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中文系畢,瑞典隆德大學東亞所碩士,瑞典達拉那大學講師。著有《幸福是我們的義務──瑞典人的日常思考教我的事》。於【獨立評論@天下】開設專欄〈新時代的好左派〉。端傳媒、方格子特約撰稿人。
多數國家曾致力推行標準共通語、落實「一國一語」,卻造成其他語言的凋零。曾走過強力壓制母語的「國語運動」時期,台灣如今需要怎樣的母語復振教育?從歐盟在母語教育上動用最多公共資源的瑞典,能有哪些啟示?
今年瑞典發生多起焚燒《古蘭經》事件,激起穆斯林諸國強烈抗議,也上升至嚴重外交危機。擁有反仇恨言論法律的瑞典,為何無法阻止類似事件發生?這些言行仍受言論自由保障嗎?
從「中國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嗎?」的課堂提問開頭,作者爬梳意識形態語彙的初始定義和在兩岸政權中的更迭;而現在習近平高舉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到底是什麼?
瑞典教育中的「數據魂」,除了增進學生對民生的理解,不會只喊拼經濟,甚至還能增強對假新聞的抵抗力!
今年2月,瑞典駐中國大使突被去職並召回審查,背後隱藏兩國什麼互動變化?桂民海在其中有何角色?一般瑞典人民又如何看待台灣和中國問題?
瞭解更多
瞭解更多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