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趙麟宇、高若想/固定健保點值是醫療人員的幸福未來,還是美麗的騙局?
「健保固定點值」是健保制度與醫療勞工的轉機,還是危機?圖為高雄醫學大學醫療企業工會不滿醫院加薪金額過低,參與五一勞工大遊行表達訴求。(圖片提供/台灣醫療工會聯合會)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在急診躺了3天,根本排不到病床」!疫情過後,許多醫療人員苦夠了、累怕了,紛紛離職,「醫療人力荒」進而造成醫療資源短缺。恰逢大選,總統及立法委員候選人喊出「健保點值1點1元」的政見,固定健保點值、健保改革、合理醫療支出、穩定醫療人力、提高醫療人員待遇⋯⋯這些詞彙總是一起出現,好像綁在一起,形成一組不證自明的推論。

立法院接連召開公聽會與協商會議,「固定健保點值」一時熱議,立法委員紛紛喊價,0.9元?還是1元?而總統與衛福部擔憂健保體制受衝擊,向立法院隔空喊話,沸沸揚揚。近半年的攻防後,立法院於7月16日通過「主決議」,要求衛福部進行健保改革具體措施,於2025年6月30日前達到平均點值1點0.95元,維護全國醫事人員權益。

等等,讓我們回到上一步。「健保固定點值」,真的可以穩定醫療人力、提高醫療人員待遇嗎?還是⋯⋯可能恰得其反?

什麼是健保「固定」點值?

要說明健保點值,必須從台灣的醫療制度開始談起。世界各國常見的醫療體制有3種:公醫制、自由市場,以及社會保險。公醫制像是台灣的「國民義務教育」,由稅收支應醫療全國人民的醫療費用,多數醫院為公立醫院,政府經營。自由市場則是由民眾自由購買醫療服務,買不起就別看醫師,市場中有則許多商業保險的運作。社會保險則是介於兩者之間,政府向民眾收取「健保保費」、成立「健保基金」,病患的醫療費用主要由基金支出,政府會付款給醫院;這樣的制度設計,既可以達到平均風險的效果,讓不幸罹病的民眾不至於破產,又可以讓醫療端維持民間的活力與彈性。

1995年台灣健保開辦後,很快面臨一個困境:政府向民眾收取的保費,不足以支付各醫療院所向政府請款的實際開銷。怎麼辦呢?健保「總額制」應運而生。健保署每年會設定一個金額,是評估今年將能收到的保費加上政府補助的「總額」;健保署會告知各醫院,這就是今年全台灣所有醫療院所向政府請款的總金額上限,如果實際請款金額超過「總額」,那麼依據超過的狀況,每一間醫院所能領到的錢,都要打折。

各醫療院所會依據實際的醫療服務量,向健保申報「點數」,正常的狀況下,健保點數1點就是1元。若全部的醫院都要被打9折,則1點降為0.9元;若全部打85折,則一點降為0.85元──這就是「浮動點值」。

在社會保險的財務邏輯中,「點值」的制度設計,應該發揮像是「韁繩」的作用,遏止醫院為了賺錢而鼓勵民眾浮濫就醫的狀況。然而,對於醫院經營者來說,既然利潤變薄,那便是更要加倍的「衝量」,才能確保醫院維持一定的營收。更何況,醫療產業是高度競爭的市場,我的對手一定會「衝量」,如果我不跟著衝,最後點值降低、拿到的總給付反而會更虧錢,這樣怎麼可以呢?

在這個「點值降低」、「點數反而衝高」賽局裡,沒有人是贏家。囚徒困境的惡性循環愈演愈烈,點值愈是打折打到骨折,醫院愈是加足馬力實施醫療行為,接著迎來更低的點值。醫院經營者恨透了健保,和醫院分潤的少數醫療人員也恨透了健保,領固定薪水的醫療勞工也跟著氣氛恨透了健保。

日前《天下》雜誌報導,儘管由於醫療人員不足等因素,全台病床目前高達4成未使用,與此同時,卻有30家醫院正擴建或正要開幕,共增加1.2萬床。報導中,醫院院長紛紛大嘆委屈,表示擴建分院、增設病床,都是為健保點值低廉所迫。就算現在沒有醫療人員能撐起擴大的醫療量能,也得在市場上擴張版圖,才能與其他醫療財團一較高下。

讓我們想想,如果總額制瓦解,健保點值「固定」、不再打折,會發生什麼事?當醫院多做一點,賺的錢從0.8元變成1元,單價提高,醫院經營者會惜福知足,想說維持一樣的利潤就好,而減少服務量嗎?還是會更加衝高服務量,獲取更高的利潤?

醫院追求獲利的傾向是天生的,這是資本的本質。然而醫療作為公共服務業、牽涉人民的基本權利,政府有義務提出有效的政策,來框限醫院的逐利,將之引導為對全民健康最有保障的模式。當點值鬆綁、總額制瓦解,形同剎車和韁繩都失靈,醫療資本就更往獲利的方向衝過去了。醫療體系在公共服務和商業獲利的天平上,會更往後者的角度傾斜。

確實,台灣邁向高齡化社會,國民平均壽命延長又延長,大家對「健康」的標準提高,客觀且必要的「就醫需求」自然會增加。然而,醫院為了賺錢而刺激消費、民眾浮濫使用醫療資源的狀況,也確實存在。當健保制度對於醫療機構追求營利的經營邏輯沒轍、甚至變相鼓勵時,形成了一個詭異又矛盾的僵局:醫療人員一方面對於民眾濫用資源、過度就醫感到憤怒,把自己的過勞歸因於太多的病患;二方面醫療體系卻在製造更大的水池,創造需求,追求更大的容納空間,渴望更多的病患。

醫療體系的水池愈來愈大,那麼,水從哪裡來?總額制度一旦打破,健保基金的缺口如何填補?立法委員要求公務預算撥補,衛福部與健保署則是頂回去,說要漲民眾的保費。公務預算撥補,勞保的前車之鑑就在眼前;漲保費,哇,愈來愈少的受薪階級要扛起愈來愈多的高齡者與醫療需求,這保費是要一路漲到哪裡去啊?

醫療人力不足,怎麼解決?醫院是沒有錢,還是沒有心?
Fill 1
嘉基體系戴德森醫療關係企業工會爭取加薪6%,與醫院協商未果,聚集200人在醫院外遊行抗議,喊出「有錢蓋分院、沒錢給加薪」。(圖片提供/台灣醫療工會聯合會)
嘉基體系戴德森醫療關係企業工會爭取加薪6%,與醫院協商未果,聚集200人在醫院外遊行抗議,喊出「有錢蓋分院、沒錢給加薪」。(圖片提供/台灣醫療工會聯合會)

健保制度問題複雜難解,讓我們先來談談另一件事。對民眾來說最直接、親身面臨的困擾:醫療資源短缺,其根本原因是醫療人力不足。

2023年,疫情緩解,終於可以鬆口氣,殊不知醫療體系緊繃了3年、繃到內傷,鬆一口氣,全身筋骨反而就散了。在疫情中未曾受到善待的護理師,疫後卸下道德壓力,終於可以提離職。大量的護理師離職,在醫療體系中造成連鎖反應:醫院縮減病房的病床數,結果急診病患壅塞,急診護理師也想離職;急診病患中輕症者被趕回家了,重症的才能收進病房,而病房護理師人力緊繃還要照顧重症病人實在太辛苦,接著又離職。醫療量能一路下探,衝擊醫療剛需,媒體大篇幅報導護理師離職潮、甚至稱為國安問題。直到這時,政府才出面,喊出護理政策;基層護理師與工會數年來不斷反映的人力問題,政府終於說要解決。

行政院在2023年下旬提出「護理人力12項政策」,包含三班護病比及達標醫院獎勵、規劃護理人員夜班費獎勵機制、護理友善職場典範獎勵、調升公職護理師比例、建立護理教考用協力整合平台、推動住院整合照護計畫、護理新手臨床教師制度及擴大護理人才力培育等計畫。

政府提出政策、緩緩地開始執行,真的有使護理師留下來嗎?今年3月,「三班護病比」政策上路,規範白班、小夜班、大夜班等不同班別護理師照顧病患數量的上限,希望透過設置工作量上限,緩解護理師過勞問題。同年5月,醫療工會召開記者會,揭露三班護病比「超標」的醫院名單,發現幾乎全台灣的醫院都名列其上,證實政府政策的無效。工會痛批,衛福部對於三班護病比採「獎勵」實施,沒有入法強制,對超標的醫院也沒有罰則,醫院根本沒有動力要配合,護理師的過勞地獄,一點都沒有緩解。

對此,衛福部透過報導反駁,指出護理師的平均年齡逐年提高,顯見護理政策「留任見效」,護理師在職場久留的意願提高,證明職場環境已經改善。然而,工會更進一步分析數據後,提出反證:護理師平均年齡確實逐年提高,但原因是新進護理師連年下降、新人不願意進來;與此同時,中生代護理師也留不住,人數節節衰退。而年過40的護理師,離開職場的門檻較高,因此隨著時間增加,人數也愈來愈多。也就是說,護理師平均年齡提高不但無法推論「政策留任見效」,倒是反映出護理高齡化的隱憂。

到底要怎麼做,才能讓護理師留任?台灣護理產業工會理事長羅運生表示,政策講得天花亂墜都沒有用,要「真正的」改善護理師的勞動條件才行。政府應該要落實「三班護病比」的規範,在每一間病房、每一個時刻,護理師照護病患的數量,都不可以超過規範。而醫院,應該相應地聘僱合理數量的護理師,而不是總想著怎麼以「最少的人力」、「最低廉的人事成本」,來完成既有的業務。

舉例來說,當護理人力不足,醫院常常要求護理師「跨科支援」。今天內科的病患比平常少,恰好外科的病患數量比平常多,哇,那可不能讓內科護理師閒著,要求內科護理師去外科病房照顧病患就好了,這樣也省了外科病房護理師的加班費。看似荒謬,實際上多數醫院便是這樣運作,對護理專業毫不尊重,更是以「人力最大化運用」,為思考護理師人力安排的核心動力。

更不用說,許多醫院時至今日仍然禁止護理師申報加班費,在病人數少的時候強迫護理師放假,因為人力不足而要求護理師上「花花班」。近來許多醫院宣稱為護理師「加薪」,實際上卻是要求護理師簽署「留任合約」,如果無法依約在醫院中工作2年,在職期間的「加薪」要全數返還醫院,甚至還有懲罰性違約金。在這樣危機四伏、恐嚇大於善意的職場中,護理師看不見未來,自然會離開。

到底要怎麼做,才能讓護理師留任?為護理師貨真價實的加薪,需要錢。各單位都聘僱合乎三班護病比所需的護理人數,需要錢。讓護理師報加班,也需要錢。醫院沒有錢來做到這些事嗎?抑或是有錢,卻沒有心要這麼做呢?我們不得而知。我們只知道,醫院一間比一間會哭窮,說因為健保點值下降,營運困難,非得政府提高健保點值、固定點值,才能改善護理人力問題。

假設醫院真的是因為沒錢,才會無奈地剝削基層員工來維持利潤,那麼⋯⋯當醫院多賺錢,就會用在醫療人員身上嗎?

涓滴效應,還是整碗端走?

在今年上旬「1點1元」的爭論剛開始延燒時,有醫界團體宣示,若健保點值保障1點給付1元,醫界將為醫事人員加薪20%。時任衛福部部長薛瑞元則回應,不如醫院先替醫事人員加薪20%,針對加薪的醫院,就考慮給予健保點值1點1元的保障。

薛部長的回應,充分展現政府對於醫療院所的不信任:政府多給醫院錢,醫院也不會把錢分給員工。這樣的不信任其來有自,多數醫療勞工(本節醫療「勞工」係指主要收入結構來自領取固定薪資,而非來自與醫院分潤的醫療人員,下同)可能也有同感。然而,「涓滴效應」存在與否,不能憑感覺而論,我們應該可以從醫院的財務報表中得到端倪。

醫院賺錢與否,可以由兩個指標來呈現:醫務利益率、稅前淨利;前者是指醫療行為所產生的獲利占營收的比率,後者則是將「非醫療」行為後的獲利亦納入考慮。而醫院賺的錢有沒有分給勞工,則可由用人費用(即人事成本)占營收的比率(簡稱用人費用率)窺得一二。

假設「涓滴效應」存在,那麼,當醫院的醫務利益率或稅前淨利率提高的隔年,人事成本應該會隨之顯著上升。因為無論是增加僱用員工或是既有員工加薪,都會反映在人事成本上。

讓我們來看看幾間醫院的狀況:

以新光醫院、彰基、高醫等三間醫院2017年至2022年的數據來看,當醫院無論是醫務利益率提升或是稅前淨餘率提升時,用人費用率都仍然呈現下滑趨勢。醫院是否賺錢,和是否調薪或擴大聘僱,顯然一點關係都沒有!

醫院明明賺了錢,卻沒有分給員工,是普遍的狀況嗎?還是只有少數醫院如此呢?我們把全台私立經營的醫學中心(國泰、馬偕、新光、亞東、萬芳、林口長庚、彰基、中山附醫、中國附醫、奇美、高雄長庚、高醫、花蓮慈濟)2017年至2022年的財報都找出來,做相關性分析:

結果還是發現,用人費用率提高量,與前一年度的利潤率(無論是醫務利益或稅前淨餘),都是低度相關。顯然,醫院經營管理階層宣稱的「涓滴效應」,根本就不存在!

再退一步看,會不會是因為醫院想聘僱醫療勞工,卻都聘僱不到人呢?假設醫院的獲利狀況還算健康,在護理師人力不足、暫時也無法補人的狀況下,或許可以透過「縮減床數」的方式,讓護理師維持合理工作量。倘若如此,我們便會看到,該醫院前一年度獲利較佳時,隔年的護病比會隨之下降。遺憾的是,我們還是發現,全日平均護病比的數字,與該院前一年度的利潤率(無論是醫務利益或稅前淨餘),也都是低度相關。

行文至此,我們的答案已經很明確了:醫院賺錢就是賺錢,不會花在勞工身上。不論是增加聘僱勞工數量、以降低個別勞工工作量,或是直接調漲薪資,都沒有發生。薛瑞元前部長對醫院的不信任,以及醫療人員的感覺,都是準確的。政府若要解決醫療人力荒,而給予醫院各種補助,或是「固定」健保點值,從過去的經驗推論,這些利益並不會「涓滴」到醫療勞工的身上。那麼多的錢,到底去了哪裡呢?

小結:醫院經營者,會是點值鬆綁的唯一獲利者嗎?

早在2021年,健保費率與和多項給付調漲時,醫療工會就在健保署前抗議,健保費提升,醫療人員卻是看得到吃不到。因為多數健保點數並沒有規範「專款專用」,醫院收到來自健保的錢之後,便會併入醫院的收支大水庫裡,用以支應醫院營運所需的各種開銷。多數基層醫療人員,無從得知醫院到底賺了多少錢、應該分多少給員工,更遑論在醫院賺錢時,去爭取調薪或更多人力。

不只是醫療人員無從監督醫院的花費,對一般民眾來說,自己被調漲的保費,究竟被醫院花在哪些地方、是否用以提升醫療品質與就醫安全,更是完全沒有監督、置喙的可能性。倘若健保通過修法,往後均固定點值,未來勢必要向民眾收取更多的保費。當醫院辯稱固定點值是為了提升醫療人員待遇,民眾體恤醫療人員辛苦,也只能摸摸鼻子買單。會不會,民眾多繳了保費,醫療人員卻更加辛苦,而利益,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呢?

回到最一開始的命題:固定健保點值,可以改善醫療人力荒的問題嗎?還是反而會讓人力問題更嚴重?

複習一下,我們已知的資訊有:

1. 健保「總額制」與「浮動點值」的財務設計,是收束「醫療市場過度擴張」的韁繩。雖然效果有限,但一旦固定點值,形同放了韁繩,醫院經營者追求更大利潤的動力,會更加毫無節制地暴衝。醫療勞動的總量,肯定會節節攀升。

2. 疫情後,醫療人力不足的狀況更加嚴峻。政府的護理政策對於醫院沒有強制力,而多數的醫院經營者並沒有自主地改善護理職場血汗過勞、天天違法的狀況。「最少人力的最大化應用」,仍然是醫院經營者對待基層醫療人員的核心思維。

3. 檢視13間醫院6年來的財報後,我們發現醫院在獲利的時候,並不會優先考量員工福祉。無論是增加僱用人數、或為員工加薪,都沒有發生。在不受規範、沒有外力強制介入的狀況下,「涓滴效應」幾乎不存在。

當以上三點結合在一起,結論已經呼之欲出:健保固定點值,即將帶來龐大的工作量與利益;「工作量」的部分將由醫療勞工承擔,過勞地獄就在眼前;「利益」的部分則沒有醫療勞工的份,將會由醫院經營者整碗端走。而國家財政,將面臨嚴重負擔。

點值提升的同時,如果沒有保障醫療勞工的待遇與勞動條件,沒有提升醫療品質,那就是醫院單獨獲利。而我們就不可能期待,醫院透過良心與自省,將利益分配給醫療勞工。也就是說,「涓滴效應」若要發生,需要政府透過制度設計,強制介入醫院的資源分配,挹注醫療人員;或是確保醫療工會有足夠強的談判實力,迫使醫院補足人力、設定工作量上限、提升待遇。

最後,讓我們省思:「固定健保點值」,會是健保制度與醫療勞工的轉機,還是危機呢?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開創組織永續經營之路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