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20年立法院三讀通過的《國民法官法》,2023年起國民法官制度正式上路施行,殺人等有期徒刑10年以上重罪,將由「職業法官3人」及「國民法官6人」,總共9人組成國民參審法庭,寫下我國民主進程與司法制度嶄新的一頁:多年來嚴格限於專業人士(法官、檢察官、律師)才得以行使職權的司法領域,史無前例由不具備專業背景的普通人民參與審理與判決。
從2018年起,《報導者》即密切關注模擬法庭階段的國民參審運作實況。今年(2023)7月中,第一件進入國民法官公開審理程序的「季婦殺夫案」於新北地院展開,採訪團隊全程記錄首起國民法官指標案件,以及後續包括台北地院的酒駕致死案、新北地院的單親母殺子案,除了留下歷史時刻的見證,並嘗試從個案罪與罰的討論中,進一步從更廣闊的視野,探問社會問題的結構性本質。
人民參與審判的概念──無論是英美「陪審制」或歐陸「參審制」在西方民主國家都行之有年,亞洲的日本也於2009年正式實行「裁判員制度」。台灣從1980年代末期民主化浪潮湧現之際,就開始著手研議,然而因各方意見不一與違憲疑慮,多年無進展;直到2010年,接連發生法官集體收賄,以及輿論不滿性侵案審理結果的「白玫瑰運動」,整體民意與司法制度鴻溝逐漸加深,加速推動人民參與審判的腳步。
如今走過30年終於上路的國民法官制度,很大程度借鏡日本裁判員制度中,一般人民與職業法官「合審合判」的精神,所有證據與辯論集中在現場法庭活動,完全顛覆過往僅由法律專業者在封閉體制內運作、可以透過漫長時間仔細檢視書面文字資料的審理方式,對法庭中參與的各方、旁聽者乃至社會大眾,都是全新的挑戰:往昔瑣碎片斷的漫長訴訟流程,瞬間轉變成高張力、戲劇化的現場攻防,判決的重量,也帶來艱難的人性考驗。
國民法官的評議過程並不公開,也沒有留下書面紀錄,進入現場的記者不能帶錄音筆與照相機,必須全神貫注聆聽、觀察、筆記,在緊湊的時間與龐大的資料中,提煉與重現法庭現場的交鋒與證言。《報導者》團隊藉由鉅細靡遺的法庭側寫,讓讀者感同身受法庭活動的轉折與細節,將過往距離日常生活經驗遙遠的司法領域,攤開在陽光下接受公共檢視。同時我們也廣邀實務律師、法官、民間倡議團體書寫評論,檢視新制度下的一連串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