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故事〉

維繫台北街道的微笑風景──YouBike調度員與維修員的工作日常
(攝影/陳曉威)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YouBike自2009年在台北市信義區示範營運開始,經過多次改良,目前2.0版本已經是市民日常使用的交通工具之一,2023年平均每日租借量為12萬人次。台北市政府自今年(2024)2月28日起,恢復YouBike前30分鐘免費,3月22日單日租借量更已突破20萬人次。《報導者》攝影記者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裡,透過鏡頭,記錄民眾使用公共自行車系統的日常百態。

(延伸閱讀:〈台北市YouBike多熱門?重啟「前30分鐘免費」後更難借嗎?數據告訴你〉

假日午後,大稻埕碼頭外的YouBike租借站,總是圍繞著等著借還車的民眾,這是週末假日的日常。為了隨時因應大量民眾租借的需求,迪化街永樂市場外,早已整齊排滿YouBike。台北市恢復前30分鐘免費
前台北市長柯文哲在2014年上任後,以「使用者付費」為考量,取消YouBike前30分鐘免費政策。在2月28日之前,YouBike租借原價為4小時內每30分鐘10元,其中北市府補貼5元,民眾負擔5元。
後,這樣的狀況更加嚴峻,調度人員得更即時因應。
Fill 1
(攝影/陳曉威)
(攝影/陳曉威)
Fill 1
(攝影/陳曉威)
(攝影/陳曉威)
Fill 1
(攝影/陳曉威)
(攝影/陳曉威)
Fill 1
(攝影/陳曉威)
(攝影/陳曉威)

調度員,是因應民眾租借需求而生的工作。當YouBike停滿租借樁,民眾就無法還車,得另尋他處;反之,如果租借樁上都沒車,民眾則無法如願借車。調度員就在這樣的狀態下,把集中的車子「解壓縮」推進租借樁,讓民眾可以借得到車;車太多時,就將YouBike拉出來集中「壓縮」在租借站旁,確保民眾有柱位可以還車──這是任職微笑單車10年、目前擔任調度領班的黃琨傑的日常。

平日因應上下班與上下課的尖離峰,黃琨傑得開著貨車,將重達21.3公斤的YouBike搬上搬下,因應民眾單向的需求。跨年更是調度員最忙碌的時刻,得全體總動員,將信義計畫區內租借樁上的YouBike全數撤走,避免人潮擁擠發生危險;等到人潮散去,再將YouBike全數歸位。

(攝影/陳曉威)

民眾的租借行為是個有趣的現象。透過大數據分析,可知台大周邊是台北市租借量最大的區域,過去滿滿都是私人自行車的台大圍牆邊,如今已經被YouBike所取代,台大人更是把YouBike當作日常通勤工具。除此之外,數據上沒說的是,週末假日大台北地區的民眾喜歡租借YouBike,沿著淡水河岸自行車道一路騎往淡水,還車後再搭捷運回家。黃琨傑說:「(淡水)一天就可以累積上千輛車,我們等到夜深人靜時,再陸續搬回市區,這是大台北地區調度最遠的距離。」

Fill 1
(攝影/陳曉威)
(攝影/陳曉威)
Fill 1
(攝影/陳曉威)
(攝影/陳曉威)
Fill 1
(攝影/陳曉威)
(攝影/陳曉威)

截至今年1月,台北市有16,500輛YouBike,維持每一輛車都安全無虞是維修專員的工作。李俊翰維修YouBike已經9年,每一台YouBike輪胎胎壓、煞車到美觀都要顧及,現場無法短時間維修的車就載回基地整理。

李俊翰原本只是喜歡騎車的年輕人,剛好碰到微笑單車徵才,就把騎車和修車當作職業。他抱著YouBike籃子,裡面裝滿維修工具,這是他的公事包。他也提醒民眾,遇到車子故障記得反折座椅,維修專員在巡場時會優先處理。

(攝影/陳曉威)

台北市恢復前30分鐘免費後,微笑單車董事長楊劉麗珠表示,原先預估租借量會增加15%左右,上路後目前數據顯示是增加17%,確實對營運是挑戰。「我們努力滿足民眾的需求,也希望民眾把籃子內的垃圾帶走,讓下一個使用者也能開心享受騎單車樂趣。」

YouBike不只是台北的風景,其他縣市也陸續加入後,逐漸成為台灣街景的一部分。

Fill 1
(攝影/陳曉威)
(攝影/陳曉威)
Fill 1
(攝影/陳曉威)
(攝影/陳曉威)
Fill 1
(攝影/陳曉威)
(攝影/陳曉威)
Fill 1
(攝影/陳曉威)
(攝影/陳曉威)
Fill 1
(攝影/陳曉威)
(攝影/陳曉威)
Fill 1
(攝影/陳曉威)
(攝影/陳曉威)
Fill 1
(攝影/陳曉威)
(攝影/陳曉威)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台灣授權條款釋出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開創組織永續經營之路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