂解。這些可預見的、不可逆的社會衝擊,應是任何計畫介入必須審慎避免的,然而竟諷刺地源自宣稱開發具有必要性及公益性的政府提案。

「生態社子島」的未來想像,理當從認識甚或「神入」(empathize)社子島原生態出發,才不致落入自以為是、將生態矮化為整地工法的技術原則。而更廣義的生態觀,借用社會人類學者英格德(Tim Ingold)的「團絡」(meshwork)概念,實則包含了人和非人元素在一地方所交織、共同發展之交錯線條(line)或複雜路徑所形構的整體;且根據英格德的解釋,人並非僅是拉圖(Bruno Latour)的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Network Theory)中位於「網絡」線條節點中的行動者,而是不斷變動、發散、纏繞的線條本身。

社子島原生態的團絡關係,在本書第二部到第五部細膩深入的描述中,幾乎展現了一個豐富、完整的世界。其中的章節,從水岸聚落的生成和組成到社子島「時區」中的居民認同,從濱水的記憶和自在生活到濕地生態的環境演替,從菜寮的共作共煮共享到柑仔店的鄰里人情往來,從農耕的日常勞動、分食和產銷到沙發、紙業加工等傳產的地域鏈結,來自真實田野的敘事情節將生產、生活、生態環環相扣為「三生一體」的地景價值和倫理。唯有當外來規劃者得以謙沖親炙這些平凡但深刻的地方知識,規劃專業知識才可能和在地居民展開有意義的對話和協商。

書的最後一部即是基於不同知識系統的相互為用,還原規劃初衷,並珍視在地參與的機制,嘗試提出另類的取徑。當極端氣候和台灣整體社會結構進入難以逆轉的新局,規劃的挑戰早已不是工具性的圖面模擬足以因應;開發的公益性和必要性更須不斷斟酌辯證,而不能預設所有利害相關人都只看重交換利得。任何地方或地景,在成為規劃「基地」之前,都曾經是饒富文化層次和研究素材的「田野」。因此,都市計畫和地政專業眼中的土地價值,不應放任房地產獲利的期待和島外資本的覬覦踐踏(輾過!)田野中的人地依附。

社子島不是桃花源,它獨有的美麗與哀愁有其結構性成因,也是社會與生態集體隨時間演替且轉適的韌性展現。島原本的自主領域,被都市去領域化後,又於再領域化過程衍生出類「防禦區」(zone à defender或zone to defend)的積極抵抗。當都市普同性的開發具現了各種政治經濟、社會和環境問題,尋回領域「感」、宛如「天然長照村」的社子島卻如一面鏡子,在都市邊界和歷史以外,反映當前規劃與治理的倨傲及缺憾,同時照見了替代性地方發展的可能。

《城中一座島:築堤逐水、徵土爭權,社子島開發與臺灣的都市計畫》,廖桂賢、張式慧、柳志昀、徐孟平著,春山出版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開創組織永續經營之路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