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每年約5萬對配偶離婚。觀察近10年離婚家庭樣貌,2021年,半數的離婚者結婚未超過8年,未滿5年婚姻離異者占比來到34.75%,是10年新高。而離婚家庭裡的未成年孩子,每年有5~6萬人。
其中,變化尤為顯著的,是人們對未成年子女親權的想法不同而帶來的衝突。我們看見台灣呈現兩極的離婚家庭圖像:一方面,人們對於婚姻的想像更為自由而務實,有的父母願意好聚好散,在離婚後繼續與前任伴侶共同養育孩子;但另一方面,那些無法達成共識的父母,找律師、走上法院,在法律工具的運用和親職焦慮的激盪下,呈現撕裂的離婚風貌──尤其在「搶子」議題上,角力前所未有激烈,擅帶、離間、法庭攻防,漫長的過程令大人與孩子都深深受苦。
10年前,台灣子女親權由男性取得為多,但2019年,離婚家庭子女由媽媽取得親權人數,已超過由爸爸取得親權的人數,共同行使親權的比例也逐年增加。背後呈現女性對離婚想法的轉變,以及雙方在親權上的積極爭取。
家庭風貌的激烈轉變,也讓「離婚」變成一個市場,出現專門經營離婚官司的律師群與事務所;只是,律師如何在執業利益和協助家庭中平衡,也迎來倫理辯論。司法前線更是巨烈變動:台灣各地的家事法庭出現10年來最高的案件量,一年近20萬家事案中,平均每一件要花上近200天才能結案,離婚與親權更是其中最糾結的案件類型之一。
儘管2020年起社家署開始推動「社區式家事商談」服務,由社工陪當事人協調出未來照顧子女的安排,費用由政府負擔,但2022年僅有不到千案(948案)使用此服務,和全台每年約5萬對離婚家庭相較,是九牛一毛。離婚做為「家內事」的包袱,讓多數人不願開口,不敢求援。
《報導者》訪談參與漫長離婚過程裡的實務工作者──法官、家調官、程序監理人、社工、律師,採訪離婚家庭當事人一路走來的心聲,同時也從離婚家庭裡的兒童畫作裡,看到孩子們在父母離婚衝突裡呈現的「忠誠兩難」。
離婚這條路上,有許多家庭在面臨嚴峻的考驗,該怎麼避免大人捉對廝殺對孩子的衝擊?當離婚成為訴訟市場新藍海,律師處理婚姻訴訟的態度會如何影響一個家庭?政府目前有什麼樣的政策幫助家庭在離婚過程中「減傷」?這一系列也有歷經多年掙扎、最後順利離婚的大人,他/她們怎麼回望過程中療癒孩子、與自己和解的學習?他/她們的故事值得參考,同時他/她也需要我們更多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