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投書

【投書】如何逆轉階級複製?英國博士生、教授走進中小學,提升弱勢生學力
為了改善教育不平等,英國不少民間組織和學校攜手發展支持系統。圖為英國威爾斯一間高中。(攝影/Getty Images/Matthew Horwood)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在社經背景最弱勢的孩子當中,每50位只有1位能進入優質的大學;相較之下,在社經背景最佳的孩子當中,每4位就有1位能進入優質的大學。」
四分之一與五十分之一的差距,是把英國錯綜複雜的教育不平等議題梳理並簡化後,直白又讓人有感的描述。(註)
數據引自英國非營利組織The Brilliant Club 。 此處優質的大學(top universities/highly-selective universities)定義為大學部錄取率低於三分之一的學校,名單主要包含羅素聯盟(Russell Group)的大學及其他數間優秀的學校。

在英國,社會裡的貧富差距與資源落差早已不是新聞,近年來這般資源分配不均的現象更是不斷地向下一個世代複製,孩子出身在怎麼樣社經背景的家庭,往往就決定了他這一生的社會階級。

為弱勢生開一扇啟蒙的窗:博士生、教授走進中小學開課

雖然不見得一定要受過高等教育,才能在社會上好好地謀生過活,不過在今日的社會裡,具備高等教育的學位是許多高專業職業所要求之基本門檻。兩位英國老師發現這樣教育不平等進而導致社會階級複製的現象,長期而言對一整個世代、甚至整個國家必然有負面的影響,於是致力於幫助弱勢孩子邁向優質高等教育的非營利組織The Brilliant Club在2011年誕生了。該組織相信弱勢孩子值得更多啟發與改變的機會,讓他們對升學的策略以及生涯的規畫,都可以有更清晰的想像與更具體的目標。

不僅提倡升學體制裡資源不平等的議題,The Brilliant Club更實際串聯了大專院校以及中小學,把平日在大學裡做研究的博士生、博士後研究員、以及教授,用兼職的方式媒合至中小學為弱勢孩子服務,讓這些學人(scholars)可以為教育不平等現況盡一點心力。這樣的計畫稱為「學人入校課程」(The Scholars Programme),The Brilliant Club會與各大學合作,邀請有意將自己的研究領域介紹給中小學生的學人,共同設計適合中小學生程度的專題教材。

Fill 1
學人入校課程中,中小學、大學與非營利組織之分工模式示意圖。(製圖/黃暉庭)
學人入校課程中,中小學、大學與非營利組織之分工模式示意圖。(製圖/黃暉庭)

The Brilliant Club亦招募願意實際進入中小學教學的學人,給予其面對中小學生時所需的適切培訓;另一方面,有興趣的公立中小學可以向The Brilliant Club註冊登記,該組織會根據雙方開出的時間媒合學人至中小學上課,為小朋友帶來一系列的人文專題或是自然科學專題課程。

「學人入校」教誰?教什麼?怎麼教?

學人入校課程服務的對象為英國公立中小學裡8歲至18歲(即3年級至13年級)的弱勢孩子。這些孩子的家庭背景至少要符合升學體制裡三大弱勢指標之其中一項:在校期間有受領午餐補助、父母皆沒有受過高等教育、或是戶籍地之郵遞區號平均收入為全英國的後40%。

在符合條件的孩子中,各所中小學可以依據孩子的學習動機與學業表現做篩選,讓有高度意願想要參與課程的孩子、或是評估過後最有可能受惠並獲得啟發的孩子參與課程。

Fill 1
學人入校課程規劃包含課前評估、實際上課、期末專題,合格學生將能獲得證書。(製圖/黃暉庭)
學人入校課程規劃包含課前評估、實際上課、期末專題,合格學生將能獲得證書。(製圖/黃暉庭)
每學期每所參與計畫的中小學,會分別分配到一位人文和自然科學領域的學人,在該校開授兩門課、共服務24位孩子(註)
學人入校課程為維持課堂教學品質,以及期末進行專題報告時個別輔導的品質,每一門課的修課人數皆為12人。
。有些學校會用晨間時光或有彈性的選修課時段,也有學校直接使用一般課堂的時段。每套課程都以7堂課外加大學參訪的形式做安排,第1~5堂課依據教材內容,循序漸進地講解簡化過後的專題研究;第6堂課時進行一對一的輔導並給予專題寫作建議,爾後孩子會有一個月的時間完成一份1,500~3,000字的專題報告,由兩位學人輪流批改
學人入校課程的期末報告除了由授課的學人進行批改外,The Brilliant Club還會安排另一位沒在該所中小學授課、不認識這些孩子的學人以匿名的方式批改,以示公平。
,專題報告表現在一定水準以上的孩子能得到一張證書;同時,最後一堂課時學人也會向孩子延伸介紹更多和這門專題課有關的職業及大學科系,好讓他們對未來有更多具體的認識。

課程內容方面,所有負責8年級(13歲)以下課程的學人皆會被分配到一套預先設計好的課程,這是由The Brilliant Club和各大學研究團隊共同設計的教材,確保課程內容有足夠的知識又不會過深。針對11、12年級(16、17歲)的大孩子,負責課程的學人需要在The Brilliant Club的輔導之下,把研究簡化並編輯成一套由淺入深的課程引導學習。至於9年級(14歲)與10年級(15歲),想選用預先設計好的教材或是較深入的自編教材都是可以的。

10年下來,學人入校計畫從最初服務的12位孩子,到現在每年可以有超過1,200名兼職的學人,為全英國超過15,000名弱勢孩子提供不同主題的專題課程。

從小熊軟糖的光學實驗,認識血氧機原理
Fill 1
「學人入校課程」自然科學類教材,每本的主題與難度雖不盡相同,內容約為60~70頁,但共同目標都是讓學生體驗大學專題式學習。(圖片提供/黃暉庭)
「學人入校課程」自然科學類教材,每本的主題與難度雖不盡相同,內容約為60~70頁,但共同目標都是讓學生體驗大學專題式學習。(圖片提供/黃暉庭)
我於2020年以兼職入校教學的學人角色加入The Brilliant Club,迄今於5所學校
筆者服務的學校皆在大倫敦地區。校名與年級分別為East Lane Primary School - 5年級;Forest Gate Community School - 8年級;Eastlea Community School - 9年級;St Ignatius College - 12年級;Park High School London - 12年級。
負責過3門不同主題的自然科學專題課程。

我總共帶過3門課程,包括給國小5、6年級的「需要多少工程師才能做一支冰淇淋?(How many engineers does it take to make an ice cream?)」、給中學7、8年級的「照亮身體(Illuminating the body)」、給9到12年級的「用危險的武器來治病:癌症放射治療是怎麼運作的?(Treating disease with dangerous weapons: How does cancer radiation therapy work?)」。即便貫穿每一門課的主題與難度不盡相同,自然科學類的課程都有個共同的課程目標──讓孩子們體驗大學裡聽課與討論並行的專題式學習,並且學會查找資料、做科學的思辨論證,最終完成一份有邏輯、有佐證去支持論述的科學專題報告。

要達成這樣的課程目標需要循序漸進地去引導孩子,最常用的策略就是換位思考、用淺白的語言以及生活化的題材,解釋有點困難的科學概念。

好比「照亮身體」這門課,課程圍繞著「近紅外光光譜儀」(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NIRS)的原理與應用,期末孩子們要撰寫一份報告設計一個光譜儀給運動員,並簡略地闡述其設計中要使用哪些零件以及原因。在這門課中,有堂課是要讓他們認識基本的光學物理在醫學上的應用──「血氧機」。要讓8年級的孩子理解血氧機的原理,直接地解釋理論絕對不是好方法,於是課堂裡我先帶他們複習國中生該知道的光學物理,像是反射、折射、繞射、色散,接著用隨手可得的小熊軟糖與彩色光源做簡單的實驗,讓孩子觀察不同顏色的光照到不同顏色的小熊軟糖時會有什麼變化。

透過簡單的實驗與觀察,孩子們先會了解到不同顏色的小熊軟糖被不同顏色的光照射後會有不同的吸收、反射、穿透比例;即便顏色相近的黃熊跟橘熊也會表現得有所不同。此時再引入「吸收光譜」概念並舉幾個生活中的例子
舉例:生活裡看到樹葉是綠色,就是因為葉子在被白色的可見光照射到之後,主要反射綠色的波長,因此我們會看到它是綠色;其他波長(其他顏色)的光則被葉子吸收了因此我們看不到。
,他們就能清楚理解每個物體對七彩光線各段波長的吸收能力不同,因此物體會呈現不同的顏色。最後,再解釋動脈與靜脈因為血液中氧氣濃度不同,除了外觀上顏色不太一樣,其對可見光的吸收能力也有所不同。至此,孩子們便能清楚理解科學家在設計血氧機時運用的原理──選擇兩道波長合適的光,一道為動靜脈對其吸收程度差不多的光,用來當作基準;另一道為動靜脈對其吸收程度相差甚大的光,用來分辨血中含氧量多寡。所以使用時只要簡單地把血氧機夾在手指末端,感測器就可以計算這兩道光穿過血液後的光強度變化,得到血氧濃度。
「怎麼擠完牙膏?」生活化提問更激發孩子思考
Fill 1
筆者在Forest Gate Community School上課、與學生互動情形。(攝影/該校教師Oliver Walsh,黃暉庭提供)

除了用小熊軟糖實驗這般生活化的類比解釋科學概念,在熟悉班級孩子的狀況後於課堂裡做出一些調整,也是學人們進入中小學後不斷被鼓勵使用的策略。好比在給5年級孩子上「冰淇淋課」時,幾堂課下來發現孩子們對冰淇淋原料比例的計算與製作過程稍微地缺乏興致,於是我索性在「用工程設計的想法解決問題」(solving problems via engineering design process)單元中,改用更貼近日常的「如何擠出最後一滴牙膏/番茄醬」取代原本圍繞著冰淇淋生產的主題,作為給他們課堂練習的題目。

那是次成功的小嘗試,也是在該門課中首次看見有一半的孩子在討論時間結束後都躍躍欲試地想要舉手發言。這題沒有標準答案的練習,以他們的年紀可以依序說出問題(Problems)、想法(Ideas)、計畫(Plan)與行動(Do)就是好答案了。

最終,有幾個人大同小異地回答可以設計像是擠壓器的工具;還有幾個人則回答要怎麼破壞包裝擠出最後一滴,讓人好氣又好笑;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有個孩子竟然想到可以透過改變包裝的材質來調整牙膏跟番茄醬黏滯與流動的程度。這就是摩擦力的概念啊!這個孩子才小學5年級而已呢!課後回想起來,我深刻地感受到使用生活化而且讓孩子有共鳴的題材,在課堂裡是多麼真實地可以促進思考、討論及參與。

課堂結束然後呢?孩子自我肯定與升學追蹤分析

我負責的3門課程皆屬於理工專題,期末要求學生針對特定的題目撰寫一份專題報告,學生需要針對問題(Problems)、想法(Ideas)、計畫(Plan)、行動(Do)與改善(Improve)都寫下幾個段落的紀錄,並練習討論優缺點、引用資料來支持自己的論點。即便是乍聽之下對中學生有點困難的「癌症放射治療」課程,多數孩子依然可以在給予適當引導之後,有條理地以中學生的程度寫出癌症成因、診斷癌症所需的檢查以及常見治療方式,同時挑選一種特定的癌症,簡單描述其可能的症狀、如何進行治療、治療的過程中會有哪些醫事人員參與其中以及病人在接受治療後會有哪些潛在的副作用。

在這樣的課程裡,多數能確實完成對他們的年紀有一點挑戰性的期末報告,我的經驗裡,班級裡平均有1~2成學生表現得超乎預期,甚至可以引用一些學術期刊的內容來支持自己的論述;然而在同樣的班級中,也有2~3成孩子的表現遠不及通過課程並獲得證書的門檻,期末報告不但字數不夠,內容與結構亦是鬆散雜亂。

整體而言,不論是寫作表達(written communication)、專題知識(subject knowledge)、思辨邏輯(critical thinking),在分析數千名參與過學人入校課程的孩子後,他們的期末表現和學期初相比,平均下來各項目都有10~15分的進步;同時在期末回饋問卷中,接近80%的孩子能理解為什麼需要上大學、在大學裡是怎麼學習的,並且有60%的孩子認為在上完專題課後自己已經具備超過其年級兩年以上的專題寫作能力。

學人入校課程不僅替學生開拓了視野,學會許多知識與專題寫作技巧,也有效地提升他們的自信。除了短期成效,長期而言,這樣的課程到底能不能在孩子心中種下未來的種子並成功地萌芽成長,一樣值得關注。

根據英國大學入學中心(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Admissions Service, UCAS)與The Brilliant Club合作的追蹤分析,在比較GCSE
GCSE (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是英國學生完成普通中等教育考試後頒發的證書。該考試相當於台灣的國中升學會考。
高中入學考試同分、且具同樣社會經濟條件背景的千名孩子後,參與過學人入校課程者,有61%可以拿到優質大學的入學許可,比起對照組的孩子高出了17%;此外,不論是確實採取行動去申請優質大學的人數或是實際拿到優質大學入學許可的人數,參與過學人入校課程的孩子與對照組相比,也連續5年都有顯著的差異。
改變不平等,需要所有人一起出力拉拔弱勢學生

縱觀來看,學人入校課程提供了弱勢孩子學習與生涯規劃的啟蒙機會,透過為期數個月、貫穿學期的學習,孩子們可以有足夠的時間消化知識並且循序漸進地成長。對學人而言,每一至兩個星期去中小學上一次課的承諾並不會占用過多的時間;同時,可以用自己擅長的研究領域為主題去設計課程不僅能縮短備課的時間,在面對期末專題的細節以及生涯規劃的疑問時,學人也較能給予孩子具體且明確的答案。

當然,這樣新穎的課程要能落地執行,背後需要許多單位的通力合作才能實踐。首先,英國的大學都有意識到高等教育日益嚴重的不平等問題,像是牛津大學與劍橋大學都訂下了目標,希望在2024~2025的學年度時,讓社經背景最具優勢的學生與社經背景最弱勢的學生之新生人數差距,從現今的14~15倍縮減一半至7~8倍,因此各大學普遍都會鼓勵學人參與類似的計畫並且給予支持。

中小學端方面,基於英國的升學體制,進入高中後學生的上課科目是既多元又能自由選擇的(註)
英國的高中學制稱為Sixth Form 或是A-Levels (Advanced levels),中文翻譯為「大學預科」。在為期兩年的時間裡,學生依據其興趣或專長選擇3~4個科目修習,並且於畢業時參加其所修習的科目之考試(A-level qualifications),作為申請大學的分數。該考試用等第的方式評分,類似台灣之學科能力測驗。
,並且在申請大學時各大學科系可以自行開立規定,告訴學生申請本科系需要修過哪些科目,因此中小學老師們都知道盡早讓孩子拓展對未來的想像是多麼重要,好讓他們在做升學決定時已經對未來有一些具體的認識,學人的加入也有機會啟發學生。
回到台灣,台大學生與公立大學的學生之家戶所得中位數分別超過150與100萬元,遠高於全體學生樣本之家戶所得中位數86萬元,同時學生之家戶所得與資產和高等教育的機會呈現正相關(註);此外,高等教育的擴張則導致資源不平等的分化加劇,台灣的高等教育以「私立」與「技職」的雙重分流擴大了階級差異,來自社會經濟條件優勢階級的子女仍有較高之機會就讀高競爭力且資源充沛的公立大學,讓下一代較容易地繼續成為社會裡的優勢階級。(註)
〈臺灣高等教育的擴張與階級複製:混合效應維續的不平等〉張宜君、林宗弘 ,《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2015。

當然,台灣已經存在一些提供偏鄉學校或弱勢生機會的升學管道,也有一群用心的師長花費心力投入於偏鄉的服務並嘗試給弱勢孩子帶來更多的啟蒙。然而在制度面開放了幾道門給弱勢孩子的同時,我們是否能盡量讓為數眾多的弱勢孩子都獲得啟發的機會,讓他們對未來懷抱更多具體的認識與憧憬,甚至懂得往開給他們的特殊升學管道前進呢?

要啟發並拉拔更多的孩子,其實不用一個人多做很多事,但需要一群人一起,每個人都多做一點事。為下個世代形塑一個人人有機會接受優質教育的理想環境,絕對還有許多值得嘗試的新可能。期待有一天,台灣也可以有更多適合在地體制的支持系統。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開創組織永續經營之路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