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大學生物機電工程學系特聘教授,科學月刊社理事長。曾任《科學月刊》總編輯。
任職《科月》總編期間,遇台大爆發論文造假學術醜聞,統籌、策畫《科月》發表相關評論超過50篇,內容涵蓋事件歷程、科學事實釐清、學倫教育與學倫監察制度之批判,為台灣科普刊物或組織首見對學術倫理事件有如此深度與廣度的文獻記錄。後更以學術造假為題材,創作《死了一個研究生以後》文學小說。
近來論文抄襲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在欠缺足夠法源保障的情況下,釐清抄襲事實成難題。此外,當碩博士論文違反學術倫理,法規懲罰的都只有學生,指導教授卻可全身而退?
《科學人》雜誌宣布2022年底將結束紙本雜誌出版,這代表的是紙本式微、網路時代閱聽習慣改變?或有其他更深沉的關鍵?前《科學月刊》總編蔡孟利以《科學美國人》編務與讀者面貌對照台灣,對於科普紙本雜誌本質提出更深刻的思考⋯⋯
影響指數(Impact Factor)排行榜對台灣學術圈影響極大,然而受大環境與人為炒作影響,評比指標已漸失真。當《旅行醫學雜誌》IF成長率比《科學》還高3倍,還要繼續以此為學術獎勵和升等標準的判斷依據嗎?
3月底,台大醫學院正面表列了數百本在審查過程、投稿接受率、引用率計算方式等面向有疑義,以及「不以審查人認定之科學重要性作為論文接受與否的依據」之學術期刊。這會帶來什麼巨大影響?
在陳慶士論文造假事件後,雖然中研院宣稱要調查其2014年回台後花費數千萬元經費的「研究成果」,但有多少人會當真呢?
瞭解更多
瞭解更多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