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又一輛的遊覽車、出租車整齊排列在停車場,本應乘坐在裡頭的陸客,受到兩岸政局影響,不再蜂擁來到台灣。當花蓮藝品店掛起招租看板、旅宿業看著訂房率下滑憂心,過去幾年花蓮旅遊業像是嗑了迷藥般快速擴張,集體狂歡後該如何收拾接下來的殘局?
根據交通部觀光局統計,陸客來台人次從今年4、5月開始呈現下滑趨勢,和去年同期相比,團客約減少3成、自由行約減少1成。雖然從移民署通報「來台旅客居住地分析」來看,中國大陸人士訪台人次未減反增,但觀光局副局長張錫聰解釋,移民署提供資料包含中國大陸參訪團、學術交流、商務來台等旅客,與觀光局定義的「陸客」不同,他預估,這波陸客退潮恐將持續到6月。
提供自由行旅客接送服務的拼車業者,在這一波陸客退潮中明顯感覺到危機。
台灣寶島自由行負責人張世勳從陸客開放自由行前便看準商機,前往旅遊業「兵家必爭之地」花蓮,投入資金購買9人座巴士,推出鎖定自由行陸客的拼車環島行程。他回憶,陸客自由行開放第1年業績直線飆升,從最初每月出車30趟環島,到後來每月平均7、80趟,最高記錄甚至單月破百趟。
然而如今榮景不再。張世勳統計,公司目前約有100多台車,今年1月總統大選前出車率幾乎都達100%,現在卻已下滑至少6成,讓他非常憂心。即使新政府喊出要將觀光發展轉型吸引東南亞國家旅客來台,但對於業者而言,對方的語言、消費能力與文化,都要重新學習適應,眼下只能一邊苦撐一邊觀望。
表面上看起來,花蓮觀光業蕭條的主因,似乎受到政黨輪替以及中國政治考量影響,進一步探究發現,背後的原因沒有這麼簡單。
97.7.4 兩岸首航,陸客首發團抵達台灣。 99.7.18 大陸開放來台觀光擴大為31省。 100.1.1 擴大來台觀光團體旅客人數,每日平均來台人數配額4000人次。 100.6.28 首批自由行大陸旅客來台。 102.4.1 陸客團申請配額調整為每日5000人次、個人遊配額調整為每日2000人次。 104.3.18 開放陸客來台自由行城市達47個城市。 104.9.21 自由行每日配額上限調整至5000人。 104.11.21 除連續假期外,陸客一般團及優質團調整為每日各4000人。
5月21日,就在蔡英文總統發表完就職演說隔天,我們來到花蓮市區探訪多處藝品店。
「我們小店家本來就沒生意啊!他們(陸客)不要來,不關我們的事啊!都嘛是一條龍的受影響。」晚間7點多,煙波飯店周邊一家門可羅雀的藝品店老闆坐在店門口乘涼,向我們大吐苦水,道盡小店的辛酸。
事實上,早在政黨輪替前,陸客這塊大餅早已被俗稱的一條龍業者(意指陸客來台所有消費皆由同一系統包辦獲利)蠶食鯨吞,小成本經營的藝品店、民宿、小吃店「看得到吃不到」,選後陸客訪台人次下滑,在他們眼中,不過是寒冬中的一場驟雨。
這位不願具名的藝品店老闆說,花蓮是陸客團行程的末站,通常一條龍業者的導遊會從前幾天觀察這組團客消費力高低,若消費力夠強,絕不會安排到周邊有藝品店的飯店下榻。飯店生意不好,難免會覺得被周邊藝品店拖累,造成彼此間關係緊張。
過去花蓮還曾發生過某飯店業者掛起招牌警告陸客,「附近大街上充斥山寨藝術商品,建議您避免好奇、參觀及交易,以免引起消費糾紛、衝突案件發生,強制留滯貴賓在台灣警察局處理善後。」就是擔心入住的團客晚上出門逛街「誤入」街上藝品店,發現與自己在一條龍層層抽佣的賣場所買的玉石藝品類似之商品,價格卻便宜10倍以上,進而產生消費糾紛。
「你做你的生意、我做我的生意,我們哪裡是地雷?」市區中華路某間藝品店老闆,對於被遊覽車司機、導遊等一條龍業者貼上「地雷」標籤,感到相當憤恨不平。他說,常聽聞陸客團導遊會跟陸客說台灣治安很差、花蓮原住民都是「蕃」、街上藝品店都賣假貨,恐嚇團客半夜別亂跑。如他就曾經遇到陸客自稱「冒著生命危險晚上出來逛街」,要求店家算便宜點,讓他啼笑皆非。
他同樣認為,選舉並非藝品店生意慘澹主因,大約4年前,一條龍業者開始把陸客團帶到郊區住宿,多半安排住到新城、壽豐等鄉下的違法民宿,連想叫計程車回市區逛街都叫不到,市區藝品店只剩少數參訪團或自由行陸客造訪,一旦營收無法支付金三角商圈昂貴租金,業者只好拉下鐵門,所以「陸客不是沒有來,而是沒來市中心!」
這位藝品店老闆指出,花蓮市區中華、中山、中正路金三角商圈一帶的小型藝品店,從4年前開始一間間陸續倒閉;從原先一到晚上就滿街陸客,到如今晚上約有3分之1店面是暗的,原本中華路上多達10幾家藝品店,現在卻掛滿了招租看板,讓他看了不勝唏噓。由於自家店從過完年至今只有1個月獲利,讓他也開始思考是否該暫時歇業。
小店面賺不到陸客財,專作團客生意的大型藝品店卻也未必賺得到。在花蓮藝品業界擁有指標性地位的東洋藝品店,前年底開始無限期歇業,替花蓮旅遊市場投下一顆震撼彈。
東洋藝品店總經理郭吉洲無奈指出,以前遊覽車載客到藝品店消費,抽取2至3成佣金還算合理,陸客開放來台後,藝品店如雨後春筍般發展,有些甚至背後是陸資開設,彼此間為了搶客,導致既有商序被打亂,約前年開始佣金逐年飆漲,到目前有些佣金甚至已達7成5,不願遵守遊戲規則的業者,只能摸摸鼻子退出市場。
一位深諳一條龍運作模式的地方人士指出,在花蓮專作團客生意的藝品店,從陸客所賺得的利潤,導遊、旅行社抽走當中6至7成、兜售的櫃檯小姐抽1成,剩下才是藝品店利潤,但藝品店除了水電、房租等營業成本,還必須負擔陸客團餐費。
羊毛出在羊身上,藝品店為營利,必須盡可能從陸客身上多賺些錢,因此拉高商品定價。他指出,花蓮幾家大型藝品店通常跟固定玉石加工廠批貨,普通玉石加上鍊子墜子後,成本可能只需1000多元,然而運到藝品店後身價瞬間翻100倍,定價10萬元就算被陸客砍到3折還是大賺。
郭吉洲則表示,目前花蓮專接陸客團的大型藝品店約12間,早期剛開放時陸客消費力還算強,到後來消費越來越少,加上佣金不斷被迫提高,藝品店收入也越來越慘澹。
他以東洋藝品店為例,東洋開業50年,早年以日本客群為主,另也有歐美旅客與僑客。陸客開放後產生排擠作用,雖營業額曾經一度上揚,但也讓日本等其他國家旅客來台意願降低,久而久之藝品店只能仰賴陸客生存。
郭吉洲直指,藝品業之所以會淪落至此,完全是政府政策上的錯誤導致。過度擴張陸客來台人次,作為政府宣揚兩岸政績的結果,只會讓旅遊品質降低、民眾盲目投資。因此郭吉洲認為,陸客減少並非壞事,在旅遊業商序被陸客攪亂情況下,眼下剛好可以給大家反省的機會。
過度擴張導致僧多粥少的情況,除了發生在藝品店,旅宿業也不遑多讓。據花蓮優質民宿協會統計,花蓮民宿在過去幾年以每年新增200間數目成長,但花蓮秘密海咖啡民宿老闆曾菊櫻觀察,去年底開始陸客人數明顯下降,訂房率也跟著下滑,倘若觀光市場沒有回溫,預估今年底恐出現一波民宿拋售潮。
曾菊櫻表示,花蓮民宿市場早在陸客開放來台前,就曾經一度達到飽和,陸客開放帶來新的人潮,加上陸客通常走環島行程,彌補旅宿業平日空房率,不僅解救當時的旅宿業市場,更吸引新一波民宿林立,如她身邊就有不少友人,即使貸款買房也要投身經營民宿。
然而好景不常,政黨輪替後陸客人數減少,往年6月來臨前皆已滿房,如今訂房率剩下不到一半,業者只好紛紛祭出折價優惠迎接寒冬。曾菊櫻認為,小老百姓不能指望環境改變,只能設法提昇品質、壓低價格,走出自己的特色。
在太魯閣國家公園境內以原住民特色聞名的旅店「布洛灣山月村」,人稱村長的負責人鄭明岡,以經營山月村12年經驗,提出自己的觀察,希望能作為同業參考借鏡。
鄭明岡表示,山月村透過BOT模式,在旅宿業者一片不看好聲中,向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承租布洛灣。他堅持旅店內只雇用太魯閣族人,主打「到山林裡發呆」,從一開始的科技業客群到後來進軍歐美市場,穩紮穩打累積多樣化客源。
和去年同期相比,山月村這陣子訂房率雖也下滑1到2成,但鄭明岡指出,山月村原本就不以陸客或其他單一國家遊客為主要目標,受到陸客來台銳減影響自然有限,營收與遊憩品質也依然可以維持在一定水準。
鄭明岡認為「越在地、越國際化」,以花蓮甚至是全台灣的自然資源,絕對有條件走出高品質旅遊路線,不需要為了衝量而犧牲品質。陸客走了以後,台灣旅遊業者應該把目光放眼歐美、日韓等消費力更高市場,用特色取代低價,才能真正永續經營。
如何面對陸客退潮帶來的衝擊,政府與觀光業者必須共同思考,若能改變思維,危機或許也能成為轉機。
觀光局副局長張錫聰坦承,過去陸客團確實因為量衝太快,發展出零團費、一條龍等遭外界長期詬病旅遊型態,帶來的經濟效應也僅集中在特定對象身上,無法帶動其他行業成長。他指出,任何投資營利事業本來就會有風險,業者不能只有賺錢而沒有風險評估,而在這段期間,觀光局會透過各種政策輔導業者。
張錫聰說,目前國內旅行社約有2800多家,專門接陸客團的約有50家,觀光局鼓勵業者評估市場轉移,依企業本身經營條件,將主力從陸客轉型成東南亞、東北亞或國旅,降低陸客減少帶來的衝擊。
他指出,事實上,比起團客削價競爭,自由行散客創造的利潤反而比較高,後續觀光局希望強化包含穆斯林市場、遊輪市場、日韓市場等國際旅遊市場。國旅方面也透過推動住宿優惠等方案,鼓勵民眾在非假日出遊。
「關了一扇門,也會開了一扇窗。」前花蓮休閒旅遊協會理事長劉瑞祺說,過去陸客造成花東火車票難買、太魯閣天天塞車亂象,導致旅遊品質低落。他樂觀認為,這段時間剛好可以趁機將軟硬體提升、讓熱門景點得到暫時歇息、提升旅遊相關人員教育訓練等,且陸客消失後,國內旅客取得火車票容易,選擇前往花蓮旅遊的機會自然增加。
劉瑞祺建議,新政府因應陸客減少,短期內可發觀光消費券,刺激國旅人數成長,讓過去因為不想和陸客人擠人的台灣旅客,可以走出家門到日月潭、墾丁大街、太魯閣走走。
同時劉瑞祺建議,政府應全力在國外旅展爭取曝光機會,主動出擊讓各國知道台灣旅遊環境改變,不會再像先前充滿陸客時的擁擠。他指出,即使在華人圈外的地區,會受到語言不同限制,但還是有許多日韓民眾對於到台灣旅遊很感興趣。
旅行公會全國聯合會發言人李奇嶽也認為,「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政府與業者要積極地向更多元的市場發展,不該只想著做陸客團,包括日本團、韓國團等,什麼都要經營。
不過他也強調,來台陸客觀光產值每年3000至4000億元,佔了台灣總觀光產值8000億元接近一半,「這個大客戶不能丟,我們應該守住大客戶,培養小客戶!」
在「小客戶」的部分,李奇嶽說,要讓東南亞或其他國家旅客追上陸客的量,短期內不可能,這涉及語言的問題,旅遊業人才需要時間培養,所以必須加緊腳步培養,政府應鬆綁相關法令規章、設計配套,例如適度放寬東南亞等少數語種的導遊考試標準,許多考試者是僑胞或外配,「叫他考歷史、地理他考得過?」
而在「大客戶」的部分,李奇嶽認為,還是必須和中國大陸保持良好互動;雖然交通部長賀陳旦認為應重質不重量,但「沒有這個量要怎麼挑客人?」必須質量並重才是。
李奇嶽並建議,站在自由市場的角度,交通部觀光局不該管旅行社的價格,但應提升旅遊品質;不止監督管理國內旅行社,也要追本溯源管制陸方惡意削價競爭的組團社,將他們列為不受歡迎業者、停牌,「趁現在陸客減少,順便把市場整頓一下也好。」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