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2018年底最重要的媒體關鍵字大概會是「漂」這個字吧?縣市長選戰中,整個台灣從南到北打得是硝煙四起、久久不散,其中最受矚目與討論最多的議題,「北漂」應該可以排到前三名。
然而若從政治經濟面去分析,大概就沒什麼人要談了。大多數的人多從情感面來談,以個人經驗出發,但還未能集中深化成為某種政治論述、進而推動甚至改變社會,目前它僅僅成為情感凝聚之後所給出的一個政治選項而已。事實上,從過往台灣社會的選舉慣性大概可以推知:它可能會改變一時的政治生態,但它難以改變現代社會的資本特性,以及其所賴以鞏固的主流價值。
因為大多數人不會去談這些「漂」、「移」之後對整個社會文化的影響。
這樣講好像很抽象,但黃淑梅導演剛完成的紀錄片《回家》就很清楚地呈現出這一點:2009年莫拉克風災造成高雄屏東多處山區土石流,許多原住民部落被迫整個遷村,而風災過後這些部落居民面臨一個抉擇:要接受政府的安置,還是回到原來的部落?
影片中介紹了屏東三地門的大社部落,雖然未遭土石流侵襲,但因仍有安全疑慮而被政府強制安置於山下組合屋,原部落房舍住宅仍完好但已宛如空城。風災過後,政府將其安置於禮納里,看似解決了部落族人的居住安全問題,但是武棟一家對政府的措施產生疑慮,原因是政府提供的永久屋契約中有一條提及:「不再回原居住地居住」,這就讓武棟簽不下去,他想到的是原來族人都住在山林裡,那裡是他們的文化根源,如果所有族人都不能再回去,那他們的文化將會永遠流失。
「失去了土地,失去了人情,我失去了我的族人,我的文化,我就覺得我什麼都失去了,我的小孩子也沒有童年,」武棟的姪女嘎拉露這樣說。
為了讓她的孩子也能擁有跟她一樣的童年,嘎拉露一家也選擇回到山上來住,目前,大社部落就只有他們2戶回到原部落繼續居住。在與大多數族人分離的情況下,他們所能得到的社會協助與支撐的力量可以說非常薄弱,而他們僅僅是出於「文化接續」這樣的價值選擇。
這是一個無比艱難的選擇。畢竟,在山下居住,安全疑慮少很多,政府又提供了住屋及相關補助,怎麼看都比住在山上安定,但是,「人一定要跟土地連結,」武棟如此說道。
這個選擇,也導致武棟及嘎拉露與族人分離甚至分裂。很難想像政府安置及補助原住民結果反而造成部落的土地與人割裂、文化流失、人心分裂,但是實際上事情就是變成這樣。
也由於這樣的分離與斷裂,他們一切都要從頭來、自己做,而且只能靠自己。種小米、種芋頭,蓋房舍、築屋牆,日常的食衣住行只要有水一切都不成問題,甚至沒電也無所謂,憑藉著這樣的信心,他們竟也撐過了6、7年。
但事實上最艱難的不是這些日常生活所需,而是對下一代的教育,特別是關於土地意識及文化傳承的教育,因此黃淑梅導演也同時拍攝了另外兩個部落基於社區互助理念而成立的幼兒托育組織,來突顯原住民部落中對於下一代教育的現實困境,以及他們如何落實「讓下一代與土地連結」這樣的教育理念。
這兩個部落的托育班是屏東「唯二」通過「原住民族地區幼托服務暨保母訓練與輔導試驗計畫」的托育組織,一個是屏東瑪家鄉的美園部落,另一個則是屏東泰武鄉的比悠瑪部落。透過影片,你會發現幼兒托育這件事在原住民部落的重要性很可能超過一般台灣社區,因為在部落裡,當孩子受到照顧,其實是整個家庭都受到照顧,這不是用「城鄉差距」這樣的概念就可以去理解的。
在政府做出的任何一個政策都可能影響到部落生存以及文化能否延續的狀況下,其實原住民社區在整個台灣社會中的議題能見度,是非常非常低的。而一般台灣人民也不太能站在原住民角度去理解他們的困境,更不用說原住民部落中的少數。
原住民在台灣受到天災人禍等各種力量的擠壓,造成分散各地「漂」、「移」的情況,其實比一般台灣人民更加嚴峻。如果你在意這次選舉中的「北漂」議題,若許更該看看黃淑梅導演這部紀錄片《回家》,看看片中的人們為何堅持扎根原鄉、拒絕漂移,或許比較能夠從選舉的激情中冷卻下來,進一步思索「有土斯有文化」這樣的原住民理念與價值,也或許更能對傳統主張「有土斯有財」的台灣社會帶來一點反思。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