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梨農的中國夢〉結果未知的政治賭盤
台灣鳳梨外銷至各個國家的出口量皆呈現萎縮,唯一大幅成長的市場是中國,而且95%的外銷量集中在中國市場。當中,有多少是政治驅動的訂單?這場與天對賭的賭局,農民真能開出贏局嗎?
車穿過雜亂的竹林,路還是泥路,應該是兩行程的拖拉機壓出的軌跡,墓碑呆呆地矗立在路旁,入口處的門亭已經斑駁。
最終,車子停在一塊坡地前 。
「這塊9甲的台糖地,明年估計會種滿32萬顆鳳梨。」說話的男子理著整齊的短髮,手在空中上下揮舞,比劃著眼前這塊仍佈滿雜草與碎石的土地。
他是嘉義縣民雄鄉鳳梨農組成的「打貓果菜生產合作社」主席陳映延,眼前這塊地是罕見的完整農地,面積遼闊可以塞下三座小巨蛋,是他好不容易才從競標者手中搶下來的。
「這還不是我最大塊的鳳梨田,」陳映延補充說,「我目前每年可以收成十幾公頃鳳梨。」戴著銀框眼鏡,不到40歲年紀,光種鳳梨的年收入就有上千萬。若加上這塊新標得的農地,按照現今價格,估計未來收入可再增加千萬元。
想趕上這波鳳梨熱潮的人不在少數。根據台北果菜市場交易行情,金鑽鳳梨8年內的價格連三翻,從過去每公斤10元上下,站上每公斤30元的高點。
金燦燦的鳳梨成為名符其實的農金,陳映延的媽媽阿美姐笑著轉述客人說的話,「你們阿美鳳梨喔,果菜市場還競標到每公斤80元,」換算下來一顆鳳梨直逼台幣200元。
然而,這並不是鳳梨為小山村第一次帶來翻身。
初秋造訪嘉義,正好是鳳梨插苗的時節,鳳梨的冠芽與葉片像是向天空延伸的禱告手,順著山路蜿蜒而上,田裡紅泥土襯出苗的鮮綠。
「你定位中正大學,到了附近再打給我,」打貓合作社不好找,我頭一次造訪,費了好大功夫才找到地址上的嘉義縣民雄鄉三興村。
60年代的三興村不僅缺水,土壤還是弱酸性的紅土,只能勉強種麻竹與蕃薯,「以前生活很辛苦,都嘛羨慕平地種水稻跟蔬菜的,」阿美姐回憶,直到村內人稱「鳳梨博士」的陳憲星帶回金鑽鳳梨的種苗。
「現在的金鑽99.99%都是從我這裡出來的。」談起這段歷史,陳憲星飛揚的神情全寫在臉上,家中牆上掛著他與前總統李登輝的合照。民國83年,他剛好去農業試驗所探訪老朋友,在田裡發現一顆老鼠咬過的鳳梨,「我把它挖起來吃,擱真甜。」當時台灣的消費市場喜歡偏酸的土鳳梨,這堆偏甜的鳳梨是被農試所淘汰的,朋友回他:「你要拿去啦。」
陳憲星帶回153株鳳梨苗,種在家裡附近的紅泥土,滿腦子想著如何繁殖更多的苗,打算開個店頭做賣苗的生意,「阮爸罵我是起肖,開店頭賣栽仔,是有多少人會來買?」
結果,他賭贏了。
金鑽鳳梨甜度高、耐儲存又不容易有病蟲害,一下子就在市場傳開。「那時袸,一叢賣50,人家是排隊拿錢要來跟我買。」門庭若市的景象,連當時念小學的女兒都有印象。金鑽鳳梨讓陳憲星發了一筆財,也帶動三興村種植風潮,目前全村已有超過8成的人口都種植鳳梨。
從地圖上看,三興村僅有短短6公里,人口不到1,500人,卻聚集兩家營收破億的合作社和四位神農獎得主,山上的鐵皮工寮、農機具與賓士車擺在一起。我對陳憲星說,你改變了三興村的命運,他反駁:「我是改變歸ㄟ(整個)台灣鳳梨的命運。」
的確,金鑽鳳梨的命運不一樣了,尤其,這3年鳳梨外銷成長特別顯著。
以出口量來說,過去8年鳳梨外銷成長26倍,其中,中國是成長最多的市場,成長超過260倍。從最初每年近80噸,暴增到今年10月超過2萬噸,而全年台灣水果總出口量也不過6萬噸。鳳梨外銷金額超過8億,貢獻台灣鮮果外銷四分之一的產值,首度超過長年第一的鳳梨釋迦,成為「外銷水果之王」。
作為鳳梨的「老先覺」,陳憲星看準中國市場會持續成長,4年前就叫在澳洲念書的兒子陳則諭回台,準備接手家中的鳳梨田。
陽光穿透雲層斜射進來,空氣中的顆粒被照的清晰畢現。曳引機在田裡拉長軌跡,怪手跟在後頭翻攪泥土,一邊的田埂上停著改裝過的野狼,剃著龐畢度頭的型男俐落地吩咐:「快點把有機肥翻到土裡,不然附近的學生會抗議。」
77年次的陳則諭,指著眼前的兩甲地,這是今年新種的鳳梨田,「這塊能收110萬,算下來我月薪有10萬,你說種鳳梨不好嗎?」而且,這還不是他們家唯一的地 。
這股鳳梨淘金熱,幾乎席捲中南部。
騎著機車在村子裡穿梭,墓仔埔旁、高壓電塔下,就連中正大學校外租屋區都種滿了鳳梨。打貓合作社的會計鄭小姐最能感受到這其中的變化。現在,連古坑、新港這些過去種植柳橙與蔬菜的地區,現在也來買鳳梨苗,「最遠的還有從澎湖來買。」
能夠反映這波熱潮的,還有農地的行情。「以前是阮三甲地買無(水稻)田一甲,現在是田三甲地買無咱一甲,」陳憲星似乎頗自得這項變化。
嘉利果菜生產合作社主席周文欽也想在附近找地擴種鳳梨,「以前一甲地租金四、五萬,現在漲到八、九萬,你看有恐怖無。」
搶地、搶苗、搶人工。「現在鳳梨工比做工廠還好賺,一天兩千還叫沒人,」周文欽苦笑著抱怨,陳憲星甚至誇下海口說,「你給我50甲土地和40歲的工,我鳳梨整個包下來做我嘛敢。」
現在即便手上有錢,也不一定能買到地。「你看我用建地種鳳梨,這成本有多厚,」陳映延有4甲地,位在中正大學宿舍區,他說這是家裡的地,因為還沒要蓋房子,就先拿來種鳳梨。
鳳梨農不畏墊高成本搶種鳳梨的原因,來自一場中國夢。
11月7日,馬習會這一天。天剛破曉,農村的清晨由拖拉機的轟鳴聲揭開序曲,田裡的農民依舊忙著整地、插苗、催花,寂靜的農村與前一晚台北凱達格蘭大道前,響徹深夜的抗議聲形成強烈對比。
「中國市場一定會一直大啦,」陳憲星的一句話打破寂靜,「後擺他把你當做香港,當做台灣是他們的一省的時袸,就像咱的鳳梨車去台北同款,我是感覺就算全台灣種滿鳳梨,嘛乎大陸人吃不夠。」他揮揮手背說,到時候「菲律賓也跟我們沒拼啦!」
這是66歲的老農,人生第二場鳳梨的豪賭。
的確,從世界農糧組織的統計資料看,中國的鳳梨需求量8年間成長6倍,而且仍持續成長中。第一線種植鳳梨的農民看好中國市場,紛紛擴地搶種,但是記者採訪居中的貿易商,卻發現農民皆說鳳梨行情看好,貿易商卻不下單的「矛盾」。
時序入秋,屏東的太陽卻依舊刺人。理著板寸頭、汗水早已浸濕深藍色上衣,在拖板車上幫忙搬貨裝箱的就是泰吉國際貿易公司總經理林全合,目前泰吉的水果外銷量一年可達到五、六千公噸,佔台灣水果出口量近一成。林家兄弟倆經營水果貿易二十多年,早年為了搶做小三通生意,一度把戶籍遷往金門,之後兄弟倆分工,目前林家大哥在廈門中埔市場負責大陸通路,而林全合負責台灣採購,主要銷往大陸廈門、瀋陽、上海、南京等地。
林全合身材不高,說起話來嗓門很大,混雜著農民的「土直」與台商攻城掠地的「霸氣」,就算與強勢的對手「都樂」(Dole)競爭中國市場,也只說:「我做生意沒在怕對手的啦,做生意要有那個膽,怕什麼對手。」
總部位於美國加州西湖村,董事長為大衛·默多克(David H. Murdock),成立於1851年,2010年全年營收為69億美元,是全球最大的新鮮蔬果供應商,布局全球超過90個國家。2012年9月,日本的伊藤忠商事以16.9億美元收購都樂旗下食品包裝和亞洲新鮮蔬果業務。鳳梨為都樂公司的外銷主力之一,亞洲最大生產據點在菲律賓,在亞洲的市佔率為40%。
他能夠左手買台灣鳳梨、右手買泰國榴槤,也能跟大陸人買蘋果再賣給大陸超市,「我們做水果都億來億去啦。」集貨場門口那兩顆拖板車頭與加長型棧板與貨櫃,都是他自己買的。
「我做水果這多年,現在最怕蔡英文而已,」聲音不見剛才的洪亮,林全合說出最深的擔憂:「我就怕蔡英文如果執政,和大陸喬不好,外銷不會像現在這麼順利。」
「所以我今年一顆鳳梨都沒有買,」每年的3月開始就是鳳梨產季,貿易商必須在前一年先預定出口訂單。但如今已到了年底,這位佔全台水果外銷一成的大貿易商卻說:「蔡英文要選,我不敢(先下單),真正沒膽。」
儘管中國對於鳳梨需求大增,台灣小農的鳳梨熱似乎有賺無賠。但是,這位大貿易商至今仍在觀望,在明年總統大選投票前不敢輕舉妄動。
台灣數一數二的蔬果出口商「中國實味」董事長邱耀瑞,也推掉送上門的好生意。
平日寧靜的溪口鄉,來自中國的貴客陸續造訪。
中國最大水果企業百果園,採取生產、包裝、行銷、貿易一條龍的經營模式,成立僅10年時間,在中國已有超過1,100多家連鎖超市,並在全球建立100多個水果生產基地。日前,他們將目標瞄準台灣鳳梨,因此找上邱耀瑞合作,沒想到卻碰了軟釘子。
「等明年5月菲律賓選完總統再來考慮嘛,」邱總喝了口茶淡淡地回。
菲律賓是農業生產大國,也是全球第二大的香蕉、鳳梨出口國。為什麼台灣鳳梨出口跟菲律賓總統大選有關?
攤開台灣鳳梨外銷中國折線圖,超過260倍的成長,主要開始於2011年。
就在這一年,4名菲律賓議員登上南沙群島,並在島上安插菲律賓國旗,隨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厲聲譴責「他們的行動嚴重侵犯了中國領土主權」。
中國與菲律賓關係像繃緊的弦,隨時都會斷裂。軍事上,解放軍動作頻頻;貿易上,國家隊也聯手出擊。
先是中國國家質檢總局發聲明,宣稱菲律賓輸往中國的鳳梨與香蕉發現介殼蟲、蚜蟲、蜘蛛等害蟲,要求海關加強檢驗菲律賓輸華水果,不符合標準一律退貨或銷毀。
接著新華社發表新聞,深圳海關檢驗一批來自菲律賓的新鮮香蕉,發現香蕉柄端有介殼蟲,立即銷毀這批61公噸貨品,並在報導中強調介殼蟲會導致大量落葉落果,甚至植物死亡,「一旦傳播入境,後果將不堪設想。」
根據《馬尼拉日報》報導,即使貨品通過海關,但「中國沒有人購買菲律賓香蕉。」因此,貨櫃必須原櫃返回,另外還有更多散落在各地海關的水果,早在等候檢驗的時間就已經腐爛。
鳳梨的故事與香蕉雷同。比對中國海關進口資料,2012年中國從菲律賓進口的鳳梨量,比前年少了1萬公噸 ,是同年台灣水果總出口量的三分之一。
而台灣鳳梨翻身記,是個典型「鷸蚌相爭」的故事。
「超市那邊貨不能斷,那時候大陸的貿易商就跑來跟台灣買,」邱耀瑞聽國外客戶跟他說過。那時候「真正裝不夠賣」,供貨給貿易商多年的陳映延感受最直接,「經常都要裝櫃裝到晚上。」
不過,在邱耀瑞眼裡,好日子可能不會太久。當初可能是政治原因而掉單的菲律賓,也可能因為新總統的誕生而改變。
2016年5月9日,菲律賓就會產生新的總統,而目前民調領先的反對黨候選人格麗絲(Grace Poe)便主張,菲律賓應與中國在經濟上保持良好關係。
「這幾年跟台灣買,不代表他後年還會跟你買啊。」邱耀瑞做水果外銷二十多年,接觸到更多國外消息,對於這幾年鳳梨的外銷成長,他一直保留態度,因為「鳳梨又不是只有我們有,人家菲律賓、泰國、印尼種更多。」
鳳梨是熱帶水果,通常栽種在緯度23度半以南地區。即使,台灣的鳳梨品種好、改良技術優良、甜度高,但國際市場對台灣鳳梨卻是越來越不買單,連過去最大的外銷市場日本,如今也漸行漸遠。
台灣鳳梨外銷至各個國家的出口量皆呈現萎縮,唯一大幅成長的市場是中國,而且95%的外銷量集中在中國市場。
當中,有多少是政治驅動的訂單?又有多少是市場帶來的買單?誰也說不準。
作物生長的時間,趕不上瞬息萬變的政治。
鳳梨成長要18個月,也就是說,2015年11月插苗的鳳梨必須到2017年3月才能收成。兩年的時間,蘊藏的風險太多,眾人都在觀望。
2016年台菲的兩場總統大選,將如何影響台灣鳳梨農的生計。
若是大選過後,政治歸政治,貿易歸貿易,自然是最好。
不過,如果選後蔡英文執政,中國想施展手段對民進黨新政府施加壓力,也是輕而易舉的事。
今年5月,一批輸往中國的鳳梨被驗出歐滅松農藥殘留,中國國家質檢總局隨即發布公文,要求各地檢疫局加強抽檢台灣進口鳳梨。傳到鳳梨農耳裡,難免擔心落入4年前菲律賓的情況。
農民質疑的是,鳳梨出口前都會經過小港檢疫局,也都附上檢疫報告與生產履歷,怎麼還會驗出農藥殘留?就算如同官方解釋的雙方檢疫標準不一,台灣鳳梨也出口中國二十多年了,怎麼會到現在才發現標準不一?
而傳出農藥殘留的鳳梨,來自屏東的東泰果菜運銷合作社,目前已經和另外兩家水果批發商合併為聚善貿易公司,目標也是搶食中國市場大餅,絕不是貿易新手。「農委會的官員跟縣政府都有派人來查阿,都是OK的。」聚善貿易董事長鍾廣富語氣似乎有些不平。
「新聞報出來,台灣消費者不敢買,大陸又擋住進口,那時候鳳梨是大出,一天就差一兩千萬了。」陳映延回憶,當時出口的鳳梨由貿易商倒回國內市場,差一天市場價格就跌13元,國內市場價格險些崩盤。
「那時候一斤9塊還沒人要,還要拜託人收,」周文欽講起來仍心有餘悸,「好險兩禮拜就恢復正常出口了。」
不過,經過這次農藥殘留「羅生門」,卻讓周文欽看清楚這筆生意。「我是覺得後年一定會崩啦,」他說「我是農民當然也想要賺錢」,不過「不正常的市場就要給他崩啦。」
同樣對未來擔憂的還有陳則諭,對中國市場,他跟父親陳憲星意見總是相左,「他們上一代的,就想種越多越好。」當媒體不斷報導鳳梨外銷量增長,市場價格上漲,農民一窩蜂跟進,但「萬一大陸不跟我們買,全部的鳳梨都擠去北市,那(價格)一定崩。」
離開三興村的週日,清晨3點,天還未亮,陳憲星就到鳳梨田忙著催花,仔細點看,鳳梨苗上有一萬根刺,因此農民的手掌總結著厚繭與印著菱形格紋。再次談起中國市場,深鎖的眉頭緩下來「我已經有歲阿,現在多種一點,後擺嘛是要留給則諭。」
這場與天對賭的賭局,農民真能開出贏局嗎?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