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府備忘錄

李根政/台灣環境政策的百日維新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台灣環境問題的源頭在產業經濟政策,而主政者在經濟面臨困境時,能否真正考量當代多數人民及後代子孫的利益,避免重蹈覆轍,再次提出向財團傾斜的政策,就是第一道試金石。 

回顧2000年民進黨首次執政,陳水扁總統面對經濟不景氣,在2001年8月召開了經發會,結果淪為掃除勞工、土地、水資源、環評等「投資障礙」、為富人減稅的財團大會,延續了國民黨的經濟老路;2004年的新十大建設,從名稱來看幾乎就是向蔣經國致敬,其中的蘇花高、四大人工湖計畫有很大的環境爭議;接著國光石化、台塑鋼廠、中科三期陸續上場進入環評;2006年召開經續會,其結論成為蘇貞昌提出的大投資大溫暖計畫,犧牲大面積的台糖農地吸引台商回流,產業沒有升級反而倒退。

同時,中國政策也從「戒急用忍」,改為「積極開放,有效管理」,從此台灣經濟加速向中國傾斜,至今已難以回頭收拾。

2008年國民黨執政至今,拼經濟的策略大同小異,2012召開的產發會,又是降低勞動成本,賦予合法快速搶地、搶水的權力,放寬環保標準的財團大會。16年來,GDP成長的果實並未分享給多數人民,貧富差距加大,環境則持續崩壞。 

新政府如果要有新氣象,首先要把環境和勞工的利益放在前面,和社會商討出路,而不是一上台就向財團請益拼經濟。 

上位的經濟路線將會與下面的三大課題環環相扣:工業汙染控管與產業轉型、非核低碳的能源轉型、國土與環境資源政策。 

台灣的產業轉型喊了數十年,從《促進產業升級條例》到《產業創新條例》的制訂,幾乎都是掛羊頭賣狗肉,讓台灣停留在高汙染、高耗能、高耗水,無法升級的產業型態。反應在環保方面,不分國營私營,石化、鋼鐵金屬、電子等工業,都衍生嚴重的空汙、水汙、廢棄物的問題,甚至連遵守法律的低標都做不到,一而再的工安意外、非法排放棄置,使得工業界的環境信用幾已破產,更產生了劣幣驅逐良幣的產業後果。 

高雄石化氣爆事件,就是半世紀工業發展只要錢不要命的血淋淋教訓,蔡政府與其延續馬政府倡議的石化專區,不如從現在起認真推動產業轉型,提高環境和勞動標準,建立起新的工業典範,強化競爭力。而日常的環境管理,至少應從清潔生產開始,推動大幅度的汙染減量,不能再放任汙染失控了。 

核三廠於2025年將會除役,從現在起3座核電廠的除役、核廢料的處置,以及能源轉型的工作刻不容緩,否則將會遺害子孫萬年。非核低碳的能源轉型是大工程,從1998年起,政府已多次召開全國能源會議,提出許多政策方向和建議,但缺乏的是政治決心。其中,能源稅法能否通過,反映各種能源的真實成本,將是考驗蔡政府決心的指標。 

國土計畫法》於今年公告,接下來的6年半將是規劃國土百年空間新秩序的良機,但也可能變成政商合謀土地利益的機會。而山林、水資源、農地保護,面對氣候變遷的調適,更攸關台灣維生系統與生存課題。這些問題牽動複雜的族群矛盾、人與土地轉型正義、生活、生產與生態新秩序的建立,需要通盤檢討與梳理,更需要從內政部、農委會、環保署、經濟部進行業務重組與合作,一方面清理舊的負資產,二則要奠下具有百年視野的國土治理政策。

在政府部門的權力關係上,久被忽略的「行政院永續會」應該重新啟動,讓國發會取代環保署擔任幕僚機構,藉此協調各部會的計畫圍繞在永續發展,避免政府一手亂開發,另隻手忙著擦屁股,同時打破經濟工業部門獨大,環境、農業部門淪為小媳婦的狀態。 

透過行政院永續會的機制,檢視新舊政策與開發案是否符合國家永續發展指標。例如,《農業發展條例》導致農地流失;大溫暖大投資計畫、《產業創新條例》,把農地變工廠;交通部6年400億的生活圈道路計劃,浮濫徵收、破壞環境開馬路;水患治理導致山上無止境的水土保持工程;失序的觀光發展等。 

百日之內,如果能夠把顯而易見的錯誤政策停下來,讓只有「永續工程」沒有永續發展的工程建設,從政商黑道手中釋放出來。為人民節省公帑,為國土保留生機,就是件了不起的事。 

蔡總統選前宣稱已體察到是公民社會推動了台灣的改變,民進黨要謙卑地向人民學習,並且說2016如果能順利執政,與公民團體之間的關係必須找到最大公約數。 

筆者做為長期的社會運動者,深刻體認到民進黨在經濟政策上高度與國民黨靠攏,又已深陷緊密的政商關係、椿腳政治、官僚體系的泥淖之中,即使蔡總統及部分民進黨人士有心改革,未必能全盤掌握國家機器,期望新政府要有大破大立,並非易事。 

國民黨垮台,台灣人民促成了第三次政黨輪替,讓政治民主往前又邁進了一步。然而,社會、環境、經濟民主的議程仍在選戰中被邊緣化,這些矛盾並不會因國民黨垮台而自動減緩。接下來,蔡政府是要讓民主更深化,引進渴望改變的人民力量來促進改革?重建國土與環境新秩序,找回國家信心,走出惡性循環?或者讓人民走上街頭才換取一點點前進,阻擋一個個開發破壞?正考驗台灣第一個完全執政的本土政權,是否有強烈的改革決心和能力。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開創組織永續經營之路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