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報導者陪你過年

從《金融醜聞》到《終極一曲》:4類紀錄片裡的現實人生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一轉眼又到了同事們「點菜」,要來推薦農曆過年追劇片單的時刻。過去幾年下班後在健走機/划船機上邊運動邊追劇+每週2次重訓+飲食控制澱粉減量,我不但瘦了12公斤,體脂率從27降到15,內臟脂肪更從14降到3,希望這些數字變化能讓我的運動追劇片單在過年大魚大肉期間增加更多說服力(笑)。

走過〈10部英美劇的視野:媒體、政治、情報戰〉〈7部冷門劇的直球對決:從北歐、南美到以色列,批判炮火對準社會弊病〉〈10部韓日劇的既視感:從新聞、社福、財經、政治到司法的精彩對照〉的不同視角,今年(2023)我想聚焦在紀錄片,因為精彩的紀錄片實在太多,其深刻程度也更加發人省思,但也因為紀錄片五花八門、佳作不勝枚舉,因此只能先選擇以下幾個類別進行推薦:

我的第一選擇照例是與切身工作相關的媒體類紀錄片,藉此獲得啟發與見賢思齊;全球矚目的世界盃足球賽剛結束,應景的運動類紀錄片成為我的第二選擇;面對愈來愈迫切的氣候暖化危機,環保類紀錄片至少應該列為第三選擇;最後,我還會推薦幾部社會文化類紀錄片,希望能多引介不同類型的傑出作品。

媒體類|《金融醜聞:揭發Wirecard詐欺案》:記者這一行的高風險

過去一年許多部以「騙」為主題的劇集都造成熱議,例如紀錄片《Tinder大騙徒》(The Tinder Swindler)美劇《創造安娜》(Inventing Anna),乃至最新上片的《馬多夫:華爾街吸金惡霸》(MADOFF: The Monster of Wall Street),真人真事情節令人不敢置信,而騙倒一票權貴名人競相投資背書的《新創大騙局》(The Dropout),更是勇奪艾美獎(Emmy Award)最佳女主角肯定。

儘管這幾部佳作或多或少都與媒體有關,但主角畢竟仍是騙子而非記者,因此難以完整呈現媒體扮演騙局幫兇或是踢爆騙局的重要角色,直到去年(2022)下半年登場的《金融醜聞:揭發Wirecard詐欺案》(Skandal! Bringing Down Wirecard),觀眾才真正看見媒體進行揭弊報導時面臨的挑戰與風險。

即便是聞名全球的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在調查德國新創公司大騙局時,一樣會遭遇被跟蹤監聽、被威脅恐嚇的巨大壓力,記者與媒體要如何保護自己?如何用最有效的方式避免機密資料外洩?這些關鍵問題就成了這部紀錄片最引人入勝之處。

不僅如此,金融時報記者在真實生活中,更面臨德國政府部門為這家新創公司護航的「國家級背書」挑戰。記者只能步步為營,調查無法突破時只好被迫先擱置,等到決定性證據出現時再全力出擊(雖然不知道這一天何時來臨),而這正是調查報導媒體的日常。

然而,進廚房就不要怕廚房熱。各國調查報導記者仍前仆後繼,為了公眾利益勇於揭發權勢者的不法行徑。《金融醜聞》中的教戰守則未必適用於其他調查報導,但記者追查真相的精神並無二致,也更加彰顯調查報導在這個年代的可貴。

同場加映:巴拿馬文件、劍橋分析、好萊塢#MeToo

2019年推出的電影《洗鈔事務所》(The Laundromat),就是跨國調查報導「巴拿馬文件」的真人真事改編,其追蹤各國權貴透過境外公司跨國洗錢的精彩程度不遜於紀錄片,史蒂芬.索德柏(Steven Soderbergh)執導、梅莉史翠普(Meryl Streep)主演更是品質保證。

隨著跨國平台透過蒐集個資而掌控你我生活,2019年另一部由記者參與揭弊的紀錄片《個資風暴:劍橋分析事件》(The Great Hack),再度突顯了「免費的最貴」重要警訊。當不肖公司以操作資訊來影響英國脫歐等重大議題,我們再也不能漠視跨國平台對於基本人權與民主發展的危害。

去年上映的電影《她有話要說》(She Said),則描述兩位紐約時報女記者揭發好萊塢大亨長達數十年的性侵真相,進而引發全球性#MeToo運動的艱辛歷程,雖然此片對於共犯結構的探討較為不足,但已為這場轟轟烈烈的運動留下重要註腳。

運動類|《驚爆FIFA內幕:足球、金錢與權力》:不囉唆給FIFA一張紅牌

世界盃足球賽剛落幕,儘管我長期支持的梅西(Lionel Messi)終於率領阿根廷隊奪冠圓夢,但FIFA(國際足聯)的藏汙納垢仍然令人怵目驚心,美麗足球背後隱藏的種種醜陋權鬥,全在《驚爆FIFA內幕:足球、金錢與權力》(FIFA Uncovered)這部紀錄片中。

球迷都知道,FIFA每次投票決定世足賽主辦國時,都繪聲繪影出現賄賂傳聞,但始終苦無證據。於是《驚爆FIFA內幕》乾脆直球對決,不但指出FIFA從何時、以什麼方式走上貪腐之路,連上屆俄羅斯、本屆卡達兩屆主辦權「連賣」的過程都一清二楚,不囉唆直接給了FIFA一張紅牌。

最弔詭的是,挺身作證指控FIFA貪腐的「吹哨者」,本身就是長期收錢的共犯結構一環。而FIFA處處充滿政治考量的決策,更讓「體育歸體育,政治歸政治」的呼籲淪為天真迷思。

撇開足球場外的是是非非,綠草如茵的足球場上仍是夢想之地,全球才能先後迎來比利(Pelé)、馬拉度納(Diego Maradona)、梅西這三位球王。比利在2022卡達世界盃熄燈後隨即告別人世,也讓他的紀錄片格外令人不勝唏噓。

大多數人都沒有真正看過比利踢球,也很難體會比利之於巴西及世界體壇的意義。透過《球王比利:巴西足球傳奇》(Pelé)這部紀錄片,我們終於見證比利獲得三屆世足賽冠軍的曲折過程,也終於了解比利能夠被公認為球王的社會文化背景。

儘管比利的足球生涯同樣不存在「體育歸體育,政治歸政治」這回事,他與巴西獨裁統治者的友好互動亦招致負評,但片尾比利拍打擦鞋箱的場景依舊令人動容,那是一個貧窮小孩靠著足球揚威世界後的不忘初心,更是這位世紀球王過盡千帆後的返璞歸真。

同場加映:洛杉磯紫金傳奇、攀岩者超越極限

除了足球,近年還有很多精彩的籃球紀錄片,《傳奇球隊:洛杉磯湖人隊實錄》(Legacy: The True Story of the LA Lakers )是其中星光最為燦爛、故事最為傳奇的一頁篇章。湖人隊與老闆巴斯家族的起起伏伏,值得所有NBA球迷細細回味,從魔術強森(Magic Johnson)柯比·布萊恩(Kobe Bryant)「詹皇」(LeBron James)的粉絲們更是不能錯過。

至於近年愈來愈紅的登山、攀岩風潮,也同樣有很多紀錄片做為見證。2019年勇奪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的《赤手登峰》(Free Solo),就充分展現了人類在徒手攀岩領域挑戰自我極限的驚人勇氣,很適合在每年除舊布新、開始列出新年願望之際,提醒自己還有各種努力圓夢的可能性。

環保類|《我們的星球》與《地球超負荷》:沒有人是局外人

BBC製作的自然生態紀錄片《藍色星球》(The Blue Planet)《地球脈動》(Planet Earth)在全球引起轟動後(去年我也去看了在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的8K大螢幕播映,身歷其境效果非常震撼),原班人馬於2019年再度推出《我們的星球》(Our Planet)系列紀錄片,持續警示地球面臨的氣候暖化危機。

透過令人嘆為觀止的生物多樣性奇景,以及大衛.艾登堡(Sir David Attenborough)誠摰動人的旁白,觀影者很快就會發現,從南美洲熱帶雨林到南北極冰山,所有因為氣候暖化而造成的生態改變,都會形成影響全人類存亡的蝴蝶效應。這些憑藉真實影像說故事、而非訴諸道德教條的長期記錄,讓我們真正意識到「沒有人是局外人」的共同責任。

但光是示警仍然不夠,建議觀影者搭配《地球超負荷:搶救藍色母星》(Breaking Boundaries)這部紀錄片一起反思。

同樣是批判現況及提出解方,《海洋陰謀》(Seaspiracy)在2021年獲得廣泛矚目,其揭露各國濫捕海洋資源、批判各種不當漁法的努力很值得肯定,但其倡議「不吃魚」的過度簡化結論卻引發高度爭議;相形之下,在同一年播出的《地球超負荷》則以更宏觀的視野分析問題,並以更具科學證據的基礎來提出因應之道。

《地球超負荷》從大氣、地表、海洋三個層面深入探討,逐項分析氣溫升高、大氣汙染、森林濫伐、生物滅絕、缺乏淡水、土壤養分不足、海洋酸化等問題,其倡議的再生能源、多種樹、多吃素、循環利用資源等多元並進方式看似保守平實,卻是知易行難的解救地球危機之道,即知即行也才能讓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得以實踐。

同場加映:人與章魚、海與劇團的跨界共舞

2020年播出,隔年榮獲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的《我的章魚老師》(My Octopus Teacher),描述海平面之下人與章魚長期建立的互動連結,看完之後內心充滿溫暖與療癒。這部佳作不僅是珍惜與善待海洋生物的示範,更是人類自我迷失後的心靈成長之歌,非常適合在過年期間闔家觀賞。

回到國內,長期致力於環境紀錄片的國家文藝獎得主柯金源,在近作《海之岸》中結合表演藝術,展現求新求變、跨界共創的實驗精神。當劇團舞者在各地海岸用身體切身感受生態之美與各類汙染,人與土地的連結變得更加清晰,保護海洋生態的急迫性也就此進入了觀影者的體內。

社會文化類|《終極一曲》:不能NG的人生最後一場表演

Netflix去年底推出的《Take One:終極一曲》,已被我列入近年最強大的影視節目企畫。這系列紀錄片的主題只有兩句話:如果只能進行人生最後一場表演(只能選一首歌,只能表演一次,從頭到尾不能NG),你會怎麼做?

應邀參加的韓國最頂級藝人們,莫不施展畢生功力來回答這個問題。打頭陣的是韓國世界知名女高音曹秀美,她大膽決定將韓國國樂融入西方歌劇之中,在兩者磨合過程中屢屢出現挫折,但她鍥而不捨堅持到底,終於完成自我挑戰的創舉,並將這場別開生面的演唱會獻給身障兒童,演出成功謝幕那一刻實在令人感動。

《終極一曲》系列共有7集,其中一集是韓流天王Rain挑戰在韓國總統府青瓦台表演,最後終於完成心願。從女高音到K-pop,這系列紀錄片也再度把韓國的文化軟實力推向全世界,其製作格局、企圖心與執行力都可圈可點。

提到音樂類型紀錄片,多年前播映的《尋找甜秘客》(Searching for Sugar Man),至今仍是我的最愛。一個在美國失意落魄的創作歌手,竟然意外在南非 成為暢銷狂賣的搖滾巨星,但他本人卻在工地工作而對此事毫不知情,這段連好萊塢電影都演不出來的真實人生,再次印證了紀錄片無比迷人之處。

同場加映:政治、家庭、人權,不可錯過的台灣佳作

台灣近期有不少紀錄片值得觀賞,我已在OTT平台上看過的是前述柯金源導演的《海之岸》,以及李惠仁導演的新作《邁向權力之路》。許多朋友推薦、卻還沒進電影院欣賞的是《神人之家》,希望處理完過年前各項工作後能夠靜心欣賞。

甫獲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九槍》,我已在特映會先睹為快,看完後心情沉重,久久不能自已。台灣的多元包容、民主深化及人權保障,還有很漫長的路要走,《九槍》是反映現階段台灣社會真實面貌的重要作品。不過,《九槍》並未上院線片,也還無法在OTT平台看到,因此難以推薦在過年期間欣賞。之前錯過金馬影展或特映會的朋友們,可能要再等一段時間才有機會觀賞此片了。

索引
媒體類|《金融醜聞:揭發Wirecard詐欺案》:記者這一行的高風險
運動類|《驚爆FIFA內幕:足球、金錢與權力》:不囉唆給FIFA一張紅牌
環保類|《我們的星球》與《地球超負荷》:沒有人是局外人
社會文化類|《終極一曲》:不能NG的人生最後一場表演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台灣授權條款釋出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開創組織永續經營之路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