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撲殺上路六年追蹤報導

零撲殺上路六年:當生命不再倒數十二夜,流浪犬何處為家?

2023.4.19 最後更新
農委會2015年修正《動物保護法》,宣布自2017年2月6日起,全國公立動物收容所禁止撲殺「經通知或公告逾12日而無人認領、認養或無適當之處置」的動物,為牠們留下一線生機。然而野外的遊蕩犬貓仍生生不息繁衍,並不會因為零撲殺政策,數量就自動減少。過了6年,這些動物都到哪裡去了呢?
抱著這樣的疑問,《報導者》和專注在動物議題的媒體《窩窩》合作,從收容所到街頭,逐一找出這些動物的去向,以及分析政策造成的影響。
零撲殺政策實施後,以犬隻的影響最大。農委會2020年調查,推估全國有155,869隻遊蕩犬,比2018年,零撲殺剛執行一年時,增加了9,096隻,這些在外流浪的遊蕩犬,在地狹人稠的台灣,和人類與野生動物的衝突逐漸白熱化,尤其保育類動物穿山甲、石虎,以及野生動物山羌頻頻傳出命喪遊蕩犬隻口下,儼然成為野生動物保育一大問題。
「有幸」被通報送到公立收容所的狗,也因零撲殺後,收容所長期飼養的老狗增加,空間愈來愈有限,面臨爆籠危機,動物福利的維持受到嚴峻挑戰,收容所人員的福利、工作條件,也面臨惡化。
為了擠出收容空間,公立收容所大量將狗送到民間的私人狗場,這個現象連監察院都覺得不對勁,從監察院調查報告以及近年媒體報導中可以發現,私人狗場素質良莠不齊,許多狗沒有足夠食物和空間,甚至出現狗咬狗的慘況,這些現象地方政府並非不知情,卻因長期仰賴私人狗場收狗,彼此形成共生關係,無法監督取締。
農委會在2020年曾宣示,預計12年後街頭遊蕩犬清零,但近兩年不僅看不到下降趨勢,零撲殺政策上路6年後,從街頭、收容所、私人狗場都紛紛出現亂象。在零撲殺的美好願景下,許多動物仍在我們看不見的角落,為了生存苦苦掙扎。
監製|方德琳、蘇于寬
文字|林慧貞、陳信安
封面攝影|楊子磊
攝影|楊子磊、林裕傑、陳信安、余志偉
設計|黃禹禛
編輯|黃鈺婷
社群企劃|陳思樺、汪彥成
合作媒體|《窩窩 wuowuo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開創組織永續經營之路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