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中共第十九次全國黨代表大會正在北京召開,對台灣而言,最重要的議題之一恐怕是中共總書記怎麼談論兩岸關係、怎麼宣示傳統的觀點、有沒有新的議題,以及這份報告如何回應當時的美中台三邊關係。
基於這樣的前提,這篇文章選擇從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一直整理現正進行中的十九大,共5次總書記開幕報告中,對台政策部分進行分析。提出者包括:
- 十五大,1997年,總書記江澤民(任期中)
- 十六大,2002年,總書記江澤民(卸任前)
- 十七大,2007年,總書記胡錦濤(任期中)
- 十八大,2012年,總書記胡錦濤(卸任前)
- 十九大,2017年,總書記習近平(任期中)
而納入分析的議題有五項,包括:「如何宣示反獨?」、「如何統戰獨派?」、「要不要使用武力?」、「對兩岸終局關係的路線圖是什麼?」以及「統一時間表」。
首先從「如何宣示反獨」開始:
對中共當局而言,「反獨」的重要性大於「促統」,綜觀這五份報告,「促統」的呼籲不一定每次出現,但「反獨」的警告是少不了的。
從表列中可以看出,習近平的十九大報告的確是「任何」的愛用者,但除了強化語氣外,其實沒有太多的實質意義。
比較值得注意的,是十五大列舉了「兩個中國」、「一中一台」兩種「分裂中國」的態樣,到十六大加上了「台灣獨立」,之後就不再列舉。這反映了在中共的觀念體系裡,即使持「兩個中國」—也就是認同「中華民國」主張者,仍然被認定為「分裂」或「分割」中國,與直接主張「法理台獨」的實質差距並不大。
接著是「如何統戰獨派」:
隨著台灣民主化逐步發展、深化,國民黨不再是台灣唯一有能力執政的政黨。中共自然也注意到本土政黨興起的趨勢,因而也表示了與其它政黨交流的意願,主要目標是民進黨,但前提當然是「一個中國」。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2002年的十六大,當時民進黨首度執政,可以發現十六大報告中對於「統戰獨派」的表述,當時連「承認一個中國」的前提都沒有,直接點名「各黨各派」和「各界人士」,筆者相信這絕不是偶然,也讓江澤民提出的十六大報告相比其它獨樹一格。本文之後將特別談及十六大政治報告。
接下來,對兩岸終局關係的路線圖是什麼?
習近平十九大報告中,或許是讓觀察家最跌破眼鏡的一件, 就是他沒有提到任何關於兩岸終局關係的「路線圖」。
但事實是,十九大報告在這方面的企圖心,遠比過去每一次都低。回顧過去,每一份報告中都提到了相關的「路線圖」:
- 十六大提出「三個可以談」:可以談「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台灣國際活動空間」和「台灣當局的政治地位」。
- 十七大提出「和平協議」和「和平發展框架」;
- 十八大提出「兩岸政治關係的合情合理安排」和「軍事互信機制」。
習近平何以一反過去習慣,在這方面完全略而不談?
筆者的推測,總書記報告中要提出什麼選項、能提多少,這無關企圖心,而是考量當下台灣情勢的結果。以十七、十八兩次來看,2012年十八大是馬英九執政期間,宣稱「兩岸關係史上最佳」的階段;2007年十七大雖然還在陳水扁執政時期,但陳水扁貪腐案爆發,民進黨敗相已露,因此中共喊話的對象當然也是馬英九。
因此,總書記報告能提出什麼議題,關鍵之一在於它有沒有實現的可能性。在馬英九主政時期,「和平協議」和「軍事互信機制」都曾經被反覆倡議、探討,更出現在2006年連戰訪問中國後的「連胡(錦濤)新聞公報」中。
至於所謂「兩岸關係合情合理的安排」,馬英九團隊在檯面上的確不曾鬆口,但馬英九兩岸關係重要智囊蘇起在馬英九任期後半,就不斷撰文鼓吹台灣應該把握機會「在時機及條件都適當的時候找出兩岸都可以接受的安排」。
關鍵之二,這些主張除了向台灣執政團隊喊話外,另外還能不能打動台灣內部的其它政治力量?以2002年十六大而言,陳水扁執政如日中天,但泛藍敗而未潰,因為當時連、宋合流仍然遠大於民進黨,因此包括台灣內部的評估都是2004年連宋配勢必擊敗陳水扁,因此十六大的喊話,也就有了推進的可能。
不過除此之外,江澤民的十六大報告,還是一樣如前所說,帶著一道「奇異的玫瑰色 」,這一點下頭再談。
接著是:要不要使用武力?
這兩項議題的共同特色都是十五、十六大有,十七大之後完全不提。很明顯地,北京在過去的實踐中已經發現,「武力犯台」威脅儘管不能放棄,但若是出現在例如台灣總統大選前夕,或者總書記報告裡這些重要地方,勢必產生數倍於平日的反效果。
最後是對台政策路線圖:
十七大的關鍵詞是「海西經濟區」,當時北京力推在福建設立一座產業中心,意圖將台灣的經濟活動吸納、整合進去的宏圖,於今安在呢?
十九大報告被討論最多的則是承諾向台灣人提供「大陸同胞同等待遇」,訴求的對象自然是年輕人和專業人士。
這樣的政策直接來自於在太陽花運動之後,中共當局發現台灣年輕世代在政治傾向裡強大的台灣認同,因而意圖藉中國廣大的市場和發展機會,在台灣掀起另一波菁英西進的風潮。
關鍵詞分析完,最後提出兩點整體觀照:
第一,「說好的地動山搖呢?」
這樣談,筆者無意輕浮、更不是挑釁,只是要指出從蔡英文當選以來,兩岸關係就籠罩在一股極度嚴峻的氣氛裡。形成這樣的氣氛,有些的確是北京的作為,例如派出轟六戰機繞飛台灣,但也來自於主流評論乃至於台灣社會的預期心理。
這樣一股「期待衝突升高」的心態,始於習近平在2015年兩會期間,對與會「台灣代表」談及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的基石,「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這八個字,帶起接下來一連串討論「地如何動」、「山如何搖」的猜想。最終匯聚成一股期待:相信習近平的十九大報告,極可能在「時間表」、「動用武力」和「兩岸關係終局安排」將出現偏向強硬的新說法。
但這一切,都沒有發生。
該怎麼解釋呢?筆者認為最合理的解釋是,習近平比那些期待他對台灣強硬的評論者及政治人物更清醒,更有現實感。比起先前,整份十九大報告的基調是大幅從「促統」轉向「防獨」。
十九大之後兩岸關係最重要的特色,是中國領導人失去了有「有意義的」在台灣內部操作的槓桿。這使得習近平就算提出任何具體路線,連說服、打動的對象都沒有,遑論呼應、落實。這樣的台灣,是習近平之前的所有總書記都沒有面對過的。因此文告的低調、保守及對強硬主張的收歛,都有了合理的解釋。
第二,這份文告另一個引發討論的關鍵句子,是習近平提到「尊重台灣現有的社會制度和台灣同胞生活方式」,這樣的話除了讓人聯想到「變相一國兩制」外;也讓人好奇,類似的話,是第一次出現嗎?
答案是不,在2002年江澤民的十六大報告中出現過,而且更具體地提到「我們充分尊重台灣同胞的生活方式和當家作主的願望。」
如果習和江之間有參照關係,可以看出江事實上比習更有自信,「當家作主」直接指向政治制度,到了習近平手上,反而一轉成為「社會制度」了。
再沿著這樣的發現回頭去看十六大報告,可以發現裡頭「不依常規」出現的概念還有:
「『一國兩制』是兩岸統一的最佳方式。兩岸統一後,台灣可以保持原有的社會制度不變,高度自治。......台灣同胞可以同大陸同胞一道,行使管理國家的權利,共享偉大祖國在國際上的尊嚴和榮譽。」
連「管理國家的權利」都可以釋放出來。再加上前頭提到的「三個可以談」,以及共產黨「願與台灣各黨派和各界人士」商談,並不用以認同「一個中國」為前提。
江澤民的任期,跨越李登輝後期到陳水扁初期,主流論述形容這一段期間的兩岸關係極其嚴峻,但如果這樣的印象是事實,就無法解釋何以江澤民會在十六大報告裡「軟的一手」會出現一些空前絕後的表述。因此,追蹤比對十九大和十六大報告提醒了我們:若要以古鑑今,重新追索從李到扁的兩岸關係史料、檔案的發崛,才有機會翻轉主流論述刻畫的平板面貌,更深刻地了解應對中共的真實面。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