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天晚上熬夜陪家人看了卡達世界盃足球賽決賽,隔天一大早經緯航太科技公司董事長羅正方仍出現在工廠接待外國媒體。這一年來連續不間斷的高強度工作節奏,受訪當天,羅正方嘴角長了顆小皰疹。他不好意思地說,他忙到沒有時間好好睡覺、休息。
中國製的無人機零件價格跟美、日的價格比起來便宜了三分之一,過往台灣無人機廠商普遍仰賴中國製零件的狀況,因資安疑慮而必須改變。羅正方被賦予「無人機國家隊」隊長的第一個任務,就是斬斷紅色供應鏈,盡快製造出100% MIT的軍用商規無人機。
要達成這個困難的目標,他除了要凝聚產業界的共識,還要勤跑晶片、電纜、馬達等無人機重要零組件的生產廠商,將他們拉入產業鏈中;不過最困難的,是要打破軍方固有的壁壘,與民間新科技共同協作。
對羅正方來說,這是生涯裡一座艱難攻克的山頭。但對台灣來說,落實軍用無人機產業鏈安全,則是一場不能落敗的戰役。
「我們看到烏克蘭對俄羅斯入侵300多天的反抗,大家也討論了一年,知道這是我們兵力懸殊下必須走的方案⋯⋯台灣無人機產業終於要翻到下一頁了。」
羅正方的建議,政府聽進去,今年台灣的無人機產業出現天翻地覆的變動。
從過去無人機產業沒有受到政府與軍方的重視,到政府丟出百億元新台幣的軍用商規無人機需求,對無人機在台灣不對稱作戰的戰略中應該扮演重要角色,大家有了共識。
確定了戰略走向後,必須要有人整合規模不大的各家無人機廠商,而這個人也必須能跟政府溝通。
羅正方大學時期跟林佳龍、鄭文燦等人上街頭參加野百合學運與反五輕抗爭後,他在美國花8年時間,一邊攻讀美國德州大學的航太工程博士、一邊參與NASA的研究計畫。1998年回台,他先到台南短暫擔任建設局長,後來參加台南市的民進黨立委初選失利,進入親民進黨的台灣智庫擔任執行委員。在政治圈走了一圈,羅正方在2004年創立經緯航太;2008年短暫被政府徵召擔任漢翔航空的總經理,讓他熟悉國防產業的運作。
跟羅正方認識6、7年的亞洲.矽谷計畫民間諮詢委員戴季全說,「羅董跟其他廠商不同的地方,就是他可以跟政治圈溝通。」野百合世代的背景以及跟民進黨的關係,讓羅正方成為了無人機國家隊與蔡政府溝通的橋梁。
雖然羅正方的政治意識形態有特定偏好,但政治色彩並沒有構成他網羅人才的阻礙。
曾經是親民黨重要智囊的吳崑玉說,在朋友飯局上認識綠營出身的羅正方。吳崑玉回憶,他對羅正方說:「我不管你抗不抗中,但是我們都要保台。」吳崑玉跟羅正方都認為台灣應該加強對「不對稱作戰」的軍事投資,一拍即合,吳崑玉在今年被網羅為經緯航太的戰略顧問。
吳崑玉把示意圖畫出來,以軍事專業說服羅正方,改變他原本的構想。羅正方身為國家隊隊長,常需要在不同單位折衝溝通,吳崑玉認為,羅正方對事不對人,願意改變自己想法,是他在無人機產業上不斷精進的原因,同時也是身為國家隊隊長,需要在不同單位折衝溝通必備的特質。
「羅董有創業家的性格,敢想像、敢行動、更難得的是敢調整想法⋯⋯新創圈有一個用語『pivot』,你有一個核心、技術是不動的,其他的應用範圍是可以改變的,」戴季全說,羅正方就是以無人機為軸心,先轉去農業、繪測,最後轉過來軍事。
2004年經緯航太成立至今、撐過了18個寒冬,2021年營收約2億元,但虧損1億元。以經緯航太的規模,要撐起數百億的軍用商規無人機訂單,如同小廟供大佛,增資勢在必行。
「我現在要去說服他們來投資⋯⋯經緯的董事會翻開來可以是漢翔一席、長榮一席、宏碁一席、和創一席、國發基金一席,我可以幫你們打工,」羅正方說著。身為無人機國家隊長,「說服」是他主要的工作之一。
「國家隊長並不是號令天下,而是要把大家組織起來,」吳崑玉觀察,羅正方每次跟各界廠商開會,都要先花一上午時間了解廠商的強項跟內容,才能進一步評估廠商在產業鏈跟國家隊裡適合扮演的角色。
「他要來台北的公司、要到台中的工廠、嘉義的亞創中心,還有去台南的總公司,甚至在屏東、恆春還有幫海軍測驗無人機。每一週就這樣台灣繞了一圈,他的行程比總統還忙,」吳崑玉說。
羅正方到處奔波,試圖團結目前仍屬於中小企業規模的無人機產業。除此之外,台灣無人機產業目前也沒有完整的無人機零組件供應鏈,身為國家隊隊長的羅正方,必須在短時間內,整合各家公司,把缺少的零組件像拼圖一樣,一片一片找回來。
過往台灣的無人機產業是一個存在「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若沒有市場前景,不會有馬達、晶片、電纜、鋼鐵廠部署無人機零組件的生產線;但沒有生產線大量製造降低成本,台灣外購零件拼裝起來的無人機價格昂貴,難以衝出國際市場。
但俄烏戰爭改變了一切,政府意識到無人機的重要。為了斬斷紅色供應鏈,政府丟出規模百億標案,助長無人機產業原本燃不起的火勢。
政府表態了,過往拿舶來品拼裝的方式不再可行,使用中國的製造的零件,更是大忌。
「光是經緯這一隊,就由經緯擔任系統整合商,團結出14家國內與6家國際的產業菁英,」羅正方說,經緯航太希望先將過去台灣沒有辦法量產的無人機動力系統國產化,他去找了大亞電纜、中鋼、東元電機等公司,一起協力製作出混合動力的無人機引擎。
「如果我沒有這個身分(無人機國家隊長)、也沒有未來量產的單(政府開出的軍用商規需求)來講的話,人家也不會理我們,」羅正方說。
「我們可以善用台灣的電子廠,經由談判,我們先MIT,final assembly(組裝)在台灣做,但最後要推進到DMIT、domestic made in Taiwan,這些都需要策略一步一步推動。」
羅正方說:「Gogoro一直很驕傲他們繞出一顆自己的馬達,從頭做都是很辛苦的事情。」為了不再使用有資安疑慮的中國無人機,日本經濟產業省聯合三菱重工、Docomo電信等公司,傾全國之力發展出小型國產無人機「蒼天號」,成功打造出一個無人機產業鏈的生態系統。
「你團結愈多人,那個『勢』的力量,就會去改變一點點事情。」
羅正方直言,就像是社會運動一樣,他必須要融合國外已經成熟的案例跟觀點回來,用大家可以接受的語言,說服廠商加入無人機生態系。
政界、商場中高強度的征戰使人疲憊,羅正方在百忙之中仍會抽空閱讀他熱愛的歷史讀物,這是他少有的休息時間。
日本名作家半藤一利寫的《諾門罕之夏》是他近期看了相當有感的一本書。書中提到大日本帝國在二戰前夕,因為政府與軍隊精英專斷獨行,導致日本在諾門罕戰役中遭到蘇聯紅軍擊潰,改變歷史發展的方向。
這本書讓羅正方清楚的意識到,軍人的專業是專研戰場上的戰術與戰技,製造軍事武器若由民間單位負責,軍人可以更專注的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上。
「他(民間產業與國營企業)就像是政府的兩隻手臂,應該互相合作,」羅正方舉了以色列跟新加坡發展無人機的方式為例,除了將資金投入國營企業之外,也把錢放到民營廠商中。
對於還在起步的無人機產業,羅正方認為軍用商規百億標案也不該是一場零和戰爭,廠商之間可以合作,例如「這次佳世達也有入選,例如我的航電可以跟佳世達整合,但是我也不建議佳世達去投資航空複材啊。」他強調:
「以國家隊隊長的立場來說,我更渴望看到大家不是競爭,而是第二輪的整合⋯⋯大家不要做重複投資,浪費經費。」
整合一直是最困難的工作,羅正方想方設法為台灣串起無人機的產業鏈、形成一個生態系統,讓戰爭來臨時可以源源不絕的產出「兵源」。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