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後的此時,再次面對這個野心茂盛的影展(根據官方資料,為期10天,共170部影片與超過200場放映),如何從高濃度的片海中撈取觀看視角,或「如何報導一個影展」,前者是給觀眾的挑戰,後者則是自問的課題。
由點鋪開成面,我們在眾多單元中拉出兩條報導軸線:
其一為焦點單元「憂傷似海:東南亞真實之浪」,除了專訪單元選片人葛江.祝鴻 (Gertjan Zuilhof) ,也首次由《報導者》的筆者在看完35部影片後,「再選出」其中15部片加以重組對照,以此與影展做出對話,並提供觀影的可能與趣味。
其二,延續前年對「綠色小組」的關注,本次以「不只是歷史文件:港台錄像對話1980-90s」單元為本,嘗試梳理港台錄像創作的過去與現在,包括訪談香港民間單位Videotage,談典藏計畫的甘苦。另因應此次《閱讀飢餓》劇場演出,邀請中國獨立紀錄片導演吳文光撰文,談「民間記憶計畫」始末。
「我一直在乎做為2018年的策展方,怎麼看這些影像、怎麼跟當代的觀眾溝通?」這是TIDF策展人林木材思索的──永遠試著尋找新的可能。而這也是互通的命題,策展如是,報導如是,創作尤其。
在已知裡重整,也在未知裡持續踩踏,只為再一步一步,推移邊界的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