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逝世,70年王冠的謝幕與繼承
2022年5月17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出席倫敦橫貫鐵路落成紀念儀式,隨後新的「伊麗莎白線」鐵路服務即將開通。(攝影/Andrew Matthews/POOL/AFP)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英國時間9月8日下午6點30分(台北時間9日凌晨1點30分),白金漢宮正式宣布:在位超過70年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1926-2022),已於8日下午,以96歲高齡,於蘇格蘭的巴爾莫勒爾堡(Balmoral Castle)平靜逝世。女王逝世後,王儲威爾斯親王查爾斯隨即登基,並以「英王查爾斯三世」(King Charles III)的君王尊號,在舉國哀悼與「天佑吾王」(God Save the King)的歌聲中,同英國正式走入了下一個時代。

女王逝世後,英國政府馬上啟動被稱為「倫敦橋行動」(Operation London Bridge)的女王駕崩應變計畫──未來10~14天內,英國將在倫敦西敏寺為伊麗莎白二世舉行「國葬」,這也是自1965年首相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逝世後的第一次,儀式結束後女王靈柩才會返回溫莎城堡,安葬於前代英王喬治六世(King George VI)與已故王夫菲利普親王(Prince Philip)身旁。

同時繼位國王的查爾斯三世,8日晚間則留在巴爾莫勒爾堡和其他直系王室成員一同守靈,但翌日就得返回倫敦坐鎮白金漢宮,除了哀悼母親並親自主持國葬外,新國王也必須緊急巡迴英格蘭、蘇格蘭、北愛爾蘭與威爾斯,以象徵「王權交接」。

48小時前才任命新首相,健康突然快速惡化
Fill 1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逝世、王冠
2022年9月6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和英國新任首相特拉斯在蘇格蘭巴爾莫勒爾城堡會面。(攝影/Jane Barlow/POOL/AFP)

儘管已經高齡96歲,但女王逝世的消息仍讓英國即感錯愕與衝擊,因為48小時之前,女王才在9月6日下午精神奕奕地接見並任命新任英國首相特拉斯(Liz Truss)──而她也是女王在位70年任命的第15位英國首相。

一般而言,對於內閣重大人事決定、特別是首相的任命,女王都堅持會在倫敦的白金漢宮官邸正式進行。但本次任命首相卻因體能特殊狀況──根據白金漢宮的說法,女王正苦於「某些移動困難的問題」(mobility issues)──才由首相趕赴蘇格蘭配合女王。

在6日公布的官方照片中,女王雖然更顯消瘦,仍能獨自拄著拐杖站立,笑容可掬地與新任首相面談,整體的精神與健康狀況看來良好、並無重病或不能理事的跡象。

不料翌日,王室突然取消女王的所有預定行程,白金漢宮8日中午12點30分更突發「女王健康抱恙」的特別聲明,6小時後就公布了女王的死訊。

自從去年4月,王夫菲利普親王以99歲之齡去世後,女王的體能與精神狀況就明顯下滑,原本就苦於衰老的膝關節與下背部退化問題變得更為嚴重,今年2月女王更染上了COVID-19而讓體能進一步衰退,這都迫使女王大幅減少公眾活動,甚至連今年5月份的國會開議女王演說儀式,都首度由王儲查爾斯單獨出席,代為致詞。

不過登基正好70週年的女王,今年6月也動員全英國一同放假歡慶「白金禧年慶」(Platinum Jubilee)。儘管受限於體力無法全程參與,但在公眾面前女王仍頗為健康,接著也都還持續公開活動,一直到7月21日女王例行性地前往蘇格蘭的王室莊園──女王個人最喜愛的渡假地,巴爾莫勒爾堡──展開「年度暑休」而全面停止公開活動為止。

按照王室的季節傳統,每年7月~10月之間,女王都會前往此地避暑休假。這一方面是要避開夏季倫敦與英格蘭南方的大量觀光客,二方面也趁著蘇格蘭難得得夏季天氣,放鬆、並享受女王本人最喜歡的自然風光。過節傳統如此,王室與政府之間也沒有異常動態,因此直到8日中午白金漢宮突然無預警發出「女王健康公告」時,英國上下才突感措手不及。

一級王室成員火速趕往女王病榻,並對新王查爾斯三世宣示效忠
Fill 1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逝世、王冠
1969年7月1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授予查爾斯親王王冠。(攝影/Central Press/Getty Images)

8日中午12點30分,白金漢宮突然無預警突發公告,指王室醫療團隊對「女王的健康狀況感到憂心」,因此建議她持續接受「醫療觀察」。儘管該公告強調女王目前還在巴爾莫勒爾堡「狀況自在」(the Queen remains comfortable),但除非狀況嚴重,否則白金漢宮一般不會刻意針對一級王室成員、特別是女王本人的健康狀況發出臨時公告,因此以《BBC》為首的各級媒體與政府機關也隨即因為這份異常的公告,馬上進入「緊急應變狀態」。

白金漢宮的公告雖然沒有任具體細節,但國家級電視台《BBC》卻馬上切掉第一頻道的既定節目,並派出王牌主播休.愛德華茲(Huw Edwards)以一席黑色西裝坐鎮,展開全球緊急直播。直播時《BBC》切掉所有廣告,也沒有任何「女王之外」的新聞報導──種種應變,都符合「重大社會變動」與「緊急事件」的程序,明確預告著女王的生命即將走向終點。

除了《BBC》與白金漢宮的高度準備外,英國一級王室成員──以王儲查爾斯在內的女王4名子女,以及王孫、同時也是王位繼承第二順位的威廉王子(Prince William),也都收到白金漢宮的緊急通知,全員火速從英國各地趕往女王身邊。

之中,最先趕到巴爾莫勒爾堡的,是人也同時在蘇格蘭代表女王執行王室勤務的安妮長公主(Princess Anne),接著趕到的是王位第一繼承人查爾斯王子。英國皇家空軍也出動了行政專機,緊急載著王室嫡長孫威廉,以及女王的次子安德魯與三子愛德華,從倫敦飛往蘇格蘭亞伯丁機場。

該班專機的降落也由《BBC》全球直播,一下飛機威廉王子就親自開著車,載著兩位叔叔火速趕路,傍晚5點左右抵達巴爾莫勒爾堡。但王位的第三繼承人,威廉的兒子喬治王子(Prince George)與夫人凱特王妃則沒有同時北上,而留在溫莎待命。

與此同時,與王室關係緊張的第二王孫──薩塞克斯公爵夫婦,哈利(Prince Harry)與梅根(Meghan Markle)──目前正好也在從美國加州返回倫敦參加慈善活動。原本哈利尚沒有安排與女王見面,但卻因狀況緊急而同時北上。只不過在慌亂的行程交涉下,哈利沒能搭上兄長威廉與叔叔們的空軍專機,趕到巴爾莫勒爾堡已是當晚8點、女王死訊發布的1個半小時以後。

2022年9月8日英國晚間6點30分,白金漢宮正式發出女王逝世的全國訃告:「今日下午,女王平靜地在巴爾莫勒爾堡逝世。國王(查爾斯三世)與王后(卡蜜拉)今夜將留在巴爾莫勒爾堡,並在明日返回倫敦。」

根據程序,在女王確定死亡後,查爾斯即刻就以王儲身份自動登基。而在巴爾莫勒爾堡的所有王室成員,都必須第一時間親吻新王的手,並當面效忠致意。而作為新任君主的第一份國王詔令,查爾斯也確認、並正式宣布自己的國王稱號將是:查爾斯三世。

「倫敦橋行動」啟動,邱吉爾之後首次國葬
Fill 1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逝世、王冠
2022年9月8日,白金漢宮宣布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逝世後,英國國旗在白金漢宮下半旗飄揚,民眾在宮外大門聚集悼念。(攝影/Daniel LEAL/AFP)

繼位為王的查爾斯三世9日將先行返回倫敦,他預計會先召喚首相特拉斯確認政府狀況與儀式安排,接著在週五對英國與大英國協,發表身為身任國王的首次演說。而在女王國葬、入土、追思禮拜結束之後,查爾斯三世、白金漢宮與英國內閣就將開始就「國王加冕大典」進行規劃,預計儀式會在2023年下半年、也就是女王逝世一年後才會舉行。

英國國歌與王室呼號,在女王逝世的第一時間,就從「天佑女王」轉為「天佑國王」。同時英國政府也正式啟動代號「倫敦橋行動」的女王國葬應變計畫。

倫敦橋行動是從1960年代開始,白金漢宮與英國政府針對女王駕崩提前規劃的跨部會應變方案。內容主要是針對國家喪儀的內容、政府在外交與內政的公告程序、女王本人對於喪禮的規劃遺願、白金漢宮幕僚交接、以及協助新任國王應對巨變的各種方案。而在「倫敦橋行動」中,英國政府又會針對不同逝世地點,採取對應的調整──像是女王在巴爾莫勒爾堡逝世,就得啟動蘇格蘭方案的「獨角獸行動」(Operation Unicorn)。

根據獨角獸行動的安排,女王在蘇格蘭逝世後的翌日,將移靈往愛丁堡的荷里路德宮(Holyrood Palace),接著會短暫繞行愛丁堡市區並在聖吉爾斯大教堂(St Giles’ Cathedral,長老教會的大本營)停留。之後,靈柩將被運上專用火車,從愛丁堡市中心的威瓦利火車站出發,沿著英格蘭東線鐵路一路南下倫敦,直到移靈白金漢宮的王座廳。

根據基本規劃,靈柩在返回白金漢宮後,將至少停棺4日,以供王室成員的私人儀式與告別。之後,靈柩將被移往西敏寺,並開放一定時間共社會大眾憑弔。伊麗莎白二世的國葬儀式,預計將在女王死後10~14天於西敏寺舉行,但因為攸關王權且國葬儀俗事關重大,也必定有國際各方元首親自前來參與,因此確切的時間安排與規劃還會需要由首相特拉斯與新王查爾斯三世反覆確認,才會正式公布。

在白金漢宮準備喪禮的同時,查爾斯三世也必須在國喪舉行之前,親自在英格蘭、 蘇格蘭、北愛爾蘭與威爾斯的首府進行「聯合王國巡迴」。傳統意義上是要各地貴族、官員與民眾對新王起誓效忠,但現代的政治意涵是要安撫社會民心、接受各地對女王與王室的悼念,並以此表示四國平等、對於新王都同樣重要。

喪儀安排之外,以《BBC》為首的英國各大媒體也必須啟動「國殤模式」,主頻道的新聞將集中輪播女王生平的回顧與王室國葬的進度,一般節目則以溫馨莊嚴的內容為原則,避免過份戲謔的喜劇、特別是諷刺時政的嘲諷內容。

1952年繼位,英國史上統治時間最長的君王
Fill 1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逝世、王冠
2016年5月18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搭乘座車前往倫敦的議會開幕式上發表談話。(攝影/LEON NEAL/AFP)

1926年4月21日出生於倫敦的伊麗莎白,是喬治六世的長女。一開始,她並不在王位繼承的優先名單,但因伯父──英王愛德華八世(King Edward VIII,後來的溫莎公爵)──不滿被政府干預婚配而於1936年退位,進而讓喬治六世接任國王後,年僅15歲的伊麗莎白才成為王位繼承的第一順位。

喬治六世登基不久後,第二次世界大戰就在歐洲爆發。戰爭初期,英軍不僅在歐陸潰敗,納粹德國也展開攻略英國的英倫大轟炸。此時的伊麗莎白也開始履行自己的王室職務,除了透過廣播、王室宣傳活動鼓舞英國國士氣外,她更加入了國土防衛的預備部隊,並成為一名合格的軍用卡車駕駛兵。據說這段軍車訓練,讓伊麗莎白自此喜歡上了自駕開車,直到90多歲都還時常在蘇格蘭高地駕駛越野車獨自兜風。

二次大戰結束後,伊麗莎白與初戀對象、來自希臘王室的流亡王子菲利普結婚,並短暫地隨服役於皇家海軍的丈夫派駐地中海的馬爾他基地。但隨著英王喬治六世罹患癌症、健康狀況不斷惡化,王室才召回身為王儲的伊麗莎白,代表國王訪問大英帝國的各州領地、代履王室任務。

1952年2月6日清晨,久病纏身的喬治六世突然病逝,人正在非洲殖民地肯亞的伊麗莎白,隨即在海外以「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之名繼承王位,自此展開長達70年又214天──英國歷史上統治時間最久的王權統治。

身為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王權風格雖然相當保守,但卻處事應對卻非常穩定、自制。儘管英國在二戰之後急遽衰退,海外的帝國版圖與日遽減、國內也因漫長而沉重的戰後重建而感到巨大的財政與社會壓力,但伊麗莎白二世卻始終如一,其一方面恪守王室的政治中立原則,二方面也積極透過電視、網路......等科技傳播媒體來與國民互動,並在各種社會挑戰與重大危機時,扮演安定民心的溫柔力量。

然而女王本人的保守與自制,卻因晚年兒孫輩的一系列王室糾紛與公眾醜聞──包括長子查爾斯與黛安娜王妃(Princess Diana)的婚姻破裂與輿論衝突,以及次子安德魯(Prince Andrew) 近年涉入美國富豪埃普斯坦案(Jeffrey Epstein)的性侵醜聞──而屢陷危機。

不過女王任內從邱吉爾開始,到特拉斯結束,前後70年一共經歷過15任英國首相。除了最一開始的父王駕崩外,伊麗莎白二世也見證了蘇伊士運河危機、古巴飛彈危機、甘迺迪總統遇刺、英格蘭世界盃奪冠、北愛爾蘭流血星期天、福克蘭戰爭、洛克比空難、波灣戰爭、蘇聯解體、黛安娜王妃車禍逝世、911恐怖攻擊、入侵伊拉克、倫敦七七爆炸案、蘇格蘭獨立公投、英國脫歐、COVID-19全球疫情......等等重大的國家級危機。但每逢大難,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總能在英國國民面前沉著安撫民心,並溫柔堅強地讓國民冷靜團結。因此,女王的逝世,不僅給英國社會帶來強烈的哀悼情緒,對於世界來講亦也是歷史翻過的漫長一頁。

「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是英國與『昔日偉大』的最後一縷連結。」在2017年一份深度討論倫敦橋行動的報導裡,《衛報》記者奈特(Sam Knight)認為經歷、參與並見證著二次大戰勝利的女王,仍是這個國家自我認同、甚至有時顯得過於懷舊傲慢的代表符號,「但英國自詡為『強權』的意識想像,將隨著女王的離世,真正劃上休止符。」

女王逝世後,白金漢宮、特拉法加廣場、溫莎城堡、巴爾莫勒爾堡門外,也各自聚滿了成千上萬的悼念民眾。而在倫敦下了一整夜的雨中,超過50輛黑頭計程車(Black Cab)也在午夜前自發性集結在白金漢宮門外向女王致意。

「我們要來送她最後一程,麗茲(Liz,女王的暱稱之一)可是我們本生土長的倫敦女孩。」一名年輕的計程車司機,在悼念車隊中對《BBC》的直播表示:「女王是大家的一份子,也是我們不變的夥伴。」

9日凌晨,徹夜不眠的英國媒體也發出了以女王訃告為主的頭版頭條。像是英國《每日電訊報》就以全版封面向女王致意,並配上一句伊麗莎白二世在911事件後,為了安慰各國死難者遺族所說出的名言:「悲傷是我們為愛付出的代價。」(Grief is the price we pay for love. )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開創組織永續經營之路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