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波疫情下,「與病毒共存」選項被中央封殺
Omicron席捲全球各國,香港亦無法倖免,2月起出現海嘯式社區爆發,確診個案在春節過後幾何級增長,近兩週的確診數超出前兩年的確診累計。面對兇猛的變種病毒,港府一直高舉北京所強調的清零旗幟,特首林鄭月娥揚言「向病毒投降不是一個選項」。然而強硬口號背後,港府也無法完全複製中共強力清零的模式。向來以良好服務和細緻管理著稱的香港,這次被詬病「既做不到清零、也做不好共存」,亂象背後有何成因?中國引以為傲的強力清零模式,有可能在香港實現嗎?
抗疫兩年,香港關口半封閉已久,各地旅客赴港、香港居民從海外返港也需隔離至少14天,免隔離的通關久未實現。這波疫情過後,香港如何在政治陰霾下走出疫情和經濟的困局?
醫院外,80歲的陳婆婆坐在輪椅上,等待複查結果已超過5小時,寒風中只能依偎身上的錫紙急救毯保暖。在旁陪伴的兒子向《報導者》透露,未接種疫苗的母親當天早上喉嚨痛,自行檢測呈陽性,一老一少連忙到醫院。一臉茫然的他,不知道母親還要瑟縮等候多久,但已決定通宵守候,「等到天亮也要等,難道放任她不顧嗎?」
自去年(2021)12月31日香港出現Omicron本土案例起,截至今年(2022)2月22日,本土案例已有53,229宗。
與世界多國開始走上「與病毒共存」不同,中國仍堅守「清零模式」,對每個確診個案嚴防死守,香港政府長期跟隨。面對香港疫情,北京高度關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強調港府要「切實負起主體責任」,把穩定疫情作為「當前壓倒一切的任務」,同時中國專家、醫護和採樣人員南下「援港」。昨(22日)傍晚,林鄭月娥在記者會上宣布,在3月內全港市民要接受3次強制檢測,同時在接近深港邊境的地區新建醫院。香港醫管局主席登上央視,表示希望中央來港協助,特別是醫護人力。此前香港多次傳出可能「封城」,但港府指暫時沒有計畫。疫情至今,香港未曾推行過中國常用的全民強檢和封城模式。
這一模式是否適合香港?強力清零模式可否在香港實現?香港政策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林緻茵向《報導者》形容,香港防疫政策一度處於「清零」和「與病毒共存」進退失據的狀態,一方面必須緊跟北京清零模式,共存在政治上幾乎成為不能討論的選項,但港府在資源調配和行政措施上,又難以完全複製中央的清零模式。
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高本恩(Ben Cowling)指出,根據他的預測和港大數學模型,這波疫情將在3月初至3月中旬達到高峰,至初夏時回落到較低水平。高本恩對《報導者》表示:
「到夏天,透過疫苗接種和感染,香港會具備高水平的免疫性,COVID-19病毒不再是一個主要的公共衛生威脅。到時候,與病毒共存(living with the virus)會是一個幾乎沒有公共衛生風險的策略。」
不過,這只是公共衛生角度的分析,在北京強力要求下,這個載浮載沉的城市,捱過慘烈一役後,可否摸索出自己的模式?
為了強力清零、同時迫使全港市民盡快接種疫苗,港府在春節大年初八(2月8日),宣布將社交距離措施收至只限二人同行,禁止跨家庭在家中聚會等,並推出「疫苗通行證」,措施明日(2月24日)起生效──與台灣僅強制用於娛樂場所不同,香港這張「通行證」管轄範圍更大,未接種人士不能進入超級市場、菜市場和商場。
何婆婆聽到消息後很擔憂:那我怎麼買菜?往後該怎麼辦?
75歲的何婆婆患有類風濕、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每天要服用15種藥物。她說自己不是拒絕打疫苗,曾兩度預約接種,但去年聽聞疫苗對老人有負面影響,只好做「縮頭烏龜」臨時取消。到了今年1月,她下決心走進港府安排的疫苗接種中心,駐場醫生卻說無法判斷她是否適合接種,請她經主診醫生評估後再決定。打針又被耽誤了。
這樣焦慮的長者,社區中不在少數。香港社福團體明愛長者聯會以問卷訪問1,041名60歲以上長者,發現兩成半受訪長者未打疫苗,當中一半患有慢性病,擔憂疫苗帶來的副作用。
香港社會高齡化嚴重,目前長者人口約145萬人,但高風險族群的老人在第五波疫情爆發前的接種率尤低:70至79歲接種第一劑者不足一半,80歲或以上長者更低至兩成。其中,爆疫風險大的安老院,居住6萬老人,這族群的接種率亦只有約兩成。
到底港府在此前漫長的疫情平靜期,為何沒有有效推進疫苗接種?
香港安老服務協會主席陳志育也是安老院營運者。他指出在疫苗接種初期,一名患有慢性病的中年漢接種後死亡,令院友及家屬有「疫苗不安全」的觀感,政府往後雖有「鋪天蓋地的宣傳」補救,但已難扭轉既有印象。
2021年3月香港開打疫苗後,最先可以接種的就是長者族群,但開打12日就出現4宗慢性病患接種後死亡的個案。政府專家顧問許樹昌曾表示,患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長者等「控制病情後」可打疫苗,但何謂「控制病情」卻令長者疑惑。至去年8月,港府才開始大力宣傳,邀請已接種的長者拍攝宣傳片,傳達「打了針才可以見到孫兒」、「染上新冠,得了重症後果更嚴重」的訊息。
香港政府提供科興和復必泰(BNT)疫苗,截至2月22日,已接種第二劑者已達512萬、約占全港76.2%,第三劑近152萬。根據政府數據,無論從第二劑還是第三劑來看,在20~59歲的青壯年組別,接種復必泰的比例遠高於科興,而在60歲或以上的長者組別,接種科興的更多。
根據港大醫學院和港中大醫學院的一項聯合研究,接種第三劑復必泰疫苗後的抗體水平足以抵抗Omicron;而三劑都打科興的,沒有足夠抗體抵抗Omicron。許多三劑都接種科興的長者,在這場疫情中缺乏保護。
研究亞太區政經政策多年的教授王偉嶽(化名)形容,在港府眼中,接種率只是“good to have”,而非“must have”,所以未全力推動接種;同時,過往幾波疫情都在短暫爆發後平息,抗疫成功的經驗令港府自滿,誤以為這一次可沿用同樣的圍封、檢測、送院的策略來對付Omicron,卻忽略了這一變種病毒可以1人傳染6~10人的傳播率。
截至20日,香港已有逾240間安老院爆疫,陳志育說正和病毒賽跑,聯絡有關部門,儘快為長者接種,「救得一個是一個」。負責統籌疫苗接種工作的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稱,目標是在3月中旬前為大多數合適的院舍長者打第一針。
在香港大型公立醫院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室內和走廊全都是COVID-19病人,不少是老人,護士阿木一人為60名病人餵飯、換尿布。阿木說,因為病房爆滿,逾百人已滯留在急症室兩天,部分甚至等了4、5天,不能洗澡更衣。
結束8小時無間斷工作後,阿木收到主管電郵,標題為「伊院急症室戰場」。主管寫道:
「在急症室等入院的病人,已經多過全院負壓病床的數目⋯⋯現在敵人不斷增加,後方則只有物資支援,沒有援兵,我真的不知道可以守得幾耐(能守多久)。」
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表示,第五波疫情以來,Omicron患者重症率及死亡率少於1%。在緊缺的醫療資源面前,如何分流確診者,醫院是不是要接收全部確診者,是問題癥結。
爆發疫情之前,香港先經歷了巨大移民潮,包括醫護在內的專業人士大批流失。去年底,醫管局承認流失嚴重,醫生流失率為6.7%,護士則為7.7%,並預測一旦爆發第五波疫情,公營醫療系統難以應對。
任職前線護士的醫管局員工陣線主席陳國誠對《報導者》指出,醫管局應對疫情的內部指引朝令夕改,前線員工會不知道如何安排病人出院次序,是否還要持續接收病人,最終導致醫護勞累崩潰,病人又無了期等待。而醫管局22日發布訊息,至今已有873名公立醫院職員染疫。
王偉嶽分析指,北京要港府堅守清零政策,但事實上香港無法完全複製中國嚴厲模式的「強力清零」:
「口頭上說要清零,但實際上他們(港府)有提前增加醫院的承載量、確保有足夠的檢疫隔離設施、建立良好的個案追蹤系統嗎?香港全部都沒有做這些事情。」
在中國,清零模式在不同省市執行情況有別,但大致是,只要出現個位數的確診,政府隨即進行全區或全市的強制檢測,全力排查和隔離緊密接觸者,甚至是緊密接觸者的緊密接觸者;更嚴重時會進行封城,生活在「管控區」的市民不能出自己生活的小區,某些城市採取完全禁足,生活用品安排集中配送,某些城市允許每戶家庭每隔幾天派一個人出去買菜。
香港檢測量也遠遠跟不上Omicron傳染爆發的速度,市民的檢測報告落後數日至一星期。香港病毒檢測目前由政府人員和外包的私營集團負責,而港府和私營集團負責人均表示人手不足,希望中央派上千人來港支援。
第五波疫情爆發後,港府高舉「動態清零」原則,檢測呈陽性的全部患者,都理應立即送院進行隔離,阻截傳播鏈,但現實情況是,醫院病房爆滿。最終,大量確診者延後送院,變相自行在家隔離,更甚連累家人感染。不少市民在網上笑言,香港「事實上已和病毒共存」。不過,《明報》引消息報導,上週政府仍態度強硬,因居家隔離有違「動態清零」,不願正式公布具體的實施安排。
這反而助長了恐慌和混亂。許多確診市民對如何應對輕症一無所知,唯有依靠民間通訊群組傳出的醫療訊息、或外國抗疫資訊自救,並大量採購感冒藥物、快篩試劑和血氧儀等。
到了2月15日,社區爆發超過一週後,港府才轉變態度,宣布醫院優先接受小孩、老人及重症者等,並為「尚待入院人士」設立電話熱線;到了20日,再宣布為等待人士派發電子手環和藥物包。
不過,港府工作重心仍在檢測和清零。22日傍晚,林鄭月娥宣布在3月內全港市民要接受3次強制檢測,以身分證作為登記;另外,暫時沒有計畫「封城」。
林緻茵認為,全民強制檢測計畫與習近平抗疫工作要求有關,「某程度上是跟隨(中國)內地的一套,(港府)不做不可。」但她憂慮,香港難像中國大陸般以「國家規模」,在省市之間迅速調配人手、資源,同時難以安排檢測後的隔離措施,隨時弄巧反拙。至於香港是否要參考武漢的做法,大規模「圍堵封城」,林緻茵質疑港府能否真的「照葫蘆畫瓢」,認為當中有許多問題,難以在港實際執行。
迎接世紀病毒兩年,香港過往表現不俗,首四波疫情合共約1.2萬人確診,僅佔人口0.16%,死亡個案為213人,去年下半年更迎來長達6個月的零本土傳播。能夠長期「清零」,一方面有賴市民自律,早早因為2003年SARS經驗而佩戴口罩和勤加消毒,政府亦長期維持4人限聚令等嚴厲的防疫措施,同時「外防輸入」,兩年多來未見開放邊境。
目前,除廣東省等地區外,中國大陸居民赴港需隔離。而自今年1月底,港府宣布因Omicron在海外大幅傳播,所有從海外地區返港的香港居民返港需隔離14天,加7天自我觀察,非香港居民不得入境;同時8個國家的航班短期禁飛香港。
這種狀態可否長期持續,封關又封到何時,香港時有討論。特別是伴隨著傳播力強、但重症率低的Omicron的出現,不同專家更關注香港未來走向。
此文引起各專家積極討論,眾說紛紜。高本恩建議放鬆限制及開放邊境;而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劉宇隆說,推高接種率後可逐步考慮「動態與病毒共存」;不過,政府專家顧問許樹昌及梁卓偉則強調,當時接種率低下,香港還沒有條件「與病毒共存」。
香港民意研究所2月11日進行網路調查發現,7,000名12歲以上市民中,57%的受訪者認為「與病毒共存」的抗疫策略更適合香港,贊成「動態清零」的只有32%,其餘11%受訪者則指「不知道」或「好難說」。
親北京媒體則口徑一致,強調香港跟隨中國大陸「動態清零」是正途。被視為建制派「戰狼」的立法會議員何君堯聲稱,探討「與病毒共存」或違反香港《國安法》。1月30日,港府發稿,定調「動態清零是抗疫最有效方法」,在這之後,不再有專家高調討論共存之策。而官媒《人民日報》、《新華社》則持續貶斥「共存」,將之視為一種政府不作為、與「躺平」劃上等號。
林緻茵分析,轉向共存的國家日多,親北京派別紛紛發話,暗示香港「終於到了一個要選擇的時候」。
不過,中國政協委員、前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邵善波指出「清零政策的背後是為了與內地通關,香港在此問題並『無選擇餘地』」,暗示清零有利香港經濟發展。
2020年年初因疫情封關後,港府不斷爭取和中國通關,即爭取香港居民赴中國免隔離,反之亦然,同時與其他國家談判「旅遊氣泡」的安排。然而,通關始終未能實現,而一度與新加坡達成的「旅遊氣泡」協議也一波三折,最終因新加坡開始走向與疫情共存的政策,而取消合作。港府至今未交代與其他地區探討「旅遊氣泡」的進展。
星港分道揚鑣前,新加坡曾堅守「清零」,更一度維持「半封城」,國民只可出門採購必需品。開打疫苗後,獅城接種率在7個月內衝上8成,且沒有年齡層接種率的差異,被視為「有條件轉向」。
王偉嶽分析,當時新加坡有一套清晰的抗疫策略,國民理解「清零」屬暫時性;政府同時提高醫院的承載量,特別是針對COVID-19病毒的資源,同時呼籲輕症患者居家隔離。現今走在共存路上的新加坡也在經歷陣痛,死亡個案曾在去年9至11月間內暴增逾700例,至今累計逾900例;近日單日新增確診亦再創新高,達1.9萬例,數字上比香港每日確診約6、7千例更多。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以2月19日為計,新加坡單日只有1,500名確診者住院,是香港住院人數的一半,不致壓垮醫療系統,而換來的是邊境開放,恢復人口流動。新加坡近日再擴大對已接種疫苗者的免檢安排,新加坡衛生部長明言國家應該向所有已接種疫苗的旅客開放。
林緻茵認為,無論從經濟還是政治角度出發,香港先向中國大陸爭取通關是合理的,但她憂慮以「清零」為基礎建立的通關十分脆弱,隨時因疫情而發生「熔斷」,亦與國際上以疫苗為基礎的通關政策不接軌。
香港爆出第五波疫情,與中國通關無期。港府指出,國家「親切關懷」香港:中央積極為港提供物資支援、專家意見,習近平也特地就港疫情發話,要求港府負責,動員一切,穩控疫情。
王偉嶽認為,習講話、援港舉動都是想告訴港人:「作為中國一部分,香港沒有選擇,不能跟從西方走共存一途」。而這也與習近平的領導風格有關,「習上台後,(中國各地)地方政府在本地層面的政策實驗全都消失了」,「如果(香港)不做與中國大陸相同的事,你就是不夠忠誠」。
這波疫情過後,香港政策會走向何方?有可能因接種率高和許多人已經感染、擁有抗體,逐步走向寬鬆抗疫嗎?
林緻茵認為,目前言之過早,疫情已經爆發,還是需要先追蹤檢測和隔離,這一刻沒有人有膽量說放棄清零,要等疫情稍微平息後,再討論未來走向。
今年1月26日,《彭博》引述香港歐洲商會報告草案,指香港的清零政策恐將持續到2024年,預計「香港有可能面臨有史以來最大一次的外國人離港潮,規模甚至是近代亞洲數一數二」。近月,外資企業相繼因應防疫政策撤出香港。《彭博》2月16日再引消息報導,花旗銀行計劃將至少6名高層由香港遷移至新加坡及其他地區;國際酒店連鎖集團文華東方(Mandarin Oriental)的行政總裁則在受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採訪時,直指香港嚴格的防疫措施非常不適合工作,正推動行政團隊暫時到其他地區。
「外資選擇進駐哪個地方,不是因為當地疫情安全,畢竟現在全世界都不安全;他們只是看哪一個地方適合與病毒共存、歡迎企業來臨,」王偉嶽形容,香港或將要成為「無人之境」。
他指出,未來香港仍然處於中西之間的困境:
「香港最多只能『偷偷與病毒共存』,(所以)不能夠先與世界通關,因為這樣就太明顯,等於香港告訴中國大陸:我們不理清零政策了⋯⋯但即使北京放任香港、容許政府選擇共存,香港官員都只會說:『我們還在爭取清零!』」
《報導者》曾向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查詢,有沒有與海外地區探討通關安排、如何回應有外資因防疫措施離港,局方未正面回應,僅重申:「待疫情轉穩,香港將盡快先與(中國)內地及澳門通關,然後再與海外經濟體有秩序恢復跨境往來。」
要在大國陰影下重新與外界接軌,恢復浮城昔日繁華的車水馬龍,王偉嶽的答案不意外:只能跟隨中國步伐,直到中國解封,與其他國家恢復免隔離的通關,香港才可通關。「當然你會殺了香港,這座城市正在慢慢受到擠壓,」這名學者說,香港未來不會死亡,只是會成了「一潭死水」。
※本報導為《報導者》與自由亞洲電台(RFA)中文部共同製作。為尊重受訪者意願,文中陳婆婆、阿木、王偉嶽均為化名。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