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一般在討論資本主義社會「階級世襲化」的問題時,經常會把焦點放在教育與階級流動的關係上;《報導者》幾天前的文章〈【數字說話】教育能翻轉人生嗎──高教的反向重分配現象〉,則為此議題的討論提供了重要參考數據。
根據《報導者》的說明,這篇文章是作者整理自台灣大學經濟學研究所沈暉智2016年的碩士論文《教育翻轉人生?論家戶所得與資產對子女教育之影響》;除了整理之外,《報導者》還根據論文所提供的數據編寫了一個有趣的互動程式:讀者在填入「家戶所得」後,即可換算出「進入台大就讀」的機率。這無疑是一篇製作認真、值得一讀的報導。以下我先簡略說明一下這篇報導的觀點,再加以評論。
這篇報導主要的幾個論點如下:
- 階級流動可以減緩貧富不均所造成的社會問題。
- 因為教育程度與成就收入成正比,教育乃是改變階級身分、促進階級流動,從而減緩貧富不均的重要機制。
- 透過平等的教育機會,可以改變階級世襲化(即代間不流動:上一代貧窮、下一代也陷入貧窮而無法翻身;反之亦然)的狀況。
- 然則台灣的高等教育似乎缺乏階級流動的功能:家戶所得高的學生進入排名前面學校的機率,遠高於家戶所得低的學生,後者進入了排名較後的學校。
- 排名前面的學校獲得較多教育資源,排名較後的學校則分配到較少資源;如此教育資源反向重分配的現象,對弱勢學生無疑是雪上加霜。
- 國立大學長期維持「低學費高補貼」並非是真的公平。
- 多元入學方案可能可以略微減緩階級世襲化的現象;另外,在早期教育中創造更平等的環境與提供豐富的訊息,亦可增加弱勢學生的視野與經驗(當然在高教端亦應如此),因而可能強化個人努力奮鬥的動機。
以上大概就是本篇報導的論點;雖然觀點並非新創,但卻貢獻了過去許多論者一直無法呈現的數據,尤其是針對上述第4點,它用數據證明了:
- 台大學生家庭所得之中位數為150萬左右,高於全體公立大學的110萬,也高於私立大學的100萬。
- 所得最高的5%家戶進台大的機率,是所得最低5%家戶的6倍;甚至根據相同資料,讀者可以預測特定所得之家戶子女進入台大的機率。
- 超過一半(51%)的台大學生來自所得最高的前20%家戶。
- 家庭愈富裕愈容易進入排名前面的學校、而其分配到的教育支出也愈多,反之亦然。
無論如何,本篇報導似乎有觀點不一致的地方,即上述的第6點「國立大學低學費高補貼政策並非是真的公平」。作者在此暗示著應當取消國立大學的「低學費高補貼」政策。而除此暗示外,作者並無提出其他的建議,例如:收取國立大學高學費以補助私校;或者建議顛倒整個補助政策,例如:愈弱勢家庭補助愈多的教育支出。沒有其他的建議,光是暗示取消國立大學的「低學費高補貼」政策,恐怕恰好與本文核心的立場「促進階級流動」相互牴觸。
因為第一,國立大學收取(例如,與私立學校一樣的、或更高的)高學費,其實毫無促進階級流動的作用;相反的,當國立大學學費管制一但被打開,在現實上私立學校必然跟進向上調漲,如此作法只是讓弱勢學生更受經濟拮据之苦而已。我認為,此暗示明顯與文章本身主旨背道而馳。若真要檢討國立大學低學費政策,應當著眼於私立學校學生學費之減輕;如此作法,才能在實際上協助弱勢者不用煩惱經濟問題,專心於教育成就的取得。
第二,國立大學的高補貼政策應當是私立大學向上提升的標準。我們不能以向下競爭(race to bottom)的方式來解決資源不平等分配的問題;換言之,減低對國立學校的補助只是降低整體教育的水準而已,沒有任何人獲益。相反的,透過提升私立大學教育補助到國立大學的水準,能夠實質上增加私校學生的資源,創造一個更為平等的學習環境,直接促進階級流動,減緩貧富差距所帶來的問題。
其實,對於如何透過教育經費的分配政策以促進階級流動,作者竟然無法提出「私校的低學費、高補貼政策」的簡單解方,反而遠渡重洋,走到「多元入學方案」、「早期教育增加視野以增強學習動機」這類的曲折方案,實在令人難以置信。簡單的說,高教現況中是反向重分配(這是作者提出的),其對治之法就是資源的正向重分配啊!這應當是不需要解釋的道理;如此,自然能強化教育的階級流動功能,這不就是作者念茲在茲的嗎?!
再說,多元入學方案(即繁星計畫)只是提升了排名前面大學中的弱勢學生比例,大概很難改變貧富兩極化的高教排名結構。所謂提供豐富訊息以促進追尋成就的動機,雖是不錯的主意,但卻不知道有何實證研究可以說明家戶經濟弱勢者進入排名較後的學校,是因為視野與動機之缺乏。再者,於早期教育端營造平等的教育環境當然很重要,但在經過中級教育的殘酷篩選與分類後,亦不知如何做到讓弱勢學生不會因為經濟弱勢而被淘汰。我並不反對上述這些想法,但最直接、最簡單的作法不就是針對當前的反向重分配進行矯正嗎?而矯正之道不就是正向重分配,讓所有的弱勢學生獲得更好的教育資源,直接改變現況嗎?這是一條簡單且正確的道路。
其實對於教育階級流動功能的式微,並非是新觀點,國外亦有諸多研究討論過相關的議題。例如Bowles與Gintis於1976年所著的《資本主義美國的學校教育》(Schooling in Capitalist America),他們採取了結構的視角,主張資本主義下的學校教育採取了表面平等的「功績主義」(meritocracy,即一切按照考試與績效來區分學生之社會地位),實則是掩蓋了教育體系所再製出的階級不平等。他們的核心批評是,教育體系實際上是符應(correspondence of)了資本主義的意識型態與社會階層的分類方式,而不是自由主義者所認為的公平機制。雖然按照他們(其實已經過時的結構符應論式)的說法,教育體系似乎缺乏獨立於經濟生產體系之外的自主性,從而也失去了自我改革的可能,但他們的批判卻可讓我們重新思考台灣社會對功績主義的高度迷信。
我曾在許多場合詢問過排名前端的學生,問他們如何看待當前學校排名與資源分配的問題,特別是問關於「私校低學費高補貼政策」的看法(當某「後段」私校與台大的教育補助一樣,甚至更多時),大部分的回答是對「『後段』學生是否值得高補助」的高度質疑。我想,這樣的功績主義心態在家長、教育官員、教師、乃至於社會大眾心中都深刻的存在著吧!
人們心中還是不顧現實的、盲目的相信著「應當把資源留給『好』學生,畢竟他們值得這些獎勵」!即便各種證據已經顯示出學校排名、資源分布與社會階級之間的緊密關聯,台灣社會依然無法接受透過教育資源的正向重分配,來提供真正的公平教育環境,以解決階級流動停滯的社會問題。
我不知道作者是否有著功績主義的心態,故而障礙了他直接提出「正向重分配」解方的想法。我只是遺憾於弱勢學生們那些徒勞無功的努力、對此弱肉強食般的教育體系無可奈何的順服、以及永無止盡的面對生命過程中不斷出現的自我放棄念頭。我希望台灣的教育改革者必須認真的、毫不妥協的思考這篇文章所提出的根本事實:我們的教育正在強化階級世襲化現象;而我們應當要有真誠的勇氣去改變這個不正義的體系。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