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評論
當今出版物作為邁向公眾的實踐,對於社會而言如同結構洞(structural hole),具備橋接不同群體間的能動,使得理念遠達過去從未接觸過的社群,進而擴增節點來拓展該出版物的內容與觀眾/讀者互動的關係強度;易言之,出版作為藝術實踐能夠突破藝術機制的框架,穿梭在出版與該領域的網絡空隙,實現來自跨域的不同構想。
2022年 《報導者》所出版的年度影曆──2019-2021影像集(後稱《報導者》.影曆)便展現出上述理想的企圖,跳脫以往媒體所出版的制式規格,使用了報紙的媒體(Media)模式來回應「報導者」的紀實語境,並運用報紙的媒介(Medium)形式來創造「閱讀者」的感受介面:倒圓角厚磅灰卡紙裝載著26張分屬不同議題的報紙頁面,布署來自22位攝影師面對社會的第一現場,欲將這些照片組構成一系列具備問題意識的總體作品,編輯與設計在此便成為互為主體的關鍵技術。
編輯與設計在出版產業,為普遍被認知的關鍵技術。而「《報導者》.影曆」更關注在編輯概念如何作為一種創作實踐的姿態(gesture),在圖像世界如此繁多過剩的當下,編輯性(The Editorial)轉向如何在其中發揮新的思想實驗,抑或挖掘出新的藝術形式與內容,而此類型被稱為「編輯者視為藝術家/策展人(Editor as artist or curator),編輯者在此不僅將素材視為文本敘事的元素之一,更將其視為彰顯觀念的載體以及傳播思想的場域。
上述過程中的實踐側重於積累、編目和重新排列影像視覺中的各式元素,並經常按類型來將這些圖像進行組合;換句話說,視覺處理上將影像與其情境相關聯的手段,及其頁面時序的布局策略上,將《報導者》所關注的議題鋪陳出的討論空間,置放在報紙的傳播系統中進行更大範圍的批判,「翻閱」在此成為觀者/讀者參與理念推演的仲介,進而形塑出一種異質空間的語言形式,而非純粹展現空間的本身,如此一來,這些社會事件和議題便有了重新被討論與審視的可能性。
而「《報導者》.影曆」在此所營造的「可讀的空間」不僅是使用大開本的報紙尺寸,編輯與設計更從翻閱觸覺的多樣性著手:使用鄉村紙、經典聖經、日本書籍、芙蓉紙等十一種不同紙材,和不同時空的議題展開對話,透過不同編排調度的事件畫面,使得讀者的批判思考能夠「作用」其中,並意圖呈現出一個稜鏡,折射出角色與身份、政治與社會、知識與議題等命題,此時的報導行動經由報紙物質轉變為物理的證據,而成了編輯在文本裡的情節及敘事,透過此閱讀模式的邀請,讀者便一同進入社會人類學的視角,重新審視我們的日常生活,經由「《報導者》.影曆」的在場,成為事件的目擊證人。
書籍藝術研究者/獨立策展人,1990年生於宜蘭,現生活與工作在台北,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藝術實踐與批判研究博士生。畢業自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曾訪學北京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結業於敬人書籍設計高級研究班;目前實踐範疇與研究主題以藝術家書籍(Artists’ Books)和攝影書為核心。
2018年甫成立「PAPER MATTER」,並創建「藝術家書籍文獻庫」(ABA)以及首部華文語境的藝術家書籍研究型期刊,致力在兩岸三地推廣藝術家書籍與當代攝影書的美學、實踐及其知識建構;曾於亞洲藝術文獻庫、大館當代藝術館、台北市立美術館、國立台灣美術館等機構及兩岸各大專院校舉辦講座與工作坊。
【歡迎影像專題投稿及提案】 請來信[email protected],若經採用將給予稿費或專案執行費。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