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者》推出《六輕營運20年:科學戰爭下的環境難民》專題,從不同角度質疑台塑六輕污染問題。本文為台塑高層主管接受《報導者》採訪之內容,一併呈現以接受各界公評。
2018年1月18日下午3點至6點半,《報導者》團隊來到敦化北路台塑總公司,採訪台塑安全衛生環保中心副總經理吳宗進。面對外界質疑六輕污染嚴重,吳宗進指出,台塑已設置麥寮園區八層空污防護網,扮演附近居民「環境品質守護神」的角色。
陪同吳宗進受訪的,還有台塑安衛環中心環境評估處長吳宜展、衛生健康處長 王景哲、專案組經理蔡建樑、專案組高級工程師方政于等主管。吳宗進等人從下列面向強調台塑防制空污的努力,以下內容以第一人稱呈現:
台塑化董事長跟雲林縣有簽備忘錄,我們有意願在2025年要改成天然氣。其實我們一直在努力,所謂的燃煤,事實上不能只看input,也就是燒什麼煤,或燒煤這件事情。依照發電鍋爐的性質,他重要的是出去,也就是燒煤之後它的排氣,那個排氣才真正會影響到空氣品質。我們現在的水準,大概都做到跟林口電廠相同的狀況,我們為什麼可以做到這樣子?因為環評早就盯我們盯得很緊,所以我們早就做到林口電廠的標準了。
我們還有達到林口電廠的另外一個目標,就是我們要超越天然氣,因為燒什麼東西不是關鍵,真正的關鍵是燒完後排到煙囪,你怎麼處置它,這才是關鍵。這個裡面有三種主要的:SOx(硫氧化物)、NOx(氮氧化物)、TSP(總懸浮微粒包括PM2.5、PM10),這三個都有它的處理方法。
環保署現在比較重視TSP,我們現在一般蒐集的煙塵,現階段都是乾式的,比較先進的是濕式,所以跟環保署說,我們要用濕式的靜電集塵器,可以捕捉到PM2.5以下的塵粒子。
另外氮氧化物(NOx)有兩種,一個是燃燒器,不管你燒天然氣、煤炭,我們更換成M-PM型NOx的燃燒器。另外還有SCR觸媒轉換器,我們改成較高效的,NOx就能降低20-30%,是一個很大的降幅。然後硫氧化物(SOx),含硫份越低越好,我剛剛講的濕式靜電集塵器,除了粉塵以外,硫氧化物也會被吸收掉。
我們要對外證明,燒天然氣、煤炭這都不是關鍵,真正的關鍵是燒了以後排出去的和大氣直接接觸的,那才是最直接的東西。
所以你看包括台電、六輕的汽電共生廠,或者IPP純粹發電的麥寮電廠,我們業者都一再強調,你在前面限縮這個意義不大,當然前面限了,後面你就不會排,但是我們是要發電,發電做什麼用?不是民生就是工業。
能夠在電力充足之餘,對污染物做更有效地控制,才是比較正確的觀念。為什麼會跑到前面去限用煤炭的量?從雲林開始禁燒生煤,這本來就是環保團體的訴求,現在已經擴大到台中、新北市也要限煤。社會要求、期待我們就盡量去做,也許有一點點無奈,我們本來可以做更好的主張,但是社會的要求如此,我們也會盡量配合執行。
改天然氣本身有風險,燃煤在現階段還是最安全的一個燃料。天然氣整個國家要達到50%,你看看現在光一個桃園要去做接收站,就碰到很多問題。還有儲存天數,一個颱風,天然氣全部要靠船進口,這會不會斷電?台灣能不能忍受一個禮拜缺電?還有天然氣從港口進來,再輸送到各地工廠,這個會不會跟高雄管線氣爆一樣有危險度。而且天然氣現在已經漲價50%,以後是不是有足夠的量來供應,對我們來講都是未知。
還有天然氣當初在簽的時候,我們有思考環評會不會過,民眾願不願意接受管線經過他們家門口,這也是一個問題。所以在各種因素都還不確定之下,我們就先做燃煤基礎的改善。
環保與時俱進,在以前沒有規定,我們跟國外一樣,最嚴格的舊金山灣區的石化廠區,廢氣燃燒塔(Flare)他們每天都在排,不管哪個大公司都在排。國內我們算是最先進,就像某個空污專家他說,真是老天保佑,這個規定下來現在還沒有發生工安事件。
民國100年預告,環保署在一年半之後再納入法規強制要求。全世界沒有國家是這樣子在做的。我們那時候就說,美國的作法是怎麼樣,空污他管得多嚴,美國環保署是跟廠商約定、協商,今年你要排多少,你到年底要給我減多少,你明年又要多少。也就是說廠商半自願半強迫,可以做得到的就慢慢改,他們用協商的方式一年一年減少。但在台灣是用一年半的時間,他要求全部都要變成零,所以台灣是比較有魄力,環保署也比較嚴格。大家都會問,有必要做到比國外還嚴格嗎?我得到的答案是台灣地狹人稠,聽到這樣子也不知道怎麼辦,這已經不是技術性的問題。
廢氣燃燒塔現在平常不能排,只有在歲修,還有很不幸的生產異常,這兩個情形才能排。本來那些氣體是去廢氣燃燒塔,我們去做一個循環經濟資源整合的改善,我們把它回收到製程的加熱爐,做熱回收、能源回收之後減少他的排放。44座廢氣燃燒塔我們全部做了回收,費用是22.7億,花了大約五年的時間,已經完成了。雖然做起來很辛苦,這方面對整個工廠的運作是有幫助的,而且可以避免燃燒鍋爐對空氣的污染。
燃煤電廠的發電,我們接近林口模範標準。台灣現在是非常非常嚴格,我們很早以前就跟環保署講,你自己的資料顯示,就算我們全部都關掉也不太有幫助,要多管齊下,但國內氣氛這樣都不太敢講。昨天空保處處長有講,空污防制要多管齊下,我們從前年的10月開始到去年,林全院長、賴清德院長,他們都有這個決心要多管齊下,看他們的決策就知道,也不只是對這個產業界。
以前3、4年前就跟這些環保團體講,你督促我們沒有錯,台灣的產業韌性很高,你越督促就會做得更好,但是你們要知道,只有這樣子有效嗎?這樣台灣的空氣會好嗎?好多年前我們就一直在跟政府談,當然你說交通污染,他要對付的是都是百姓,尤其那個機車,1千4百萬輛,你給他禁禁看!因為這涉及每一個國民,會有他的顧慮在,我們也可以體諒。
麥寮園區內、外之相關空污監測設施,依法規、環評以及自主管理需求設置八層空污防護網,園區內設置五層,進行源頭管制,園區外半徑40公里內設置三層,即時監測空氣品質變化,所有監測數據皆連線至園區環境監測中心,嚴密監測園區內、外空氣品質,扮演附近居民環境品質守護神的角色。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