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投書
《報導者》去年一篇讀者投書〈公費醫師,你們不必再自卑──共同改善偏鄉醫療環境〉,以及最近《搶救兒童高死亡率》專題報導中的〈從醫療奉獻到經營事業──偏鄉兒科醫師的世代轉折〉,都跟公費醫師制度有關,也點出「專業發展受限」、「家庭因素」,會讓公費醫師乃至一般無公費身分的醫師不願在偏鄉留下服務。
我認為,台灣現行公費醫師制度的缺憾,是仍用「公費生簽了賣身契」的思維,企圖填補偏鄉醫師人力缺口。制度的目標,是鼓勵公費醫師下鄉後長久留任,照顧偏鄉民眾健康,但制度本身對年輕公費醫師生涯、職涯的實際需求,一直欠缺充分的觀照體察。
我的太太是一位在台東服務的兒科公費醫師。我們一家五口,包括我爸與我的兩個小孩,在台東生活已兩年多。老家在台北、並非醫師的我,很幸運地能在台東找到工作,在配合太太公費服務調動過程中,無須離開職場,也能兼顧家中老小。
然而,公費醫師因為配偶就業謀職、子女托育教育等問題,必須與配偶、孩子分隔兩地的情形,所在多有。有的醫師把子女交給自己父母或配偶雙親照顧,或是把孩子留在原居地給配偶帶,自己一人獨自在分發地工作,週末假日才與家人見面。公費醫師、在職配偶、受祖父母照料的小孩「一家分隔三地」的情況也是有的。這段期間,我們看到一些服務年數屆滿才離開的公費醫師,也有人因為離家太遠等因素,積極尋求調往其他縣市、離家更近的院所。
搬來台東之前,我對於醫療資源分配、健康不平等相關議題就感興趣,由於對少子化等人口變遷現象充滿好奇,也前往英國倫敦政經學院進修人口統計學科。或許這些因緣,讓我對於離職隨太太搬到醫療資源稀缺的地方生活,沒有太多掙扎,並且也想親臨實地瞭解現況。
當初,醫學中心次專科訓練將結束的太太預備接受公費分發時,手上有兩個選項:台東、澎湖。我覺得若留在台灣,與親友聯繫、我自己謀職都容易些,我也嚮往台東的好空氣,想給孩子健康無污染的童年,就鼓勵太太選擇台東。確定要來台東之後,我抱著「先當全職奶爸也無妨」的心情搜尋台東工作機會,結果順利找到縣政府的職缺。
其實,公費醫師制度中,最容易引發質疑的部份,是有些醫師分發作業不夠透明公開。常聽聞有「門路」的人,比較有機會知道「好缺在哪裡」,沒有門路的人只能被動聽命,坐等分發。我認為,分發過程,包括衛福部與偏鄉醫療院所針對公費醫師職缺的討論溝通,應該更加透明公開,讓公費生分配真正符合偏鄉醫療的需求、也消除分發不公造成公費生的不滿。
另一個較少被關注的狀況,就是偏鄉醫師專業發展機會受限。這並非只是晉升管道少、偏鄉院所軟硬體落後(像是醫材設備不足、同科別能切磋專業的同儕師長少),其實專科醫學會年會或研習課程,常在大都會舉辦,偏鄉醫師參加「繼續教育」的路程遙遠,也對這群醫師專業能力精進,造成一定影響。
此外,我們同時可以思考的是:難道一定要用年輕公費醫師來彌補偏鄉醫師人力缺口嗎?
衛福部開辦「延攬旅外專科醫師返鄉服務計畫」已有5年,但根據媒體報導,僅12位醫師「回游」,顯然推廣成效不太好。這也可能反映出,這些醫師返台服務的經驗不是特別理想,讓他們沒有太強的動機去幫忙宣傳。問題可能是上位者不瞭解鮭魚返鄉醫師的實際服務情況,讓計畫美意無法完全落實,使原本有心貢獻鄉土的資深醫師,也感到意興闌珊。
或許衛福部應該更努力做「媒合」工作,讓鮭魚返鄉醫師的專長,在合適的地方,發揮更大效益、造福更多民眾,並且全力網羅「壯年醫師」到偏鄉服務,當做取代「年輕公費醫師人力」的可能途徑。有一定專業歷練、但又沒有年幼兒女或高齡雙親需要照顧的醫師,豈不是最適合到偏鄉服務?如果能提供接近西部醫院的薪酬、設備、團隊,再提供火車票、機票等交通方面的補貼,甚至每年多加幾天「探親假」,說不定會有更多嚮往鄉村樂活的壯年醫師願意到偏鄉服務。
偏鄉既然是「偏鄉」,無論從產業、醫療、教育、整體生活機能等角度觀之,都與都會區有落差,本來就很難「留人」,硬要留人,反而是不正常的。
若非是懷抱宗教情操,或是熱愛鄉土自然、嚮往慢城樂活,「留下」本來就不是多數公費醫師職涯發展的最優先選項。主管機關只想用獎金留人,或單方面延長「服役」年限、加重「違約」懲罰,只會讓公費醫師對於在偏鄉服務心生更多怨懟,無時無刻只想落跑,這對公費醫師制度推動、偏鄉人口的健康福祉,是雙輸局面。
如今志在醫科的高中生,不像從前那樣難以取得公費醫師相關訊息;同時也出現包括「公費醫師自救小組」這類臉書專頁揭發批判公費醫師制度實況的內容,必會讓學子對於「醫學系公費生」這條路,抱持保留態度,裹足不前。更何況,單單為了「免學費」而選擇當公費生的學生,恐怕已經很少,未來只會更少。
從人才徵募的角度來看,過去主管機關未能主動對「未來的公費醫師們」詳細說明公費服務的職場實況並大力改善制度瑕疵,已經讓負面觀感深深扎根。如今,更該加快腳步強化偏鄉服務誘因,同時積極將偏鄉行醫、公費服務的「意義感、價值感」做更好的整理呈現才行。
當「偽台東人」的這兩年多,我看到地方建設的逐步提升,讓台東這塊土地,從都市人只想來此渡假小歇的後花園,漸漸變成可以考慮在此謀生的家園。原本黯淡冷清的街頭、社區,因著新商家的開門、閒置空間的靈活運用、返鄉創業青年的認真耕耘⋯⋯增添了人氣與活力。我相信台灣有很多「偏鄉」都是這樣,正在努力變得更好,也只有當偏鄉變得不像「偏鄉」,才會有更多人願意留下來生活打拼,貢獻所長。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