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墟裡的少年_(攝影/余志偉)

廢墟裡的少年

兩萬名被遺忘的高風險家庭孩子們

2018.9.11 最後更新
他們是一群被政府和社會忽略的存在,兩萬名活在「高風險家庭」下的少年。
這群少年,無法選擇自己的家庭、生活條件,他們因家人貧困或重病或入獄等各種的不幸運,而命運多舛。其中有為數不少的人中學就輟學,從學習脫隊;也有不少的少年進入政府設立的安置體系,但在結束安置後很快被丟回社會,連社工都不知道他們去了哪裡;有些少年為了糊口、或為了脫離家庭施加的暴力和壓力,被迫成為童工或少年工。
他們在農場與工廠裡搬運、做水泥工助手、裝潢助理、舉牌人、婚宴廣場服務生、夜市叫賣者、洗頭小妹、便利店店員⋯⋯,他們完全逸出法律規定,在勞動體系裡被雇主或工作環境剝削。我們在這群少年身上,目睹貧窮如何一代代複製。
這系列的深度報導,從影像到文字,試圖帶讀者從少年的視角出發,了解他們在困頓中如何努力工作與生活。但除了看見和挖掘真相,我們仍要追問,台灣的社福體系、教育體系、勞動體系如何遺漏了這群邊緣少年?公部門能怎麼提供合其所需的政策?社會與企業如何為他們打開機會之門?
(本專題已集結成《報導者》第二本專書:《廢墟少年:被遺忘的高風險家庭孩子們》
報導獲獎紀錄

2018卓越新聞獎(Excellent journalism award) 【深度報導獎】《廢墟裡的少年—兩萬名被遺忘的高風險家庭孩子們》

2018曾虛白新聞獎 【公共服務報導獎】《廢墟裡的少年—兩萬名被遺忘的高風險家庭孩子們》

2018台海新聞攝影大賽 【台海人物新聞類金獎】「15歲起我這樣養活自己」/余志偉

監製|李雪莉
記者|李雪莉、簡永達、楊智強、張瀞文
攝影|余志偉、林佑恩
影片|余志偉、林佑恩
資料整合|陳貞樺
設計|黃禹禛、林珍娜
工程|李法賢、余崇任、曾涵郁
合作媒體|今周刊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開創組織永續經營之路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