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現場 X 一本書店】
當我們問別人讀什麼時,真正的問話應該是低頻迴盪在心裡的:「我真想知道你的腦袋。」
請保有你的好奇,好奇常常引領人們前進,引領人們對生命發出熱情的訊息。「好奇」是身為一個讀者絕佳的姿態,好奇的姿態會順利的走向每個領域都感到美妙的學習心。
當閱讀確實的以平實的心態進到生活之中,你不會那麼在意的想讓別人知道你在讀什麼,但閱讀的喜樂,會忍不住的好想告訴身邊親愛的人,讀到的有趣事情,甚至多麼想即刻告訴對方,不管他正在做什麼。
我們不能低估大眾文學的重要性。
當提到尼爾・蓋曼(Neil Gaiman)這位作家時,我們的討論延伸到不能低估大眾文學的重要性。選好書經常會略過不夠精實的,但不夠精實的,有時候是帶有吸引人的特質,這些魅力足以讓讀者因為閱讀這本書,對世界展開另一個寬闊想像世界出來。尼爾・蓋曼說故事總是迷人,但不見得需要耗腦嚼字,享受他的說故事,更是一種可以普及的好故事。
閱讀時我們無意偏見,但閱讀時經常因為喜好而產生偏見。做為一個書店選書人,移除偏見是絕大的功課,又在每一次的選書經歷都會造成細微的偏見產生,如何把眼光放得更察覺、更開闊、更平等,是每一次都要跨越的障礙。挑選出好書的同時,期望的是,能打開讀者的偏見,遇見更多容易因偏見被忽略的好書。
有書可讀、能識字,是戰後人人可擁有的能力。但相對於用比較多勞動力生活的上一代人,書讀太多的孩子們常常是生活能力低落、人情應對進退不懂分寸的狀態。閱讀,不單單是為了學校,如果不能把閱讀轉為學習用到生活中,那諸多的偏見就會在閱讀中產生出驕傲。
驕傲會困住人心,久了變成無法動彈的狀態,因為內心侍奉的道理越來越少,以至於很難對生活產生彈性應變。古人說的讀書人酸氣重,是因為一缸攪不動的思想固著驕傲了。曾經有位資深的書店老闆說:「會進書店會閱讀的人,仍然是社會中佔少數的。」但有沒有可能是因為閱讀的形象太過驕傲,因此對不想閱讀的人而言更加難以親近。書店人是會養出驕傲的,因為偏見、也因為閱讀;如果我們能勞動身體去實踐一些工作,那麼再回到閱讀的時刻,也會對此發出思考的訊息。祈願我們的讀冊是讀到生活裡,而不是眼睛看不到的尻脊骿去。
看別人讀什麼,就想跟風去讀讀。
如果身為一個什麼都跟不上風潮的閱讀人,或許有更多的閱讀想像空間可以突出眾人的思考邏輯出來。
銷售排行榜是一種社會觀察趨勢,但萬萬不可當作自己的書單。好奇會帶領你去尋找書單,如果放棄了觀察自己的意向而選讀,那是件多麼可惜的事,等同放棄了形塑自己天生特質的機會。憑著直覺或是閱讀裡指引你的書,繼續讀下去,這會讓學習的好奇心,越養越大,一生保有學習,心總不會變老。自己的生活自己決定不是嗎?你在讀什麼,呈現出來的是你的腦袋思考與喜好,這可不適合跟風的。
在閱讀裡,慶幸自己有一個常常引發我的好奇、對閱讀不偏見、也不驕傲不跟風的夥伴。我們常常用閱讀去提點自己的態度:面對任何事在批判時,我能做到不偏見、不驕傲、不跟風嗎?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