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twreporter.org/images/20200207170231-ddfdb92de90e2d0340fa0a988df2c5bc-mobile.jpg)
亞洲的金融城市──香港,面對新型冠狀病毒的叩關,如今這座城市裡繁華的街巷、地鐵、海濱公園、摩天大樓前,盡是擔憂的人潮。
因口罩供應不足,人們必須到大藥妝店排隊搶購口罩、衛生紙。有人面無表情排在隊伍中默默等待,有人花了幾個小時無法買到口罩而大罵商家。由於港府尚未全面封關,2月8日起才開始對從大陸進入香港的中國人強制檢疫、要求其自我隔離14天。深圳封城前急著逃進香港的人潮,也讓香港人的恐懼增高。
從農曆年左右開始,香港市民開始意識到新型冠狀病毒的威脅。以往只有反送中示威者會戴上口罩,現在不分男女老幼,到海邊散步、爬高山賞景甚或在溜冰場溜冰,戴口罩成了全民運動。但香港現在市面口罩數量少,原本一盒50片、要價50港幣的外科口罩現在被炒作到300港幣以上,有錢也不一定買得到。
2003年SARS(香港稱「非典」)疫情讓香港出現1,755人的確診案例及299人死亡,對港人仍然是鮮明、清晰的記憶。港府在許多大眾交通運輸的出入口設置了檢查站,檢驗來往民眾的體溫與健康狀況,確保不會因為中港之間的人流讓香港成為疫情重災區。但港府的防疫措施仍得不到港人肯定,特別是「擠牙膏」式的封關,甚至引起醫護工會3天罷工。
至2月9日晚間,香港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案例已來到38例,其中1人死亡。香港的醫療院所,醫護人員已穿上防護衣。每天上班、下班、出遊、回家,辛勤「搵食」(討生活)的港人,戴著口罩、帶著忐忑不安的心,面對這個不正常的日常。
閱讀英文版,請至:Hong Kong-Under A Mask And Under Peril
![口罩、香港、武漢肺炎](https://www.twreporter.org/images/20200207170310-c0651f8e4dfd352f93404fa8bacd5b46-mobile.jpg)
![口罩、香港、武漢肺炎](https://www.twreporter.org/images/20200207170350-1ad5a1a7ef0152c40de6cfa41e6e0fbe-mobile.jpg)
![口罩、香港、武漢肺炎](https://www.twreporter.org/images/20200207170423-aecc2bec94a2c7e490d67a11df859b21-mobile.jpg)
![口罩、香港、武漢肺炎](https://www.twreporter.org/images/20200207170504-9c5bc9830b7953944c55b7f4fd0d4206-mobile.jpg)
![口罩、香港、武漢肺炎](https://www.twreporter.org/images/20200207170557-9c70d6696f2d504f40974fdbd1fb7869-mobile.jpg)
![口罩、香港、武漢肺炎](https://www.twreporter.org/images/20200207170635-d203668c85cd2cebea31bc804e9052d6-mobile.jpg)
![口罩、香港、武漢肺炎](https://www.twreporter.org/images/20200207170714-90f8a19b6dc5ba381a54cfe373f67457-mobile.jpg)
![口罩、香港、武漢肺炎](https://www.twreporter.org/images/20200207170749-89622e6765ccd50fd0e6e02eed2ac681-mobile.jpg)
![口罩、香港、武漢肺炎](https://www.twreporter.org/images/20200207170824-c9201a426aa3951cda3dbc4fd90b3e40-mobile.jpg)
![口罩、香港、武漢肺炎](https://www.twreporter.org/images/20200207170910-e4da9fe7ce4479cbee37ba69d47094f4-mobile.jpg)
![口罩、香港、武漢肺炎](https://www.twreporter.org/images/20200207170944-d0ce9d223f4ec49c6ad1425609a71c46-mobile.jpg)
![口罩、香港、武漢肺炎](https://www.twreporter.org/images/20200207171023-3e6de546f3f6996bc3c3c47b1afd8842-mobile.jpg)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