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

廖庭輝/《我的囚租人生》:從居住困境中看見社群的力量
(攝影/林彥廷/資料照片)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畢竟社運本來就是在倡議為無法即刻贏下的戰役而戰,但若說有件事就算喊到嗓子啞了也值得繼續喊,那便是沒有人應該被剝奪有家的權利。」
走進家的深層意涵:情感的連結與凝聚

《我的囚租人生》以作者葉慈(Kieran Yates)自身搬遷的經歷出發,細膩地揭示了家與居住的深層認知,並透過自身故事深入探討當代的居住危機。在她25歲時,已經在英國居住過20處不同的居所,每一個搬遷的故事,都能讓人感受到葉慈在不同居住環境中獲得的成長與體悟。

《我的囚租人生:租客面試、畸形格局、房東消失⋯⋯25年租屋經驗如何影響歸屬感,以及對居住文化與家的想像》,吉蘭.葉慈著,李忞譯,臉譜出版
《我的囚租人生:租客面試、畸形格局、房東消失⋯⋯25年租屋經驗如何影響歸屬感,以及對居住文化與家的想像》,吉蘭.葉慈著,李忞譯,臉譜出版

這種溫暖而個人化的書寫風格,使得讀者能夠更深刻地感受到居住問題不僅僅是經濟層面,更是個人情感層面上的重要課題。這同時也指向了葉慈對改革的想法:政策或可作為改變的起點,但它並非我們唯一該關注的地方。關鍵是必須駁斥將一切看成競爭的主流論述,開始關注我們身處的共同體,即社群(community)。

對於台灣讀者而言,這樣的情感鋪陳能喚起許多人在租屋、搬遷中失落的片段記憶。這些記憶提醒著我們,家的意義從不僅限於房屋本身,更在於我們在其中建立的連結與情感。

英國、台灣居住危機下的政策反思與對話

我們還是先從政策層面說起,以引導台灣讀者進入葉慈對英國住宅政策的巨觀批判。英國所面臨的許多居住困境與台灣有高度相似之處,如社宅數量嚴重缺乏、社宅用地被大量賣給建商、政府不願擔負居住安全的責任、房屋市場的資訊不對等、房價與租金高昂、房客害怕被房東苛扣押金等等。

但台灣與英國不同的是,英國與其他歐陸國家面臨的高房價高租金問題,主要來自於住宅數量客觀不足。面臨戰爭與經濟的移民潮湧入,英國每年必須新建22萬戶住宅,才能跟上新增的需求,更別提彌補往年缺口,形成「供不應求」的態勢,連帶使得房價與租金狂飆。

而在台灣,住宅數量早已遠遠超過家戶總量,核心問題在於「空屋過多」。台灣目前約有930萬戶住宅(卻僅有800多萬家戶),但2020年普查空屋率卻高達18.5%,扣除「偶爾自住」的比率後,「目前沒有使用」的空屋比率為13.1%,在當年約為117.5萬宅,且有三分之二的空屋數位於六都地區。因此台灣的高房價高租金問題,主要是基於投資與保值考量,加上「房產持有稅過低」與房價過高造成的「租金投報率過低」等制度因素交織而成。

而在社宅層面,台灣社宅數量不足來源於起步過晚,地方政府約於2014年才開始將社宅數量作為施政目標,中央興辦社宅更是到2020年才開始;英國社會住宅的不足,則主要來自於柴契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1980年的「購買權」(Right to Buy)政策。

購買權政策提供社宅住戶以補助價買下住處的機會,英國社宅比例自1981年的31.4%,逐年下滑至約17%左右。這不僅導致了房源私有化,也讓「好社宅」紛紛被買完,只剩下那些沒人想住、遑論想買的地方,也進一步導致社宅被標籤化,淪落為葉慈筆下「被訕笑與忽視的地方」。

而英國目前的窘境是,不僅社宅難以蓋回來(2017年英國社宅售出的速度,已比興建速度快上將近3倍),且近年新完成的社會住宅案,絕大多數由於設計差勁,有蓋不如沒蓋。有報告評估140處位於英格蘭、2007年後興建的社會住宅,其中20%從最初就不該開發,54%應止步於規劃階段。

葉慈認為「應付這場危機的策略屢次更改,最可怕的手段之一是興建速成、劣質、規劃不良的住宅。」這點也十分值得台灣借鑒,由於台灣目前對社宅需求的區位評估嚴重不足,為了政策數量達標,基本上是「找到公有地就蓋社宅」。因此,近期OURs都市改革組織等倡議組織要求修正《住宅法》的條文當中,便要求強化掌握社宅需求,避免這樣的悲劇在台灣發生。

家是社群韌性的據點、記憶的歸屬

葉慈的外公是從印度移民至英國的「新住民」,選擇落腳點的關鍵便是房價相對低廉。但這些移民來到英國後,面臨到文化與經濟上全方位的歧視,即便有錢也未必能夠租到房子,或遭到房東與銀行的欺壓。因此已經在英國立足的移民草根組織便應運而生,透過社群的力量協助新移民找屋,並發展出類似「標會」等台灣人熟悉的小額信用貸款,以對抗整個社會的不友善。

而在文化上,移民透過家鄉風格的擺設作為避風港,用來暫忘外頭充滿種族主義敵意的灰暗世界。如葉慈幼時住處隨處可見的金色塑膠製品,便與印度文化相關,這些懷舊物品除了連結到自身記憶外,同時也連結了文化記憶;而這些桌布、毯子、飾物也透過移民社群網路流動轉讓,協助新來的移民打造居所。

隨著葉慈的母親提出離婚,不再受到原有社群的庇護後,葉慈與其母親便輾轉於各種不良的社宅與私人租屋當中,甚至是汽車展示館樓上。但即便是在這些惡劣的住宅當中,社群的支持力道仍然強韌。在葉慈的筆下,我們可以清晰地看見社群雖然形成於共同的意識形態與價值觀,但多數時候也是以地理空間為據點即時誕生。

其中本書讓我特別有感觸的是流離過程中的不斷失落與不安全感。每次重新融入社群與新的居住地,都必須重新融入並捨棄掉某些事物,這點不管在英國或台灣都是一樣的。

台灣俗話說「搬三次家,等於失一次火」,租屋族每次搬家都是「扔東西」的時刻。一年內用不到的東西扔掉、小時候的玩具扔掉、寫滿記憶的聯絡簿扔掉⋯⋯經歷數次搬家後,所有物品都會被「極簡化」,讓人逐漸與連結自身記憶的物品道別。生活變成是你可以在一個週末之內裝好,搬到別處的東西,在這種條件下,人們很少有餘裕去想更高層次的問題,例如愛、歸屬感、自我肯定或自我實現。

超越地域的情感共鳴與政策建議

葉慈提出了幾項明顯現在就該做的政策措施,幾乎與台灣的經驗完全相符:如管制私人租屋市場、新住宅建案中至少有一定比例對民眾而言可負擔、立法規定保障房客權益、對第二棟以上的住宅徵稅、設定全國性的房租漲幅上限、將辦理居住與租屋事務的基本須知納入課綱等。

但說到底,目前英國與台灣的房屋所有權制度,是一套被操弄的運氣遊戲,把「居住權」去公共化為「所有權」,歸因於個人的努力與否。某個世代的許多人真心不解租屋那麼沒保障,年輕人幹嘛不去買房子?這完全是何不食肉糜的疑惑。

而要對抗這一切,除了政策措施外,也關乎於我們每個人透過社群方式構築居住民主,如開設工作坊、參與租屋族聯盟、抗議預算刪砍、把資訊分享出去,或者告訴身旁的年輕朋友簽租約時該注意些什麼事項,甚至找到方法參與社宅興建的前期決策等(這點在台灣已經開始初步萌芽)。

如葉慈所言「如果有人讓我明白我也是租屋者,參與著我加入的社區,我想我不會自以為什麼也改變不了」,這些發自社區的運動是獨特的有機體,安靜而不懈地展延,揭開被掩蓋的裂縫,爭取更好的可能性。

雖然台灣的租屋族仍以「原子化的都會青年」為主,社群連結也遠弱於英國。但在我們所努力的政策之外,社群與情感在其中也應該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如同葉慈所說:「打造更好的世界不只需要重新想像居住的可能模樣,也需要我們一個個站出來,共同指證哪些結構對我們造成了傷害,耐心地將它們拆開。」

再次與台灣讀者們推薦此書,請您閱讀葉慈在冰冷的時代浪潮仍團結努力的微光。台灣與英國制度雖不相同,但面臨的困境與期盼卻具備跨越時空的力量,讓我們更能夠跳出既定視角,並開始培力自己、團結同伴,最終改變這個社會。

(編按:本文由臉譜出版提供,文內小標經《報導者》編輯改寫。)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開創組織永續經營之路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