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一名從台灣返回日本的女留學生,在日本檢出COVID-19(又稱武漢肺炎、新冠肺炎)陽性,引起台灣是否潛藏社區感染的討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後來聲明,女學生的檢測數據,應是落在「灰色地帶」,其中關鍵,就是台、日對PCR檢測數據的判讀。
目前,國際標準確診檢測工具都是針對病毒核酸進行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聚合酶連鎖反應)。PCR檢測到底是什麼?有什麼不同種類?它的原理為何、又為何會出現指揮中心所說的「灰色地帶」 呢?
PCR中文為「聚合酶連鎖反應」,是實驗室診斷工具重大的革命,但其實,PCR很晚才被發明出來。
過去病毒、細菌檢測診斷或實驗最大的限制,是研究或檢測到一半,檢體和樣本就不夠用,必須透過「細胞培養」等方式,觀察細胞在感染病毒後是否產生病變(cytopathic effect, CPE),過程相對耗時費力。
1983年,美國化學家凱利.穆利斯(Kary B. Mullis)想到以參與DNA複製的「聚合酶」來複製實驗樣本的DNA,這個方法只要少量的DNA,就可以無限量複製,讓PCR的反應能在試管中又快又容易地進行,不只大大提升病菌檢測的時效,也帶動新藥的研發。1993年,穆利斯因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之後,PCR成為分子生物主要技術,並在此基礎上不斷推陳出新,常見的有「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Real-Time PCR)」、「聚合酶連鎖反應─限制性片段長度多態性(PCR-RFLP)」、「巢式聚合酶連鎖反應(Nested PCR)」及「多重聚合酶連鎖反應(Multiplex PCR)」等等。
不過,醫檢單位從實際確診者的數據來看,確診者Ct值有時確實會超過35,部分基因序列測到的Ct值更可以到40幾。因此Ct值若在35至42,建議可以採檢第二次,或搭配抗體檢測、臨床症狀和接觸史來綜合判斷。
不過,能測到病毒序列和病毒是否具感染力不能一概而論。日方也表示,女學生在採檢時可能已不具傳染能力。
除了透過PCR檢測外,醫檢人員還可以在P3等級實驗室進行病毒的「細胞培養」,看看能否從檢體「種出病毒」,從而判斷病毒此時還有沒有感染能力。
臨床經驗顯示,Ct值介於30跟35間,有的人病毒養得出來,有的則否;一般而言,若病毒在Ct值31、32就養不出來,即會被認為已不具感染能力。
正因為同樣的Ct值的病人,病毒傳染力卻有差異,台灣早期規定確診個案必須要「三採陰」才能出院,以避免漏放。但若疫情嚴峻時,病人因無法確定是否無傳染力而延長住院,會壓縮醫療資源分配。
長庚大學團隊最新一篇刊登在《臨床微生物學》雜誌(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研究發現,新冠病毒一個關鍵複製酶「nsp12」與N蛋白、E蛋白的RNA數量,其線性關係若被打破,代表病毒基因可能已經斷裂而不具感染力,此時即可考慮患者不用再隔離或出院,可以在感染人數爆發時,作為資源調度的參考。
諮詢專家/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