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尼,對華人的歧視一直都在──雅加達省長選舉之後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在印尼雅加達現任省長鍾萬學的競選總部外面,穿著紅白藍三顏色格子襯衫的支持者們,難掩落寞的神情,三三兩兩準備搭車返家,結束了這幾個月來,讓印尼反華氣氛沸騰的激烈選戰。

根據雅加達最新的出口民調顯示,雅加達省長選舉,現任省長鍾萬學(Basuki Tjahaja Purnama)獲得了42%的選票,前教育部長阿尼斯(Anies Baswedan)則是獲得58%的選票。雖然正式結果在5月才會出爐,但這位華裔省長的連任之路,看來已經戞然而止。

而在這場選舉之中,讓原本在去年初還保有居高不下支持率的鍾萬學落敗的原因,除了他的華裔跟基督新教雙重少數的身份之外,就是在9月發生的褻瀆伊斯蘭教事件。

去年9月,鍾萬學在千島縣造勢時,提到《古蘭經》的內容(註1
鍾萬學認為對手引用《可蘭經》中:「信道的人們啊!你們不要以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為盟友。他們各為其同教的盟友。 你們中誰以他們為盟友,誰是他們的同教。真主必定不引導不義的民眾。」的內容,是要誘導伊斯蘭教徒不要選擇非伊斯蘭教徒為領袖。
),他認為對手引用的內容是誤導選民。但也因為這樣,伊斯蘭團體擷取演說畫面並上傳網路,指控鍾萬學褻瀆伊斯蘭教,結果爆發數十萬人上街抗議。而這起案件也被提交法庭審理,鍾萬學除了對外道歉之外,也在法庭上落淚表示沒有褻瀆宗教之意。但他若被定罪,最高可判5年徒刑。

這起事件除了激起伊斯蘭信徒的怒火之外,也喚起了印尼社會對華人的戒心。

「在這段時間裡,只要雅加達一有抗議阿學的遊行,我都會繞道而行。」雅加達印尼華人居民李先生受訪時表示,在褻瀆宗教事件發生後,上街抗議人群除了會舉著「處決鍾萬學」的標語之外,甚至還有「殺死華人」等激進的布條,讓他感到相當不安。

「唉!其實這幾年印尼排華已經漸漸平淡下來,是這次的選舉關係,才讓這樣的議題再度被炒熱。」身為印尼留台校友會會長的劉俊逸(Hengky Lau)在訪談中,說出了他對印尼社會的觀察。

他也提到,印尼人對華人會有這麼深的成見,主要是因為華人掌握了印尼大部分的經濟命脈;而擁有華裔背景的鍾萬學想要連任省長,更是讓印尼華人除了經濟外,也企圖掌控政治的想像。

牢牢抓住印尼經濟的手

而華人掌控印尼經濟的說法並不是空穴來風。例如,在這個吸菸人口居於世界第4的印尼,國內最大兩個香菸品牌「Djarum」與「Garam」都屬於印尼華人的公司。大街小巷都有在賣、被稱為國民美食的「Indomie」泡麵,也是華人企業。更別說影響力擴及全國的「MNC」媒體集團跟「MITO」電信公司,都是由印尼華人所掌控。根據《富比世》雜誌的統計,2016年印尼的前10大首富之中,居然有8位是華人。

在這樣的經濟結構下,印尼華人很容易成為各種社會問題的代罪羔羊,印尼對華人的負面情緒更是難以消失,在雅加達華人區的幾條街上,處處可見明顯的痕跡。

雅加達北部,雖然仍可以見到幾間帶有中國味的餐廳或是商店,但1998年發生的排華暴動事件(註2
「黑色五月風暴」發生於1998年,當時因為亞洲爆發金融危機,印尼也成為受害國之一。印尼因為不滿蘇哈托政府,上街抗議。後來在各地示威擴大,漸漸演變成反華暴動。在雅加達、棉蘭與梭羅等地,暴民衝入華人住宅搶劫強暴,並且焚燒房屋,許多地方接近無政府狀態。根據日後發現的證據顯示,印尼政府刻意縱容暴民掠奪,整件暴動導致千人以上民眾死亡。
),讓許多原本住在這裡的華人搬離這個區域,有不少廢棄的空屋與當時遭掠劫的豪宅,靜靜的佇立在馬路旁,為歷史作見證。

「98年排華暴動發生時,這裡真的是風聲鶴唳。我那時候都穿著外出的衣服睡覺,一些重要文件都用防水袋打包好放在床邊。」劉俊逸回想當時黑色五月風暴的狀況時眉頭緊皺,「那時候連窗戶都不敢鎖,因為預防歹徒從門口衝進來時,我跟女兒們可以趕緊從窗戶逃走。」

雖然不少華人在1998年時逃離華人區或甚至逃出印尼,但仍有人選擇留在這個自己長久生活的「故鄉」。

一位虔誠的信眾拿著一綑點燃的線香,雙膝跪在神壇前的軟墊上,將裊裊輕煙線香舉過頭頂,口中念念有詞,祈求壇上正襟危坐的神明保佑。這間在1650年建造的道教寺廟「金德院」的主委黃才法(Gadi kueniawan makitan),高齡90歲,受訪時中氣十足,完全不像已是鮐背之年的長者。

「98年排華的時候怕不怕?當然怕啊!但是又能怎樣呢?我們還是得住在這裡,跟他們(印尼人)一起生活啊。」黃才法用福建話緩緩道出,在這裡生活數十年來雅加達華人的辛酸血淚:「印尼表面上是多元民族,但其實種族歧視的氣氛相當嚴重。現在法律上好像是平等的,但社會上的隔閡很大。」

印尼排華歷史其來有自

無論是在16世紀到19世紀初,荷蘭殖民時期對華人不友善的態度,或是在軍事強人蘇哈托(Suharto)推翻印尼國父蘇卡諾(Sukarno)之後採取強硬的排華政策,以及在21世紀時期與華人零星的衝突,都顯示出印尼社會對華人一直存有很大的偏見。

那為什麼印尼社會對於華人有如此強烈的負面情緒?在印尼的歷史上不同時段有不同的答案。在這些時段裡,反華最為激烈的時期是1967年到1998年前總統蘇哈托執政的31年間。

蘇哈托上台時打著反共的旗幟,將印尼華人貼上紅色標籤,利用防止中共入侵印尼的理由,大規模屠殺印尼華人(註3
「930事件」發生於1965年9月30號,一群軍官發起政變,最後以失敗告終。而有強烈反共色彩的蘇哈托將軍趁機軟禁總統蘇卡諾,並且指控政變是由親共蘇卡諾總統的親信發動,並開始進行大規模剿共行動。因為當時印尼共產黨是全世界繼蘇聯與中國之後,在世界上影響力排名第3的共產黨派,與中國共產黨常有往來。蘇哈托將當時紅色中國企圖介入印尼國內政治的想法在民間傳散,合理化他1965年到1966年大規模屠殺華人的行動。
)。他並且實施了一連串禁令,奪取華人的印尼公民身份,在法律上將華人歸納為「外地人」,讓印尼人有了華人都是共產黨,想竊國的誤解。

「那時候華人的一切都被禁止了。沒有中文學校、不能慶祝華人傳統節慶、不能做官不能當軍人,連中文名字也要改成印尼名,幾乎是什麼都不行。」黃才法瞪大眼睛回想他親身經歷的嚴峻時期。

也因為蘇哈托的排華政策,不少印尼華人除了原本的中文名字之外,另外取了印尼名字,像黃才法就取了印尼名字Gadi kueniawan makitan。

而另一位受訪者,在中國城附近開青年旅館,在蘇哈托時期受教育的安迪(Ardy Wiraputra)。他的名片上只有印尼文,沒有特別取中文姓名。因為當時完全沒有學習中文的管道,印尼現在許多中年人不會中文,甚至連父母親的福建話或是客家話方言,都一知半解,印尼華人世代間的語言能力也因此出現了落差。

蘇哈托執政末期爆發了亞洲金融危機,印尼也深受其害。在這場經濟危機中,善於經商的華人,生活受到的衝擊相對較小。部分印尼人心生妒忌,甚至將經濟失敗的原因遷怒給華人社群。在政府有意放縱下,民間燒殺擄掠,一發不可收拾,爆發黑色五月風暴。

這場黑色五月風暴讓印尼在國際上蒙受惡名,而蘇哈托也因為治國無方遭到反對勢力拉下台。他的副總統哈比比(Bacharuddin Jusuf Habibie)為了改善國家的名聲,改善殘破不堪的經濟,引進外資,取消了以往公文上「本地人」與「外地人」的區別,讓華人在印尼的狀況,開始好轉。

但相對哈比比而言,繼任的總統瓦希德(Abdurrahman Wahid),才是讓華人重見天日的推手。他在任內解除了蘇哈托時代限制華人禁令,開放華人節慶以及允許中文出版刊物以及中文教育。「聽說瓦希德總統因為有一點華人血統,所以才主張開放的華人政策,讓華人的地位慢慢恢復。」印尼第三代華人,現年40歲的安迪受訪時跟記者分享在他的世代印尼華人所受到的待遇。

除了瓦希德之外,在2006年,印尼前總統蘇西洛(Susilo Bambang Yudhoyono)通過了新的國籍法,讓所有華人可以擁有印尼國籍。雖然在瓦希德時期華人禁令解除,但印尼華人辦理身份證時仍需要事先取得「印尼國籍證」,但辦理手續繁雜,而且所費不貲。因此當時有為數二、三十萬較貧窮的印尼華人沒有身份證,在社會上寸步難行。

隨著國籍法的頒布,也代表著印尼華人全面性取得公民身份。雖然在法律上華人終於取得平起平坐的權利,但是印尼社會真的對這些掌握經濟大權的「非我族類」平等對待嗎?

「我們華人在這裡要低調,賺錢就安安靜靜地賺,做官就穩穩地做,不要大肆炫耀。鍾萬學就是說話太大聲、太得理不饒人,自以為是,所以現在才會激起反彈。」黃才法帶著笑容調侃鍾萬學:「這次如果他沒選上,真的就是給他一個教訓。」經歷過印尼90年歷史的黃才法對這次選舉產生的現象有自己的一番見解。但也有不少人認為,這些都是特定政治人物的炒作,才讓反華議題再度躍上檯面。

「那些都是政治語言啦!他們都是為了權在鬥爭,阿學跟我們這些華人都是受害者!」在鍾萬學的造勢晚會上,一位年紀20多歲、名為芮妍(Rian Fermatasari)的印尼華人皺著眉頭說:「但也因為這樣,這是在98年的暴動後,我第一次感到害怕。」然而,憂心華人太會賺錢,最後會把自己國家偷走的想法不只存在印尼,鄰國馬來西亞也是其中之一。

華人在東南亞幾個特定國家常常受到排擠,最主要起因都是因為華人在當地以經商為主業,在印尼、馬來西亞等國家,華人常常被視為掌握經濟命脈的族群。但也因為華人是當地少數,讓非華人族群會有國家落入他人手中的恐懼,排華現象因而發生。

「印尼跟馬來西亞的華人,在各自國家裡的待遇剛好相反。」長期觀察東南亞國家時事的印尼華文媒體《商報》副社長鄺耀章,點出了這兩個東南亞國家華人所受到待遇的差異:「在馬來西亞因為華人的人口有25%,所以大馬法律上相當歧視華人。但他們並不是國家中最少數的族裔,所以在社會上沒有像印尼華人一樣,受不公平待遇。但是印尼則是社會上歧視你,但法律上卻是相當平等。」

印尼華人總人口數雖然馬來西亞一樣,也是7、8百萬人,但因為印尼全國人口高達2.5億人,換算起來,華人只佔了4%到5%。兩國內部的華裔族群受到的待遇不同,但其實兩國新一代的華人卻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國家認同感從原本的中國,轉變成為養育他們成長的當地國。

我們不是你們心中的華僑

通常剛從中國移民到他國的華人,心中的國家認同感還會「心向祖國」,但到第二代或是第三代,認同感就開始轉向。但在台灣或中國,政府及社會常常將印尼、馬來西亞、泰國華人稱之為「華僑」。但其實,這些被稱為「僑」的人們,對這樣的稱呼,並不以為然。

Fill 1
印尼。華人。市場
二代或是第三代印尼華僑認同轉向。(攝影/楊智強)

鄺耀章就是位道地的印尼華人,在接受《報導者》訪問時指出:「台灣跟大陸兩邊都有類似『僑委會』這樣的單位,但其實這都是騙人的啦!我們是印尼人,又不是你們台灣的國民。」祖籍在中國廣東的鄺耀章說出了兩岸在華僑政策上,自我感覺良好的誤謬。

因為鄺耀章大學畢業於台灣大學機械系,3年前,他參加印尼華人的台大同學會一起回台灣,見到時任總統的馬英九,「我們到現場,一看紅色的橫幅上寫著『歡迎印尼華僑歸國』等幾個大字,馬上抗議,告訴主辦單位我們不是華僑,不是歸國,橫幅應該要改掉。」

鄺耀章還補充說:「其實現在印尼年輕一輩的華人,對於大陸或台灣都沒有什麼感情了。甚至還不希望別人說他們是『中國仔』(印尼語:Cina),他們希望被認同是印尼人。」

除此之外,中生代的安迪也曾告訴我們,他是一位不會說中文的印尼華人,認同的國家是印尼。但是他還是把自己的女兒送去雅加達的台灣學校學中文,原因只是因為中文是未來的趨勢,跟國家認同一點都沒有關係。

「我們出生、長大跟繳稅全部都在這裡,我們印尼華人應該要認同自己的國家,印尼就是我們的國家。」安迪認為,若印尼華人對社會表現出足夠的認同感,他相信,反華的情緒會慢慢消失。

難以消失的烙印

但就算印尼華人內心的國家認同感已經改變,但印尼社會真的能接受他們嗎?

安迪表示,雖然現在排華的風潮已沒有以往這麼嚴重,但在潛意識裡,華人仍受歧視。他提到,在印尼的公立學校裡,不時有種族歧視的狀況發生。不少華人家庭仍偏好把孩子送到華人較多的私人學校受教育,甚至,在這次選舉中鍾萬學慘敗,將印尼華人未來可能參政的希望狠狠踏熄。印尼保守勢力以及對華人的偏見,仍根深蒂固。

看著鍾萬學競選總部漸漸散去的人群與攤販,想起一位印尼記者曾跟我說:「有人說佐科威會在2019年拉阿學去做他的副手候選人,但我覺得不可能。原因很簡單,因為他不是穆斯林,因為他是華人。」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台灣授權條款釋出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開創組織永續經營之路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